譚惠強
十年前,我第一次走進中國瓷都景德鎮。那原本短暫的幾天交流活動,讓我感受到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魅力,感受到景德鎮陶瓷人的勤力辛勞以及陶瓷大師對藝術的執著。那時當代名家陶瓷已逐步被收藏市場重視。我受藝術平臺的委托,挑選十個有藝術潛力年輕人,希望給他們藝術發展的平臺,讓他們藝術走的更高更好。時光流逝,當年的十個年輕人絕大部分已經是國家級大師。國家級技能大師——夏瑛就是其中一人。這十年,讓我見證他對藝術的追求,見證他在陶瓷藝術領域的飛躍成長,也見證了他的作品被一批批收藏家收藏。
夏瑛貓的作品生動傳神,意境清新脫俗。貓各種靈態融于畫面,表現自然和生命的美,留給人們許多沉思和感悟。若非功力深厚,對生活觀察入微,是無法達到這境界的。佛經《上語錄》中是這樣解釋,貓有九命:通、靈、靜、正、覺、光、精、氣、神。古今中外,對貓的贊美層出不窮。如“天生靈悟在塵間,柔聲律足若女仙”、“生就虎威嬌弱身,弄花撲蝶巧怡人”等等。多年交往,深知他愛貓養貓,也醉心畫貓。他說每只貓都有魔法,都有它的優雅與魅力。養貓的目的是可以近距離觀察,也可隨時體會四時的動態變化。夏瑛談起貓的毛皮、瞳仁、無奈、思考、動靜等等各種表情,總是那樣津津樂道,陶醉忘我。也正是他這份對貓的酷愛和對貓藝術表現的執著,夏瑛作品大部分以“貓”為主要素材,在景德鎮或中國陶瓷藝術中獨樹一幟。十年前世界大師劉海粟的入室弟子國畫名家張松濤先生觀看其作品后欣然寫下“貓王夏瑛”,以示對他藝術的肯定和期待。彈指一揮,十年的磨礪,夏瑛圓了自己的藝術夢,奠定在陶瓷藝術“貓王”的地位。
夏瑛的作品題材廣泛,“貓”永遠是他作品的藝術靈魂。在他陶瓷藝術作品中,貓形或工或寫,形神兼備,形意相應,大膽以貓的各種形態、貓的靈趣和真誠表現人性的樂趣與和美。《春風倚醉》、《秋實》、《慣看春花秋月》等作品畫面靈動,畫面熟悉而跳動,貓魂入畫,意味無窮!
祝允明說過“繪事不難于寫形,而難于寫意。得其意而點出之,則萬物之理,挽于尺素間矣,不甚難哉”!近幾年來,夏瑛作品無論簡單與豐富、簡樸與真實,都在追求藝術構圖簡約空靈,蘊含生命的禪意。正如他常說:“藝術要像呼吸一樣自然,尊重自己,尊重藝術”。作品已經取舍于“閑剪片云添補納”、“一輪明月照禪心”的大度無我境界,放棄藝術的繁雜與刻意。陶瓷作品的載體也精挑細選,盡量做到載體和繪畫的和諧之美。《神韻》中貓的凝視和思考,靜觀和坦然表現到位。作品以盤狀傾斜擺放,融入釉里紅的顏色承托,仿佛那不斷變化的雙眸揪著你,讓你不自覺地進入它的視線,這何嘗不是生命悠閑間的洞察審視?《得利圖》畫面的空間反差,集中聚焦貓的雙眼,使貓的“得意”從小到大,從有到無,真正悟到“得利”忘我的超然境界。
一個陶瓷藝術大家不但作品要有藝術高度和思想高度,還要練就一手獨特的煅燒技能。夏瑛在這點上正是匠心不改初衷,持之于恒。景德鎮青花瓷、顏色釉、粉彩、玲瓏瓷四大名瓷中,各有各精彩。但夏瑛傾心更具挑戰性的青花和釉里紅。因青花瓷和釉里紅高溫煅燒,窯火上蛻化,作品成敗往往非人所愿。個人繪畫功底、燒制技法等關系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作品的成敗。十年來,夏瑛潛心于物,工精于思,繼承傳統精華的同時,對青花和釉里紅作品中做了很多大量大膽的嘗試。一次次成功讓他感受這傳統煅燒方法的神奇,一次次的失敗也讓他對火候控制有了更好更精準的把握。此外,他還根據自己作品釉面的厚薄所需,運用火候的力量,讓作品藝術技法得到新的拓展,充分表現釉里紅的渾厚和層次感。《神威》、《鐘馗賜福》作品斑斕而質樸的袈裟、《傲骨》梅花的渾厚枝干、《悠閑自得》貓的青花皮毛和釉里紅花瓣等作品的表現,都可看到夏瑛青花釉里紅的獨特技法和藝術沖擊力。
夏瑛苦心于藝,授藝于人,德馨而淡薄,醉藝而坦然。“禪意匠心”是夏瑛陶瓷藝術追求,也是他藝術風格的濃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