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曦
摘 要:聾啞舞蹈可以為存在音樂旋律和沒有音樂旋律的世界架起連接心靈感應的橋梁,是沒有聲音和語言表達的藝術孩子向世界展示自己天分和音樂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手段。
關鍵詞:真實;善意;美麗
中圖分類號:G712;J7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2-0215-01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你是否還記得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舞蹈《千手觀音》中,站在第一位的舞蹈演員邰麗華神態圣潔高雅,舞姿優美,代表全國6000萬殘疾人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的風采,轟動雅典奧運會會場時,你還覺得舞蹈對于一個聽障殘疾人來說是件容易的事情嗎?
十年前,我來到這無聲世界,擔任律動教學老師。每當我看到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孩子,沒有語言,只能用表情模擬,用雙手比劃相互交談時,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萌發出創作舞蹈的欲望。通過幾年的工作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要有高度的認真心和工作責任心
記得剛開始工作時,自己首先信心就不足--孩子有聽障缺陷能學會舞蹈嗎?教學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就太多-確立不了主題和教學的目標,做什么動作,用什么姿態等。面對這些困難,我做了很長時間的思考迎刃而上。一個舞蹈從創作到演出不知要花老師和學生多少的精力和體力,臺上演出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臺下教師無數次重復的教和學生無數次重復練習的結果。教師教聽障孩子跳舞要比教正常孩子跳舞付出更多的精力,克服更多的困難。
二、舞蹈興趣培養
有位教師說:“追求美是你的天性,學生們是不會不愿意學藝術、參與藝術活動的,關鍵是教師如何想辦法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師應該給他們更新的東西,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教授舞蹈組合時,用形象性語言進行啟發、暗示、講解舞蹈動作。
三、舞蹈創作的目的
記得第一次排練舞蹈時,展現在我面前的那一幅幅尷尬、呆板的表情,就像一杯乏味的白開水,我感到失望和不安。然而孩子們純樸、美好的心靈,以及他們對藝術的渴望,深深的打動著我,感染著我,對于這些被禁錮在無聲世界里的孩子們,要喚起他們對音樂的情感確實非常難。但我相信憑著的追求,對孩子們的愛心,用自己的真誠去開創舞蹈教學的新天地,任何困難都是能克服的。我要讓他們與健全的孩子一樣,共同享受人間的美好歡樂!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做了很長時間的思考,面對這些聽障孩子,我該如何使順利的走進舞蹈藝術的大門,在一個正常人的生活中,藝術因素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給養。沒有藝術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更何況在那種孤獨無助的無聲世界里面,所以我認為對于這些聾啞孩子們進行舞蹈教育的真正目的應當在于:
1.體現真實,讓孩子們體會生活的真諦。形象化的舞蹈教學,可激發起兒童對科學的向往和對學習的熱愛。可以使在他們無聲的世界里面,通過自己真切的肢體和表情語言,尋找他們丟失掉的聲音。
2.宣揚善意,讓孩子通過舞蹈內容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在對孩子善良教育的時候,在很自然的教學過程中,在他們享受舞蹈帶給他們快樂的時候,讓他們明白整個世界都是充滿善意的,善是世界上最至誠的美。
3.表現美麗,聾啞舞蹈教學是讓孩子們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及情感通過優美的肢體語言表現出來,不但在形式上創造出了美,在心靈中也感受到了美。
四、舞蹈教學
在十年的舞蹈教學實踐中,筆者通過以下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以手語手形代替語言”的舞蹈基礎訓練
聽障學生在失去聽覺的情況下,憑借視覺,通過老師的示范和動作的糾正,可以模仿和掌握一個個具體的舞蹈動作。為了使四十分鐘的舞蹈訓練課達到預期的效果,我采用了“以手代口”的方法進行訓練。學生現在已經能通過我的手勢來辨別自己的腳位、手位動作的姿勢正確與否。現在這種方法已經漸漸地被學生接受了,讓我的工作也逐漸變得得心應手起來。
(二)“以數字代替節拍”的節奏訓練
剛開始訓練舞蹈時,我發現他們表演時的動作不夠整齊,沒有協調性,舞蹈的韻味也不足。我就嘗試從訓練按數8拍的節奏入手,通過看我的口形,看我的腳與手的配合和輕踏、重踏等方式去體現快慢強弱、輕重急緩、力度大小的對比變化。雖然舍不到孩子的身體,但我強忍著自己的憐惜情緒,我叫他們躺在練功房的地板上,我把節奏的節拍打在地板上,讓他們用身體的神經去感受地板傳遞給他們的節奏。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不管是學習單一的動作,還是組合動作,或者是成品舞,都能較快的掌握。
(三)“以形體代感情”的情感教學
聽障孩子舞蹈的感情也不例外。如果讓這些被禁錮在無聲世界里的孩子,對音樂特定環境產生一定的情感,那么這個舞蹈作品留給觀眾的就不是平淡死寂的水,而是一杯醇香的咖啡。
五、不斷探索,不斷追求
論聽障兒童舞蹈的創作,我還是很不成熟的,與有經驗的教師相比,我還是要不斷努力,向同行們學習,創作出更多受學生們歡迎的舞蹈來。任重而道遠,走聽障孩子的舞蹈教學之路是艱難的,今后,我決心為舞蹈教學奉獻自己的一切!
我深信:沒有音樂照樣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