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佛境++黃淼華++梁景棠
【摘 要】在開展蓄電池組核容試驗的時候需要將蓄電池組由運行狀態轉為檢修狀態,此時需要將蓄電池組的出口熔斷器斷開,由于出口熔斷器是采用直接卡緊在底座上的安裝方式,隨之運行時間越來越長,會出現卡澀難以拆裝的問題,因此工作人員在操作時很難將其從卡座上輕松拔出。本文目的是研發一種操作便利,省時省力,安全可靠的熔斷器拆裝工具,以解決現有工具在操作時存在的種種弊端。
【關鍵詞】直流系統 熔斷器 拆裝工具
1 背景
直流系統是電網重要核心設備之一,其可以為變電站內的繼電保護裝置、測控裝置、自動化設備、控制回路、操作回路等提供可靠的直流電源。另外,蓄電池組作為直流系統的最后一道屏障,當變電站全站失壓的時候,還可以為整站的設備啟動提供所需的應急直流電源。鑒于蓄電池組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因此需要對蓄電池組進行定期核容等操作以檢驗蓄電池組的工作性能。當對蓄電池組開展核容試驗的時候需要將蓄電池組由運行狀態轉為檢修狀態,此時需要將出口熔斷器斷開。由于出口熔斷器是采用直接卡緊在底座上的安裝方式,因此在操作時很難將其從卡座上輕松拔出,因而目前常用的拆卸方式是工作人員一邊用力上拉,一邊左右晃動來拔出熔斷器。這樣的操作方式不僅容易損壞熔斷器的底座,造成設備的損壞,此外還極易碰到另一極的回路,造成蓄電池組正負極短路,由此會產生巨大的短路電流,直接危害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2 研究出發點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有必要研發一種操作便利,省時省力,安全可靠且結構簡單的熔斷器拆裝工具。通過改進現有的蓄電池出口熔斷器拆裝工具,加長其操作把手及輔握把手,通過杠桿原理可使工作人員輕松、快捷地拆掉或安裝上熔斷器;熔斷器拆裝工具的底座卡口滿足不同尺寸規格型號的熔斷器,改變現有熔斷器使用的單一性。
3 研發關鍵點
(1)熔斷器拆裝工具把手及輔握把手的長度應該適中,保證可以在狹小的空間實現安全、方便、快捷地進行操作。(2)熔斷器拆裝工具把手及輔握把手的材質應為絕緣材料或者由絕緣材料所包裹,保證工作人員在操作時的人身安全。(3)熔斷器拆裝工具底座的卡口設計應該便于對不同尺寸規格型號的熔斷器進行裝拆操作,以提高上述熔斷器裝拆工具的適用范圍和靈活性。
4 研發成果
本文研發的一種熔斷器拆裝工具,包括操作把手、輔握把手、底座、鎖緊機構和啟閉機構,所述輔握把手與所述操作把手連接,所述底座通過所述鎖緊機構設置于所述操作把手上,所述操作把手設有安裝腔室,所述底座包括上卡槽和下卡槽組件,所述啟閉機構設置于所述安裝腔室內并與所述上卡槽配合,所述下卡槽組件包括至少一個下卡槽。
所述操作把手包括把手本體、及與所述把手本體連接的第一連接柱和第二連接柱,所述鎖緊機構包括第一鎖緊件、第二鎖緊件、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裝配孔和第二裝配孔、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柱上并與所述第一裝配孔位置相對應的第三裝配孔、及設置于所述第二連接柱上并與所述第二裝配孔位置相對應的第四裝配孔,所述第一鎖緊件穿設于所述第一裝配孔和所述第三裝配孔,所述第二鎖緊件穿設于所述第二裝配孔和所述第四裝配孔。
所述輔握把手包括第一輔助握持段和第二輔助握持段,所述第一輔助握持段沿所述把手本體的一端延伸設置,所述第二輔助握持段沿所述把手本體的另一端延伸設置。第一輔助握持段和第二輔助握持段均與所述把手本體傾斜布置。
所述安裝腔室包括安裝槽、及與所述安裝槽連接的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上卡槽連通,所述啟閉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安裝槽內的按壓件、設置于所述通孔內并與所述按壓件端部連接的彈性抵壓件、及與所述彈性抵壓件端部連接的卡槽連接件,所述卡槽連接件設置于所述上卡槽內。所述下卡槽組件包括三個所述下卡槽,三個所述下卡槽相互平行、且均勻間隔布置。所述底座還設有防護板,所述防護板與所述操作把手相對布置。所述防護板包括第一側和第二側,所述第一側和所述第二側均設有翻邊結構。
上述熔斷器拆裝工具通過在所述操作把手上一體連接所述輔握把手并呈杠桿結構布置,當進行熔斷器的拆裝時,可以便于進行雙手把持操作,之后按壓所述啟閉機構,使所述上卡槽和所述下卡槽分別與熔斷器的兩個卡口配合卡接,由此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拆掉或安裝上熔斷器。本文研發的熔斷器拆裝工具如圖1所示。圖示說明:120-安裝腔室,122-安裝槽,124-通孔,140-把手本體,160-第一連接柱,180-第二連接柱,220-第一輔助握持段,240-第二輔助握持段,300-底座,320-上卡槽,340-下卡槽組件,430-第一裝配孔,440-第二裝配孔,450-第三裝配孔,460-第四裝配孔,500-閉機構,520-按壓件,540-彈性抵壓件,560-卡槽連接件。
5 結語
采用本文研發的熔斷器拆裝工具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拆掉或安裝上熔斷器,且操作省時省力,安全可靠性高,同時可以降低因工作人員操作用力過大而導致設備損壞及蓄電池組發生短路的風險。
參考文獻:
[1]廣東電網公司.廣東電網公司變電站直流電源系統技術規范[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2]廣東電網公司.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程[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