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利文
【摘 要】作為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流系統實際作用的充分發揮,有利于優化相關電力設備使用過程中的服務功能,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在此形勢影響下,結合現階段直流系統的實際發展現狀,可知該系統在具體的應用中容易受到相關存在因素的影響,需要采取有效的檢修方法,消除系統運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與此同時,在直流系統檢修的過程中,明確其中的維護危險點,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降低各類事故發生的概率,有利于實現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發展目標,為系統運行穩定性的增強提供可靠地保障。因此,技術人員在檢修作業開展的過程中,應充分地考慮直流系統的功能特性,找出相關的維護危險點,促使系統能夠長期處于穩定、高效的工作狀態。基于此,本文將對直流系統檢修、維護危險點分析控制措施進行必要地探討。
【關鍵詞】直流系統 維護危險點 控制措施 安全隱患 發展目標
制定可靠的檢修作業計劃,明確直流系統的維護危險點,有利于完善直流系統的服務功能,減少系統運行中相關設備的故障發生率。與此同時,采取可靠的維護危險點控制措施,有利于增強系統運行中的實際維護效果,逐漸地提高系統的檢修效率,促使直流系統的正常使用能夠滿足電力生產活動的多樣化需求。除此之外,直流系統檢修、維護危險點相關控制措施的有效使用,有利于實現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長期發展目標,全面提升現代化電力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
1 做好直流系統檢修、維護危險點分析控制的重要性
作為現代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流系統運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提升電力系統的安全生產水平,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各行業的用電需求。因此,為了保證直流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性,完善現代電力系統的服務功能,需要做好直流系統檢修作業,加強對系統維護過程中危險點的分析控制,為相關控制措施制定的合理性提供必要的參考依據。在完善的檢修機制及科學的系統維護危險點控制措施支持下,直流系統使用中相關設備的故障發生率將會逐漸地下降,在保證用戶用電質量的基礎上也會逐漸地加快智能電網的建設步伐,逐漸地擴大現代化電力系統的實際應用范圍。與此同時,合理地制定直流系統維護危險點的分析控制措施,有利于加強對這些危險點的有效控制,優化直流系統服務功能的同時也為系統的安全運行帶來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2 直流系統中危險點的有效分析
結合現階段直流系統的實際應用現狀,可知系統在長期運行的過程中容易受到某些客觀存在因素的影響,給系統的正常工作帶來了潛在地威脅,客觀地加大了某些事故發生的幾率。因此,需要加強對直流系統中危險點的有效分析,為相關設備使用壽命的延長提供可靠地保障。直流系統中危險點的有效分析,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加強倒閘操作的有效控制。由于電力系統不同生產設備的運行條件有所區別,給相關的檢修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工作壓力,需要技術人員合理地運用專業技術措施,規范倒閘操作行為,明確不同設備的工作條件,保證直流系統的安全運行。實際的操作中應加強開關操作票的有效控制,避免系統運行中出現較大的事故,影響電力生產設備的正常使用。(2)加大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度。當直流系統工作現場要求的安全措施與系統維護危險點分析控制措施不相符時,可能會加大技術人員誤落的時間間隔,影響著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執行。因此,需要不斷地加大直流系統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度,提高系統的檢修效率。(3)規范現場操作行為。直流系統維護危險點分析控制過程中現場操作行為不規范,容易造成設備解鎖失敗問題的產生,致使系統運行中某些安全隱患無法得到及時地排除。(4)事故的有效處理。當直流系統運行中發生事故時,電網運行方式分析不準確,處理措施制定不合理,都會間接地擴大事故的影響范圍,加大了直流系統運行故障的發生率。
3 直流系統檢修、維護危險點分析控制措施
3.1 結合大修作業的具體內容,制定出可靠的危險點分析控制措施
在大修作業計劃開展的過程中,將會對直流系統的正常運行進行深入地分析及有效地評估,進而增強系統運行的安全穩定性。因此,在直流系統檢修、維護危險點分析控制的過程中應及時地了解大修作業的具體內容,制定出可靠的維護危險點分析控制措施,為直流系統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提供可靠地保障。具體表現在:(1)在專業技術手段的支持下,對直流系統及相關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綜合地評估,促使其中某些客觀存在的問題可以得到及時地處理;(2)明確直流系統檢修、維護危險點分析控制中的注意事項,并選擇可靠的技術措施,減少系統運行中的風險;(3)合理地設置地線,增強地線安裝的牢固性,避免接地線誤操作對直流系統的正常使用帶來潛在地威脅。
3.2 加強對信息化技術的有效使用,提高直流系統的檢修效率
合理地運用信息化技術,有利于提高直流系統的檢修效率,在減少系統檢修成本的同時也間接地完善了系統的服務功能。因此,結合直流系統檢修作業計劃的具體要求,選擇可靠的信息化技術,對直流系統各部分組成結構的工作穩定性進行深入地分析,促使系統中存在的各類問題能夠得到及時地處理,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直流系統的檢修計劃。與此同時,在可靠的信息化技術作用下,有利于構建出功能完善的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統,促使直流系統檢修技術措施的制定更有針對性,直流系統的正常運行能夠達到實際電力生產活動的具體要求。在未來直流系統檢修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信息化技術將會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間接地優化了直流系統中相關設備的服務功能。
3.3 構建規范化的管理模式,滿足科學控制的相關要求
直流系統安裝接線過程中存在著一定量的危險點,可能會影響接地線的正常使用。因此,技術人員應結合直流系統的功能特點,構建出規范化的管理模式,運用可靠的誤操作定位方法,對直流系統的合理運用進行針對性地操作,增強不同電力設備的連接效果。在合理的維護模式作用下,直流系統中接地端位置與導體的接地線必須保持一致,確保直流系統的正常運行。
構建規范化的管理模式,對于直流系統維護危險點分析控制作用效果的增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具體表現在:(1)根據某些開關設備的工作要求,利用規范化的管理模式,可以為導線端子的合理選擇提供必要的參考信息,促使直流系統中某些帶電部件能夠處于安全的工作狀態;(2)規范化管理模式實際應用范圍的擴大,有利于減少直流系統運行中相關設備的誤操作,提高了不同設備之間的信息傳遞效率;(3)技術人員通過對與直流系統相關的變壓器及其它構件的深入分析,有利于完善直流系統的檢修機制,為系統故障的有效排除帶來了更多的技術措施。
3.4 采取有效的實時定位措施,增強不同線路的維護效果
當直流系統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時,維護危險點分析控制措施的制定與實施,需要加強對相關定位措施的有效使用,促使不同線路的維護效果能夠達到直流系統穩定運行的具體要求。具體表現在:(1)在母線維護的過程中,母線、變壓柜等應低于接地導體端,并結合直流系統運行中總線的變化過程,合理設置壓力箱,對線路的正常狀態進行實時地監測;(2)運用接地定位方法的過程中,應結合直流系統相關的設備性能,從不同的方面對設備進行有效地維護,促使直流系統的維護效果能夠符合行業技術規范的具體要求;(3)結合不同線路的整體布局,加強接地線的維護管理,及時地處理接地線使用中存在的細節問題,保證直流系統的正常運行不受影響。這些方面的不同內容,客觀地說明了采取必要的實時定位措施對于直流系統有效維護的重要性。
4 結語
結合直流系統的特點,落實相關的檢修工作,制定出有關系統維護危險點的分析控制措施,有利于保證系統的安全運行,促使系統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能夠得到及時地清除。實現這樣的發展目標,需要技術人員加強對直流系統常見危險點的有效分析,促使相干的分析控制措施使用中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面積電力系統運行事故現象的出現。因此,技術人員應結合行業技術規范的具體要求,采取必要的維護危險點分析控制措施,加強對直流系統中存在問題的及時處理,促使系統能夠處于安全、穩定的工作狀態。
參考文獻:
[1]郝躍東.直流輸電系統可靠性評價方法及應用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10).
[2]孫成濤.變電運行工作的流程分析與標準化體系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0(05).
[3]吳國沛.電力網一、二次系統可靠性分析與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2.
[4]胡偉.金華電網輸電設備狀態檢修管理研究與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4.
[5]李京翼.試論變電檢修的危險點控制[J].通訊世界,2014(11).
[6]王滔,管霖.基于概率風險評估的直流輸電系統短時檢修安排[J].中國電力,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