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網站5月25日文章,原題:穆迪誤判中國的四個理由
最近,穆迪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3下調至A1。他們列舉了幾條下調的根據,穆迪是錯誤的,原因如下:
穆迪對中國經濟領域杠桿的擔憂是錯誤的。我們都知道中國所謂的債務問題。當你看數據時,看到的只是一個總數。實際上,中國的債務是集中的。比如大部分公司債都集中在一小部分國企身上。若國企因債務負擔過重瀕臨倒閉,政府很可能以一些方式援助它們,或者可能借機進行債轉股。中國的債務問題可能是一種夸大或誤解。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并非壞事。中國經濟增長在放緩,穆迪好像也在為此擔憂。但當一個經濟體達到相當發達的程度時,經濟增長常會放緩。在美國,我認為GDP年增長率只要能達到3%就讓人激動萬分了,因為美國經濟已經很成熟了。由于中國GDP體量巨大,人均也較高,保持高速增長很難。關鍵是應該看到中國經濟在增長這么多后仍然在增長。因此穆迪在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下調中國的評級顯得有些奇怪。
中國更多依賴債務而非股票來融資也沒問題。穆迪似乎將中國的債務增長歸咎于規模相對較小的股票市場,這在中國并沒有問題。中國的邊際投資者是投機的個人投資者(邊際投資者是能夠影響市場價格的投資者),這意味著我們常常不能相信他們對股票的估值;而在美國,邊際投資者是機構投資者。當股票的估值不那么值得信任時,企業不在股票市場融資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只要企業的增長前景好、信譽好,借債就沒有問題。
穆迪似乎對中國的金融業“沒有增長”頗有微詞,但中國的金融業在增長。中國比十年前有更多的國家級和省級商業銀行,所以現在有了很多機構債權人。另外,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如保險公司、投資公司等也越來越多。其實,中國甚至可以被視為全球金融科技的領軍者。中國的金融業在不斷增長和成熟,這與中國不斷轉型和持續增長的經濟主題一致。
(作者肯尼思·金,徐珍珍譯)
《福布斯》網站5月25日文章,原題:中國評價穆迪降級:誰在乎?
穆迪調低中國信用評級誰在乎?反正不是中國人。多數密切關注中國的觀察家也不在乎,除了一些一直唱衰中國,從2010年開始就等著中國信用泡沫破滅的人。
關注中國上市企業的美國“金瑞基金”首席投資官埃亨25日給他的客戶發了則笑話說,“穆迪?我們不需要討厭的穆迪!”起碼截至目前,埃亨是對的,這個決定并未影響到中國股市。
中國仍是一個高儲蓄、高投資、高增長的經濟體。中國的債務水平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相當,遠低于家庭儲蓄率極低的發達經濟體。▲
(肯尼思·拉波扎,徐珍珍譯)
環球時報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