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崗
【摘 要】設備(資產)運維精益管理系統(簡稱PM S2.0系統)是設計面向總部、省公司、縣公司及各級運維檢修單位的統一設備(資產)運維精益管理系統,覆蓋公司運維檢修業務和生產管理全過程。系統面向智能電網生產管理,實現對電力生產執行層、管理層、決策層業務能力的全面覆蓋,支撐運維一體化和檢修專業化,實現管理的高效、集約。系統以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為主線,以狀態檢修為核心,優化關鍵業務流程;依托電網GIS平臺,實現圖數一體化建模,構建企業級電網資源中心;與ERP系統深度融合,建立“帳—卡—物”聯動機制,支撐資產管理;與調度管理、營銷業務應用以及95598等系統集成,貫通基層核心業務,實現跨專業協同與多業務融合。
【關鍵詞】PM系統 縣級供電企業 管理提升
PMS2.0系統的上線應用是對電力企業生產運維管理模式的一次變革,是供電企業整體管理水平提升的一次契機。特別是對管理水平本來較為落后和散亂的縣級供電企業來說,更是帶來了一次管理水平的飛躍。
1 依托PMS2.0系統實現圖數一體化建模,構建企業級電網資源中心,貫通運檢核心業務
PMS2.0系統依托電網GIS平臺,實現了電網設備圖形和設備臺帳的一體化建模,并通過設備銘牌建立了設備圖形和設備臺帳的關聯關系,實現了電網的拓撲聯通。避免了設備圖形、臺帳命名不統一的問題。使得設備臺帳的管理更加準確和規范,減少了由于設備名稱不統一引發的誤停和錯停的機率,提升了設備運維的管理水平。
依托PMS2.0平臺實現了設備現場與數據臺帳圖形的統一,并將PMS2.0平臺的數據和電力企業多業務平臺實現共享,推動了縣級供電企業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通過數據的共享,實現了生產業務數據與營銷業務數據的融合,通過這種大數據的融合,能夠更好的反應出設備現場的運行狀態,從而為設備的狀態檢修、檢修策略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據,使得PMS2.0系統的輔助決策分析功能的上線應用成為可能。
2 深化設備的狀態檢修流程,提升運維檢修計劃管理水平
深化以狀態檢修為核心的運檢業務,完善以提高設備可靠性為目標,以在線監測和帶電檢測及運行環境信息為支撐的設備狀態評價和檢修策略體系,支撐運維管理優化。
設備的狀態檢修是在設備狀態評價、狀態監測、壽命預測和可靠性評價的基礎上,根據設備狀態和分析診斷結果,安排檢修項目和時間,并主動實施的檢修。狀態檢修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檢修工作,節約工時和費用,使檢修工作更加科學化,避免了檢修的盲目性和人力,物力的浪費。狀態檢修模式和原縣級供電企業的檢修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有的老員工都無法理解,設備明明在現場運行的好好的,為什么就到了需要檢修的時候了呢?這種檢修的理念徹底打破的設備不壞不修的傳統檢修模式。帶來了縣級供電企業檢修管理工作的變革。依托此理念和在線監測、帶電檢測技術我們能更好的掌握設備現場的運行狀態,設備的實際健康水平,從而更科學的制定檢修策略。在設備未達到警示狀態時,我們可以不安排或錯后安排檢修工作,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停電,提高電網供電的可靠性水平。PMS系統檢修業務的管理便是以設備的狀態評價為依托以狀態檢修為核心的管理模式。依托與調度、營銷各個專業系統的數據共享和融合,使供電企業的管理者能時時的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況,正確制定檢修策略和確定檢修時間,避免了檢修工作安排的盲目性,提升了電網的運行服務水平。
3 通過設備帳卡物聯動,檢修工單成本歸集,實現設備運維精益化管理
縣級供電企業與一般企業不同,在固定資產上具有資產規模大、價值高、資產結構和分類復雜、分布地域廣泛、變動頻繁、更新快等特點,而且資產的生命周期比較長,一項電力資產完整的生命周期歷經規劃、設計、建設、購置、運行、維護、直至退役報廢,市靜安跨度大多在十幾年甚至數十年以上。但是受到傳統管理思維習慣的影響,縣級供電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一直采取基于職能部門分工的“條塊化”、“分段式”的粗放、落后的管理模式,存在諸多問題,已嚴重阻礙到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企業目標的實現以及資產保值增值、經濟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原始資料不完整,基礎數據不健全。
(2)固定資產管理不到位、固定資產帳卡物不符。
(3)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水平地下。
(4)固定資產存在閑置狀況。
(5)經營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未嚴格區分。
PMS2.0系統的上線運行很好的解決了縣級供電企業帳卡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弊端。該系統以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設備維護成本控制為切入點,實現設備資產管理精益化,推動運維管理從精細化向精益化的轉變。通過PMS2.0系統與ERP系統的融合使得縣級供電企業的現場實物資產與ERP系統中的臺帳一一對應,做到帳、卡、物的對應統一。通過ERP系統檢修工單成本的歸集,關聯到實物臺帳資產。使得設備管理部門能更可靠的掌握各類在線運行的各類設備、同一類不同廠家的設備發生檢修的次數,成本類費用發生的多少。從而為今后項目的立項、設備的選型,提供依據,做到優勝劣汰,進而提升電網的整體運行管理水平。
4 基于圖形實現配網故障搶修全過程管理,提高搶修工作效率,縮短客戶停電時間,提高電網優質服務水平
PMS2.0系統構建了“站—線—變—接入點—表箱—用戶”拓撲網全線互聯貫通的配網搶修平臺,融合集成了地理信息、圖形、臺帳、電網實時和用戶信息等資源,使得配網搶修作業實時定位到設備、客戶、作業人員及作業現場,使得配網搶修業務管理延伸到現場,實現了配網搶修業務跨專業有效協同,提高了配網故障搶修效率,配網搶修時效性和服務水平大幅度提升。PMS2.0系統通過貫通配網營銷、運檢、調度業務流程,實現了配網搶修資源的統一管理,實現了客戶報修流程的閉環管理,為電網安全有效運行和優質服務提供了基礎保障,提升了縣級供電企業配網搶修業務的管理水平。
5 結語
國網PMS2.0系統的上線運行為縣級供電企業帶來了工作模式上的變革、工作思維上的轉變、工作方法的大革新。伴隨著PMS系統的不斷深化應用,勢必為縣級供電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增長,同時也為縣級供電企業的管理水平帶來一次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