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悅春

【摘要】 目的 探討腹腔鏡聯合十二指腸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效果, 為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的治療提供科學的指導和堅實的理論基礎。方法 90例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膽結石切除以及膽總管切開進行取石, 聯合膽道探查T管引流術治療;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聯合十二指腸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并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62.9±6.1)min、住院時間(9.6±3.8)d、術中出血量(19.8±4.5)ml, 對照組手術時間(89.0±8.2)min、住院時間(18.1±5.2)d、術中出血量(26.4±3.8)ml, 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22%, 低于對照組的1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3.87, P<0.05)。結論 對于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 利用腹腔鏡聯合十二指腸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效果較之傳統治療方式更加有效, 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療效果有顯著的作用, 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 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腹腔鏡;十二指腸鏡;膽道探查T管引流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38
膽囊結石主要見于成人, 女性多于男性, 40歲后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結石為膽固醇結石或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性結石和黑色膽色素結石。膽囊結石與多種因素有關。任何影響膽固醇與膽汁酸濃度比例改變和造成膽汁淤積的因素都能導致結石形成。個別地區和種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飲食、長期腸外營養、糖尿病、高脂血癥、胃切除或胃腸吻合手術后、回腸末段疾病和回腸切除術后、肝硬化、溶血性貧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膽囊結石[1]。在我國西北地區的膽囊結石發病率相對較高, 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大多數患者無癥狀, 僅在體檢、手術和尸解時發現, 稱為靜止性膽囊結石[2]。部分患者的膽囊結石的典型癥狀為膽絞痛, 表現為急性或慢性膽囊炎。膽總管結石是指位于膽總管內的結石, 大多數為膽色素結石或以膽色素為主的混合結石, 好發于膽總管下端。根據其來源可分為原發性膽總管結石和繼發性膽總管結石。在膽管內形成的結石稱為原發性膽管結石, 其形成與膽道感染、膽汁淤積、膽道蛔蟲密切有關[3]。膽管內結石來自膽囊者, 稱之為繼發性膽管結石, 以膽固醇結石多見。本研究主要探討腹腔鏡聯合十二指腸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效果, 為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的治療提供科學的指導和堅實的理論基礎。選擇2014年10月~2016年3月90例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患者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 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5例, 進行不同的取石手術, 對比效果, 結果取得滿意成效, 現將主要研究情況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0月~2016年3月90例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 其中男50例, 女40例, 年齡26~62歲, 平均年齡(42.5±6.6)歲。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5例。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膽結石切除以及膽總管切開進行取石, 聯合膽道探查T管引流術治療。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聯合十二指腸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對觀察組患者治療如下:先實施腹腔鏡造影, 注入相關的造影劑確診膽總管結石, 再將十二指腸鏡送入十二指腸中, 利用取石網籃在X線的監視下套取結石到膽總管, 取盡結石為止。采用十二指腸鏡取石的5~7 d內, 為患者進行膽囊切除術, 切除膽囊。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手術過程中情況進行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并進行比較。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觀察組手術時間(62.9±6.1)min、住院時間(9.6±3.8)d、術中出血量(19.8±4.5)ml, 對照組手術時間(89.0±8.2)min、住院時間(18.1±5.2)d、術中出血量(26.4±3.8)ml, 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2. 2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22%, 低于對照組的1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3.87, P<0.05)。見表1。
3 討論
手術治療膽結石是最為廣泛使用的方式, 也是最為有效的方式。利用腹腔鏡聯合十二指腸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手術成功率較高, 創傷小, 降低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痛苦以及提高治療效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較為安全的治療方式[4]。
在本研究中45例患者進行了利用腹腔鏡聯合十二指腸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治療方式, 結果顯示, 觀察組手術時間(62.9±6.1)min、住院時間(9.6±3.8)d、術中出血量(19.8±4.5)ml, 對照組手術時間(89.0±8.2)min、住院時間(18.1±5.2)d、術中出血量(26.4±3.8)ml, 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22%, 低于對照組的13.3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3.87, P<0.05)。在進行十二指腸取石的過程中, 要注意取石的網籃要將石頭取盡, 防止二次手術, 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經濟負擔。由于膽總管的口徑較小, 結石較大, 很難取出, 所以有把網籃中的結石碎石的必要, 在進行碎石的時候, 要注意碎石粉末的遺留, 同樣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大大降低手術的治療效果。此類手術要做好預防感染措施以及嚴格規范消毒和其他操作流程, 把外來威脅降到最低[5, 6]。
總之, 對于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 利用腹腔鏡聯合十二指腸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效果較之傳統治療方式更加有效, 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療效果有顯著的作用, 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傳榮, 嵇武, 考曉明, 等. 十二指腸鏡術后早期聯合腹腔鏡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體會.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3(1):46-48.
[2] 謝浩, 龍昊, 宋正偉, 等.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 重慶醫學, 2013, 42(20):2359-2360.
[3] 鄒尤寶, 鄭達武, 韋樹理, 等. 十二指腸鏡聯合腹腔鏡治療膽總管結石合并膽囊結石30例療效分析. 當代醫學, 2012, 18(19):97-98.
[4] 李世功, 李徐生, 梁育川, 等. 腹腔鏡、十二指腸鏡聯合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應用.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2, 12(10):910-911.
[5] 李其煥, 王群偉. 腹腔鏡聯合纖維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172例臨床分析. 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 2010, 14(2): 99-101.
[6] 吳國法, 張群偉, 陳偉達.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與聯合十二指腸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效果比較. 浙江創傷外科, 2016, 21(1):143-145.
[收稿日期:2016-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