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航+仲維軍
摘 要:赫哲族民歌藝術內涵的特點是其藝術形式的多樣性。形式與內容是一對范疇,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務于內容并反作用于內容。既沒有無形式的內容,也沒有無內容的形式,形式與內容有機統一、完美結合,才能夠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作為事物外在狀態的形式,赫哲族民歌凸顯出其多樣性的藝術特點。這種多樣性,又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關鍵詞:赫哲族;形式;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2-0132-01
赫哲族的民族音樂積淀豐厚,具有極為重要的美學意義與文化意義。一方面,它們是赫哲族民族文化與民族藝術的重要因素與載體,是赫哲族文化、歷史、藝術的顯著成果與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智慧、民族性格的結晶。另一方面,它們對其他民族的文化、藝術產生深刻而又廣泛的影響。
一、體裁的多樣性
體裁是文藝作品的樣式、類別,是藝術形式的要素之一。赫哲族民歌的體裁很多,其中主要有四種:(1)“嫁令闊”。“嫁令闊”是赫哲語的音譯,意為小曲、小唱、小調,又可以再細分為山歌、漁歌、獵歌、情歌、社會生活歌、新民歌等;(2)“哈康布力”。“哈康布力”也是赫哲語的音譯,意為“天鵝”歌舞中的歌曲,也屬于民歌性質,又稱“‘天鵝歌舞調”。其舞蹈動作系模仿天鵝,“舞時,將兩臂如兩翼張開翩翩起舞,時而還發出模仿天鵝的嘎嘎叫聲?!雹?;(3)“伊瑪堪”?!耙连斂啊笔呛照苷Z的音譯,也譯作“依瑪堪”。它原本屬于說唱藝術范疇,凌純聲說它“很像漢人的北方大鼓,南方蘇灘?!雹?但因唱詞內容與曲調風格皆與民歌相近,所以也歸入民歌系統。也就是說,“伊瑪堪”中的許多唱段都作為民歌可以單獨演唱。而許多新民歌,也往往采用“伊瑪堪”的曲調;(4)薩滿調。薩滿調又叫“薩滿歌曲”,是薩滿在祭祀或請神驅鬼時所唱的歌曲。類似滿族薩滿跳神時所唱的“神調”,這種“神調”流傳到東北二人轉中,至今仍在演唱。赫哲族的薩滿調和滿族的“神調”,其曲調均與民歌相近,所以也都歸入民歌之列。
二、結構的民族性
赫哲族民歌的結構,極具民族性特點:基本上都是單樂段結構,尤其是原生態民歌,幾乎全都是單樂段結構。只是在新民歌中,有兩樂段、三樂段、四樂段的結構。當然,即使在單樂段的結構中,也不乏多樣性的變化:既有一個樂句構成的單樂段,也有兩個對比樂句構成的單樂段,還有四個樂句構成的單樂段以及長短不規整的樂句構成的單樂段等等。
三、語言的獨特性
赫哲族民歌語言的獨特性,又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歌詞語言的獨特性
赫哲族民歌歌詞語言,大多用民族語言中的襯詞“赫呢哪”“啊郎赫呢哪”“給根”等,凸顯出獨特的民族性。
(二)曲調語言的獨特性
赫哲族民歌曲調語言的獨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1)旋律的“波浪型”。旋律是音樂的靈魂,“旋律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它可以表現出音樂的內容、風格、體裁,甚至還可以體現出音樂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雹鄄ɡ诵偷男删€條是赫哲族民歌的核心特征,這種旋律特征與赫哲族人民在大江中的捕漁勞動息息相關。下面兩則譜例,可以充分說明這種“波浪型”旋律線條的基本特點;(2)節奏的“劃動型”。節奏“也是音樂最基本的表現手段,它是指音響的長短、強弱、輕重等有規律的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樂曲結構的主要因素,使樂曲體現出情感的波動起伏,增強了音樂的表現力?!雹堋皠潉有汀惫澴嘁彩呛照茏宀稘O勞動在赫哲族民歌中的反映,“所謂‘劃動型節奏是指赫哲人劃船時雙手前推后擺雙槳劃動動作的節奏。這個節奏連續出現,并在整個赫哲族傳統民歌的各個節奏類型中占優勢地位,故稱‘劃動型節奏?!雹菟w現出“節奏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也是心理和生理的統一?!雹蓿唬?)調式、調性的民族性。赫哲族民歌在調式、調性上,也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特征:多為五聲音階,宮、徵調式居多,羽調式次之,商、角調式較少。在原生態民歌中,有一些只有“1、2、3”的三音列或“1、2、3、5”四音列所組成的曲調。其節拍形式以2/4與4/4多見,也有少量的3/4和3/8者;(4)手法的多樣性。赫哲族民歌歌詞語言中的藝術手法,豐富多彩,包括比喻、夸張、排比、象征、借代、設問、對比等等。其曲調的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包括映襯、倒置、遞進、加花、重疊等等。
作曲家、歌唱家郭頌緊緊把握藝術性與時代精神的統一進行再度創作,恰似赫哲人的一幅風俗畫,旋律流暢而富有抒情性,與赫哲人的生產生活十分貼近?!雹哒嬲隣I造出音畫一體的赫哲風格。
四、結語
總之,藝術風格是“指藝術家的創作在總體上表現出來的獨特的創作個性與鮮明的藝術特色。事實上,藝術風格是非常復雜的,它既與藝術家主觀方面的特點有關,也與題材的客觀方面的特點分不開,它涉及到藝術作品內容與形式的各個層面,是從藝術作品的整體上呈現出來的。”⑧赫哲族民歌具有十分鮮明濃郁的民族風格。
注釋:
①⑦陳恕.黑龍江北方民族音樂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69.242.
②凌純聲.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62.
③④⑧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72,287.
⑤付翠屏.韓義軍/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概觀[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24.
⑥朱光潛.美學書簡[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