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美

這里是祖國的東北邊境,受溫帶大陸性山地氣候影響,這里的年平均氣溫為3.3℃,極端最低氣溫可達-37.6℃。也許是因為一年中的大部分時候,山頂都覆蓋著皚皚白雪,這里被人們稱為長白山脈。它綿延的山體,橫亙祖國的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巍峨高聳的主峰海拔2749米,是歐亞大陸東緣的最高山系。就在這曾被封育多年的寶地,深藏著許多特有的植物,這些林間的精靈,靜靜地挨過嚴寒,等待花開……
長白初體驗
一直盼望著、盼望著,不知哪年才能去看看這些可愛的精靈們。和小伙伴們一商量,大家竟都贊同,等著時機成熟時說走就走,這感覺太美好!
當地的朋友時刻幫我們關注著花期。長白山早春時節的氣候最是難測,有時候正春暖花開,又突如其來一場寒潮。終于,我們等到了……在一個月圓之夜,我們抵達目的地,整個小鎮正在酣睡。東北的月亮特別大,仿佛離我們特別近。
第二天,天空湛藍得沒有一絲云彩,我們終于可以仔細打量眼前這個小鎮。橋頭的集市熙熙攘攘,當地人從山里采來新鮮的山野菜和跟菜擺在一起賣的肥大人參,讓我們感受到濃郁的生活氣息。當地人說,他們愛這片山林,也愛自然賜予的一切。
沉浸追花之旅
穿行在林間小道中,厚厚的落葉層干巴巴的,好像許久沒有雨水的光顧。白樺林、落葉松都尚未萌發,光禿禿的枝椏直愣愣地插入藍天。暗綠的常綠松樹叢,成了山間的“鬢云”。間或會有殘留的一大塊冰雪出現,提醒著我們這里前兩天下過雪。但是,如果你仔細在林下搜尋,就會驚喜地發現,許多星星點點的小花兒已經冒出了地面,甚至開始在雪中展葉開顏了。
早春時節,偶爾還能在林區遇上采摘山野菜的人。東北的早春蔬菜稀缺,大家會靠山吃山,采摘剛剛萌發的山野菜的嫩葉。刺老芽、熊瞎子芹、山糜子、大葉子、山茄子……這些帶著山野氣息的嫩葉被勤快的農婦做成餃子、包子或直接涼拌蘸醬,多余的還會凍在冰箱里。這些山野菜是滋養林區人一家老小的美食,也是離家在外的林區人對家鄉的念想。當然,還有辛苦在山上種下小樹苗的林場工人,他們穿梭在一道道山間,目睹著山野日積月累的每一點小小變化,也第一時間把花訊帶給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追花人”。
在一位種樹姐姐的指引下,我們到達了一個廢棄的小礦區。在這里,種樹姐姐帶我們沿著小山坡而上。山路頗陡,山坡上是厚厚的落葉,但是底下的土壤卻黑肥濕潤。凍土早已消融,生命已經開始悄悄萌動。延胡索、鮮黃連零星出現,我們不由得振奮起來。但是種樹姐姐說,前面好東西多著呢,趕緊往前走。陡峭的山坡加上濕潤松散的泥土,我時不時得抱著一旁的松樹往前爬。暖烘烘的太陽照著,身上卻還穿著羽絨服,我馬上出了一身汗。越爬越高,花兒也越來越多。終于,光禿禿的落葉林下,一大片藍白相間的清新花海呈現在眼前,漫山遍野,開得肆意任性、毫無保留。角瓣延胡索、東北延胡索、多被銀蓮花、黑水銀蓮花、擬扁果草、牡丹草錯雜其間,一齊怒放,仿佛用盡了全部生命在盛開!
夢寐以求的豬牙花
陶醉在藍白花海之間,我不由得想起此行的目標種——豬牙花怎么遲遲還未出現?
繼續往上走,終于,豬牙花和鮮黃連都開始出現了。只是奇怪的是,它們都還是花苞狀態,尚未開放。我內心不由沮喪起來。
突然,前面帶路的朋友大聲喊我,肯定是發現了好東西!我趕緊往上爬去,翻過一個背陰的陡坡,陽光直咧咧地照下來,只見密密麻麻的豬牙花正靜靜地怒放!我忍不住尖叫起來。過了一會兒,我才小心翼翼地走過去,生怕踩到這遍地的小生命。
終于,我尋到一片空地,趴下來靜靜欣賞,視角和花朵平齊。豬牙花像林下的許多草本植物一樣矮小,對生的兩片基生葉肥厚油綠,間或有暗紅色的斑紋。花單朵頂生,俯垂,披針形的五片花瓣向上豎起,露出紫紅色的花蕊。因為趴在地上,我才發現每一片花瓣的底部,都有3個牙齒狀的黑色花紋。朋友們看到我拍的照片,都驚訝于我的發現,還戲問是不是我畫上去的!實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林中精靈。它們舞姿輕盈,靜靜地綻放在這深山密林中,叫人一見傾心,難以忘懷。
朋友們吐槽,豬牙花如此靈動秀麗,為何會有這么個名字?其實,早春植物絕大多數屬于地下芽植物,因為它們的鱗莖、塊莖和球莖等地下儲藏器官能為早春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豬牙花也不例外,由于它的地下鱗莖白白嫩嫩,當地人會挖來取食充饑,而其形狀狹長似圓錐,一頭尖一頭鈍,仿佛野豬的獠牙,所以才得了這么個“樸實”的名字。
豬牙花是百合科豬牙花屬,該屬在國內有豬牙花和新疆豬牙花兩個種,但是一個分布在東北,一個分布在新疆,想要見到都非常難。曾經,為了見到新疆豬牙花,我計劃了許久,卻因種種原因,成了一樁憾事。這次的東北林區之行,終于讓我得以一睹豬牙花的芳容,算是圓了我的夙愿。
知識鏈接
地下芽植物
地下芽植物亦稱隱芽植物,指抗性芽受土壤或水層保護的植物。這種植物能夠迅速從地下貯藏器官出芽生長。它們的芽埋在土表以下,或位于水體中,以熬過惡劣環境。
東亞-北美間斷分布的鮮黃連
一路驚喜,時間也匆匆而過,轉眼已近中午,太陽越來越大。盡管到了飯點,但是我們都趴在林子里不肯走。終于,肚子開始抗議了,一看時間,早上已經出來6個小時了,我們只好戀戀不舍地下山。
誰知,下山路上,我發現之前沒開花的鮮黃連,花苞居然已經綻放了,大叢大叢開滿了花!我突然明白,原來鮮黃連、豬牙花包括銀蓮花、牡丹草們,都是不見太陽不開花的脾氣。這些花朵是靠蟲子來幫忙授粉,溫度低、沒太陽的陰雨天氣,蜂、蝶、蠅們的活動概率大大降低。等到陽光灑下,溫度升高,蟲子們的翅膀也曬干了,它們就紛紛開始活動。這時候,花朵恰好打開,省卻了不必要的浪費,延長了花朵的新鮮度。
顧不上饑腸轆轆,我們開始拍攝鮮黃連。鮮黃連的葉子剛剛萌發出來,尚是紅嫩嫩的樣子,稍后就會變成一片片綠色的“小荷葉”,而它淡紫色的薄薄花朵,宛如一朵朵小荷花。如果說豬牙花是林間精靈的話,那鮮黃連就是山中仙子,清新脫俗、不可方物,卻又脆弱敏感、稍縱即逝。
鮮黃連來自小檗科鮮黃連屬。這個屬只有兩個成員,其中,鮮黃連分布在我國東北、朝鮮北部和俄羅斯,另一種二葉鮮黃連分布在北美洲。同樣,豬牙花屬的分布也非常奇特,該屬有20~30種,其中7種分布在歐亞大陸,其余的都在北美洲。在植物學上,如果一個屬里剛好有一部分“家庭成員”原產東亞,另一部分“家庭成員”原產北美洲,此外再沒有其他地方有該物種,那么,這樣的屬就被稱為“東亞-北美間斷分布”。
多數研究者認為,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亞洲北部的西伯利亞與北美洲的阿拉斯加之間直到更新世都有“白令陸橋”相連,后來才逐漸變成了今天的白令海峽。因此,直到更新世,東亞和北美洲的動植物區系都還可以交流,更新世的人類可能也是通過路橋抵達了北美洲。而且,在東亞-北美間斷分布的植物屬中,大部分植物都結小漿果或者小型核果,它們的種子都可以被鳥吞下,從而隨之長途傳播。
其實在自然界眾多動植物中,這種現象并不少見。荷花、鵝掌楸、鴛鴦、揚子鱷這4種生物,除了都分布在中國之外,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都剛好各自擁有一個遠在北美洲的親戚:荷花的親戚是開黃白色花的美洲黃蓮,鵝掌楸的親戚是北美鵝掌楸,鴛鴦的親戚是林鴛鴦,揚子鱷的親戚則是生活在美國密西西比河的美國短吻鱷。連大家熟知的人參也有遠在北美洲的親戚,這個屬不僅有中國的人參和三七,還有分布在北美洲東部的西洋參和三葉參。
長白山早春短命植物
午飯過后,我們又前往另一片山坡。山腳的松樹林間,陽光從樹梢的空隙投下來,怒放的菟葵、東北延胡索、側金盞、款冬,都讓來自遙遠南方的我們垂涎不已。
我們仿佛孩童進入樂園般挪不動步,一路走一路拍。東北的陽光特別短暫,眼看著太陽已經西斜,帶路的姐姐忙喊我們趕緊往前。走到一片山坡,這里被牡丹草和豬牙花點綴成嫩黃色夾雜紫紅色的浪漫花海。它們用生命的所有能量綻放出的絢爛驚艷了我們。置身花海中的我不斷按下快門,幸福感滿溢。然而長白山人民卻說:“這有啥稀罕的呢,咱天天看年年看!”
這其中許多植物,恰好是這片神奇土地所特有的。當地人司空見慣,但其他地區卻難以尋覓。作為祖國東北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長白山林區是東北東部山區地帶性森林植被——紅松闊葉林的中心分布區,也是長白山植物區系的中心區,在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就在這里,也形成了東北特有的草本植物類群。植物研究者們按照繁殖時間,將溫帶森林下的草本植物劃分為三大類:早春短命植物、早夏植物和晚夏植物。早春短命植物在積雪融化之時出土,最晚在50%冠層郁閉之前開花,冠層郁閉之后,它們的地上部分將枯萎,進入休眠期。所以,這些早春短命植物一般出現在4月初到5月中旬。
在長白山的紅松闊葉林下,早春短命植物是在早春上層林尚未展葉時開始萌發生長,并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地上部分生活史。它們是強光性植物,又喜歡涼爽的氣候條件,有較高的光能利用率,因此,光強對它們的生長發育過程有很大的影響。就在這短短兩個月時間里,它們不放過任何一縷陽光,拼盡全力迅速萌發展葉、開花結果。所以,它們的花期都非常集中,也非常短暫!這些花都集中在短短的一兩周時間內綻放,用盡生命的全部力氣,在林下形成一片壯觀的花海。
我們此次的行程,正是專門來造訪這些東北特有的早春短命植物。由于這些植物的花期前后相差半月有余,所以臨行前我既擔心花期,又擔心陽光。等我們到達了這里,流連在祖國北疆的奇幻森林中,發現陽光正好,花都開好了,一切都欣欣然,仿佛就等待著我們,可謂是三生有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