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峰

【摘要】 目的 探討中西醫配合骨質疏松治療儀在骨質疏松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90例骨質疏松癥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5例。對照組患者選擇單純骨質疏松治療儀治療, 觀察組患者選擇骨質疏松治療儀聯合中西醫治療, 觀察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果 兩組治療后血清骨鈣素(BGP)與骨堿性磷酸酶(AKP)水平均明顯改善(P<0.05), 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7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67%(P<0.05)。結論 中西醫配合骨質疏松儀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 能夠改善患者的功能, 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 骨質疏松癥;中西醫治療;骨質疏松治療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80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多發于老年人群的全身性疾病, 伴有慢性骨代謝障礙, 以骨骼結構的退化以及骨量的減少為主要臨床特征, 同時骨骼脆性較正常人顯著增加, 同時伴有腰背部疼痛與身高縮短等臨床癥狀[1], 導致患者易發生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或骨折等, 給患者的生活和作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本院開展中西醫聯合骨質疏松治療儀治療骨質疏松癥, 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本院就診的骨質疏松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32例, 女58例, 年齡65~78歲, 平均年齡71.5歲。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所有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45例。
1. 2 治療方法
1. 2. 1 對照組 選擇骨質疏松治療儀, 型號為XT-2000B型。囑患者平躺于治療床上, 將環狀治療器移至需要治療的部位, 調整好參數, 每次治療時間為30 min, 1次/d。
1. 2. 2 觀察組 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 配合中西醫治療, 中醫治療選擇中藥方補腎活血方, 其組方為補骨脂15 g, 淫羊藿15 g, 熟地黃12 g, 骨碎補15 g, 葛根10 g, 山萸肉12 g, 丹參10 g, 杜仲10 g, 雞血藤10 g, 當歸10 g, 甘草5 g。水煎400 ml, 分早晚2次口服。西藥選擇碳酸鈣D3片(惠氏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50029)與阿法骨化醇片(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10950134)空腹口服, 兩種藥物均1片/次, 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個月。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2] 患者臨床癥狀消失, 功能正常, 表示為治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 功能明顯改善, 表示為顯效;臨床癥狀好轉, 表示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 表示為無效。臨床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BGP與AKP水平的變化。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愈34例、顯效6例、有效4例、無效1例, 臨床總有效率為97.78%(44/45), 對照組治愈26例、顯效9例、有效4例、無效6例, 臨床總有效率為86.67%(39/45), 兩組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治療前后BGP與AKP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BGP與AK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BGP與AKP水平均明顯改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為老年常見疾病, 其誘發因素較為復雜, 飲食、遺傳、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等均是導致骨強度下降。同時, 維生素D與鈣的缺乏或補充不足、骨吸收障礙等, 均是導致骨量減少的重要原因。中醫學指出骨質疏松癥為骨蝕、骨枯、骨蝕、骨痹等的范疇, 其中腎精少虛為主要病機, 骨髓化源受損、血運不暢均會引起機體瘀血、脈絡不通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 治療原則主要為化瘀通絡、壯骨補骨[3]。補腎活血方中的補骨脂、淫羊藿及骨碎補具有補腎精的作用,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骨髓化源狀態, 使腎精充足。山萸肉、杜仲及熟地黃具有益氣補腎的功效, 三種藥物共奏滋養骨髓之功效。丹參、葛根、當歸三藥通絡化瘀、活血止痛的作用十分顯著, 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功效。甘草能夠調和諸藥, 共奏強筋健骨、補腎生髓, 效果顯著。中醫治療骨質疏松的療程較長, 需與西藥聯合應用。碳酸鈣D3片中富含豐富的維生素D和鈣, 能夠滿足機體的需要, 補充骨量, 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阿法骨化醇片中具有較豐富的活性維生素D, 在滿足機體需要的基礎上, 能夠有效促進骨骼形成與代謝, 能夠顯著增加骨密度。馮偉軍等[4]指出, 中西藥聯合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效果顯著。
骨質疏松儀利用脈沖式電磁場結構與階梯式的循環掃描, 通過產生的壓電效應, 來改變骨骼與周圍組織生物電狀態[5], 有效刺激成骨細胞內的鈣離子內流, 從而改善成骨細胞的功能。本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選擇中西醫聯合骨質疏松治療儀治療, 其臨床總有效率為97.78%,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6.6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BGP與AKP水平均明顯改善(P<0.05), 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突出了中西醫聯合骨質疏松儀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 中西醫配合骨質疏松儀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 能夠改善患者的功能, 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賀莉, 李延紅, 李剛, 等. 仙芪補骨膠囊聯合低頻脈沖磁場治療骨質疏松癥臨床觀察. 陜西中醫, 2016, 37(4):446-447.
[2] 廖康漢. 中西醫聯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繼發骨質疏松癥臨床效果分析. 中醫臨床研究, 2015, 7(7):56-57.
[3] 魏燚, 盧正波, 梁兵, 等. 聯合使用骨質疏松治療儀與中藥療法治療骨質疏松癥的效果分析. 當代醫藥論叢, 2015, 13(21):189-190.
[4] 馮偉軍, 黎啟福, 王翠媚, 等. 中西醫綜合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療效分析. 光明中醫, 2013, 28(7):1481-1483.
[5] 武琛, 趙躍欣, 萬彥釗, 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骨質疏松癥31例臨床觀察. 河北中醫, 2015, 37(8):1175-1176.
[收稿日期: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