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卓
【摘要】 目的 分析與研究神經外科疾病病例臨床護理中開展優質護理聯合常規護理的臨床護理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160例神經外科疾病患者, 采用計算機法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80例。治療期間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行優質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舒適度評分及護理依從性。結果 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00%, 低于對照組15.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444, 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依從率為97.50%, 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7.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7658, P<0.05);觀察組患者心理舒適評分為(7.35±1.14)分、
疼痛舒適評分為(7.24±1.04)分、睡眠舒適評分為(8.45±1.03)分, 均高于對照組患者的(5.36±1.53)、(5.25±1.31)、(7.05±1.0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3286、10.6414、8.4312, P<0.05)。結論 優質護理聯合常規護理在神經外科疾病病例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有效提高了神經外科護理質量, 值得推廣。
【關鍵詞】 神經外科;臨床護理;優質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109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抽取本院神經外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課題的調查對象。采用計算機法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80例。觀察組患者男女比例為48:32, 年齡最小25歲, 最大67歲, 平均年齡(52.15±9.25)歲。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43:37, 年齡最小27歲, 最大65歲, 平均年齡(51.53±8.3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常規護理[1]。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行優質護理干預。①優化入院宣教。當患者入院后, 護理人員需要主動的、親切的與患者交談, 協助患者完成相關檢查并辦理入院手續, 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醫院的相關情況, 幫助患者消除緊張和焦慮情緒, 安撫患者因陌生環境引發的緊張感和焦慮感。結合患者的不同病種、不同臨床表現, 對其進行健康宣教[2], 幫助患者了解疾病, 認識疾病, 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屬的理解和支持,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避免因溝通不及時引發的護患糾紛、可以為患者列舉本院神經外科所收治的患者經臨床對癥治療和護理干預后康復出院的案例, 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 提高患者依從性。②完善手術護理。在患者手術前1~2 d, 對其進行手術宣教, 講解和介紹手術治療的優勢、術前麻醉方式、具體步驟、主治醫生、手術室環境、術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及相應的應急處理手段, 耐心回答患者及患者家屬提出的疑問, 安撫患者情緒, 讓患者能夠在術前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以平穩的心態接受手術治療。③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 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生理指標予以嚴密的監測和記錄, 查看患者是否出現不良癥狀和體征, 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處理措施, 并及時通知主治醫生, 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做好術前宣教、術中陪護、術后監測等護理工作[3]。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舒適度評分及護理依從性。護理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依從率=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期間共發生4例護理不良事件, 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00%, 其中壓瘡2例(2.50%)、靜脈炎1例(1.25%)、肢體關節僵硬1例(1.25%)。對照組患者臨床護理期間共發生12例護理不良事件, 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5.00%, 其中壓瘡5例(6.25%)、靜脈炎3例(3.75%)、肺部感染1例(1.25%)、肢體關節僵硬3例(3.75%)。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χ2=4.4444, P<0.05)。
2. 2 兩組舒適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心理舒適評分為(7.35±
1.14)分, 疼痛舒適評分為(7.24±1.04)分, 睡眠舒適評分為(8.45±1.03)分。對照組患者心理舒適評分為(5.36±1.53)分, 疼
痛舒適評分為(5.25±1.31)分, 睡眠舒適評分為(7.05±1.07)分。
觀察組舒適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3286、10.6414、8.4312, P<0.05)。
2. 3 兩組護理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依從度分別為完全依從48例(60.00%), 部分依從30例(37.50%), 不依從2例(2.50%), 依從率為97.50%。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依從度分別為完全依從32例(40.00%), 部分依從38例(47.50%), 不依從10例(12.50%), 依從率為87.50%。觀察組護理依從率高于對照組(χ2=5.7658, P<0.05)
3 討論
神經外科作為高風險科室, 所收治的患者大多發病急、病情重,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難度[4]。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護理干預, 則很容易并發壓瘡、靜脈炎、肺部感染等并發癥, 不僅增加了治療難度, 還使患者飽受折磨。細致、高效的護理干預工作對提高神經外科疾病治療效果, 提高患者舒適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5]。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聯合常規護理干預,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本次研究結果所示: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00%, 低于對照組15.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444, 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依從率為97.50%, 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7.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7658, P<0.05);有效預防和降低了壓瘡、靜脈炎、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 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依從性和配合度, 觀察組患者心理、疼痛及睡眠舒適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提高了舒適度。
綜上所述, 神經外科疾病采用優質護理聯合常規護理所取得的臨床護理效果十分顯著, 有效減輕了患者痛苦, 提高了患者舒適度, 降低了不良發生的發生, 提高了護理質量, 值得予以大范圍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倪志宏, 顧彩萍. 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肺部感染預防中的應用. 護士進修雜志, 2015(20):
1867-1869.
[2] 桑琳霞, 王秀麗, 段永暖, 等. 優質護理在神經外科顱腦損傷留置尿管患者的應用. 河北醫藥, 2013, 35(6):938-940.
[3] 尚旭麗, 吳芳, 趙明紅, 等. 預防神經外科吸入性肺炎護理管理流程的構建與應用. 護理學雜志, 2016, 31(2):32-34.
[4] 孫春霞, 葛東明, 丁漣沭, 等. 預見性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病房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實用醫學雜志, 2013, 29(19):3248-3251.
[5] 鄭紅艷, 高彩虹. 全面護理在預防神經外科重癥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效果. 西部中醫藥, 2014(4):132-133.
[收稿日期: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