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慶松
摘 要 在新時代的召喚下,圖書出版走融合之路是必然趨勢,圖書編輯已不能再完全沿用傳統思維方式進行工作,融合發展的思維、“互聯網+”的思維應貫徹其中。本文以融合時代編輯策劃作為對象,探究圖書出版社在深度融合背景下編輯策劃的轉型及創新,以促進編輯工作盡快適應時代的要求。
關鍵詞 融合時代;策劃;轉型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83-0007-02
伴隨著互聯網發展,越來越多的圖書出版社呈現出融合態勢,出版社高度融合的時代已經到來。在大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傳統圖書編輯應當認清時勢,做好傳統圖書出版轉型工作。傳統出版社在進行選題策劃時需要對內容進行創新,并結合信息化、數字化以及網絡化等技術手段,延長產業鏈、拓展業務范圍。同時,還應在人員配置上做出相應的創新和變革。
1 編輯策劃工作的轉型
在傳統編輯眼中,內容一直是編輯最關心的事情,雖然一些出版社認為這種思想可能會阻礙出版社進行轉型,但對編輯工作而言,內容至上、內容為王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無論如何轉型,對內容高要求這一條件都不會輕易改變。
在傳統出版時代,判斷圖書稿件的知識性、創新性、科學性,判斷稿件內容是否質量過硬,是編輯出版的一個重點。傳統傳媒時代,許多圖書選題在策劃時,編輯主要是以編輯內容為主,選題策劃也圍繞著內容進行。在融合時代,由于出版社與新媒體之間呈現高度融合,傳播方式也發生了巨變,盡管內容在圖書出版傳播中的重要地位是不會改變的,但是內容呈現方式和內容傳播模式已經和以往大不相同,編輯在進行策劃時也應當根據規律對編輯策劃進行適當的改變。
1.1 內容呈現方式的轉型
在出版融合時代,編輯不能僅僅保持原有的思維水平,將策劃焦點簡單地放在內容上,還應考慮內容將以何種方式傳遞并呈現在讀者面前,如何使用最新的科技手段進行科學呈現。例如,在進行某個科技前沿專題圖書策劃時,編輯首先需要考慮通過何種方式將內容呈現在讀者面前。在傳統意義上,僅需考慮紙質圖書、光盤等,而如今除紙質圖書和光盤外,還可能有手機客戶端、有聲讀物、數字圖書、微信公眾號、網絡出版物等不同形式。選擇以何種形式傳播也變得至關重要,是選擇紙質圖書+視頻的方式出版,還是通過別的方式傳播,這些事項在策劃時都必須研究透徹。例如在進行圖書策劃時,編輯可以考慮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的方式把與本圖書有關的信息展現在讀者面前,讀者通過手機客戶端或微信公眾號就可以獲取相關信息。
1.2 內容與技術相互配合方面的轉型
在融合時代,分析讀者閱讀習慣變得至關重要。在閱讀運作過程中,新技術的運用應當與讀者閱讀習慣相結合,這就要求編輯在進行圖書或融合產品策劃時做好技術策劃,使內容與讀者的閱讀習慣相匹配。與此同時,在進行內容編輯時還要做好內容與技術的銜接,使圖書或融合產品能得到社會最廣泛的關注,這就需要使用與時俱進的新興技術進行推送,讓更多讀者有機會接觸到相關產品,在讀者互動中,話題可以不斷發酵并持續更新。
1.3 營銷方式的轉型
在傳統模式上,圖書在編輯出版之后會展開營銷發行工作。而在當今融合時代,實際上內容在產生和發展之初就已經展開了營銷。策劃過程中,編輯可以就相關主題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展開討論,讀者(或潛在讀者)在轉發、評論過程中,實質上已就對應的內容開展營銷,這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編輯策劃的一個重要手段。例如,在2015—2016年,針對NASA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現宇宙中“另一個地球”的話題,有的圖書編輯就已經使用融合技術將NASA的最新信息傳遞給讀者,并進行深入的分析。
1.4 關于配合讀者方面的轉型
在媒體融合時代,讀者并不僅僅限于被動地接收消息,不少時候還主動地創造消息并使消息不斷傳播。有的讀者在閱讀消息之時,或多或少會對話題進行思考,并且全程參與消息的傳播,甚至可以影響原作者創作方向。例如在圖書編輯過程中,編輯可以與讀者進行充分的交流,深入了解讀者最想知道哪些新知識、新科技,需要了解到什么程度等信息,以便自己在策劃和編輯的過程中可以按照讀者的需求進行,提升圖書的銷量和影響力。與此同時,在進行內容編輯時,編輯們也可以采用大數據方式,按照讀者喜好編輯內容做好有針對性的策劃。
在融合時代,編輯們還要做好對讀者行為策劃和引導。在進行編輯策劃時,編輯們需要考慮讀者體驗程度,如內容互動性和可傳播性等一系列問題。
2 淺析人員配置方面的創新和變革
出版社競爭力的根本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競爭是出版社間競爭中最為本質的內容,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是成敗的重要因素。隨著融合時代的到來,社會不斷變革給出版單位的策劃工作也帶來了不少變化,這對編輯策劃人員自身的定位、編輯人才儲備和培養、部門設置等諸多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站在融合時代,編輯出版人應當以大無畏精神進行創新和變革,以順應時代潮流。
2.1 編輯策劃人員自身的定位
在傳統圖書出版時代,編輯的主要責任就是對內容進行加工,但在出版融合時代,編輯不僅要負責內容的加工,還需要做好內容的策劃,選擇好內容推送途徑。編輯除了需要組稿,完成優質的內容之外,更應當做好新科技知識的學習與應用,成為一個可以熟練地駕馭各種新科技的新型人才。
與此同時,編輯還應當具有互聯網思維和融合思維,通過移動互聯網方式做好圖書運營,使圖書及相關融合產品能滿足讀者的需求。
2.2 人才培養與部門設置方面的創新
在傳統出版時代,圖書出版人才培養主要側重于編輯人才的培養,尤其強調編輯基本業務素質的培養。而在融合時代,出版單位在人才培養時,除了道德修養、政治思想素質、編輯基本業務素質、審美能力基本素養外,還需要培養人才的互聯網思維和融合思維,要求編輯能運用新科技手段展開基本的策劃和營銷,使之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復合型編輯人才。
在融合時代,傳統編輯部門已經無法適應時代需求,在出版社內部,除了編輯需要轉型升級外,對編輯部門進行重新設定勢在必行。目前成功轉型的圖書出版社,編輯策劃部門是出版社運營的核心部門,出版社所有部門圍繞著編輯策劃部門進行運轉,這樣轉型才能獲得成功。
在轉型過程中,出版社除了需要進行內容的策劃和編輯之外,還需要特別關注融合時代讀者特點的變化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新的營銷和推廣方式,以便將更好的作品或融合產品,用更好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總而言之,在深度融合背景下,圖書出版社的編輯策劃必須實現轉型及創新,出版工作才能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馬瑩.對媒介融合時代圖書編輯素養的若干思考[J].圖書傳播,2014,5(1):241.
[2]粱瀲之.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轉型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