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下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期,國內外形勢的不斷變化對大學生的政治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了了解大學生對政治的關心度以及政治學習在大學的發(fā)展狀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武漢地區(qū)四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并通過文獻資料的梳理對影響大學生政治關注的主客觀因素進行了定性分析。
關鍵詞:政治 關心度 大學生
大學生是當代中國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他們對政治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政治參與水平,而這也直接關系到未來我國政治的發(fā)展。因此,本小組決定開展對大學生政治關心度的專項調查,基于調查數(shù)據(jù)和結果,從中分析、整理出大學生政治關心度的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并針對其中所反映的大學生普遍不重視高校思想政治課程學習、不關心時政等情況,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是以武漢市四所高校的在校學生為調查對象,自行設計調查問卷作為調查工具,采用偶遇抽樣與等距抽樣相結合的方式抽取在校學生共400人,累計發(fā)放問卷共400份,每所學校發(fā)放100份,獨立完成回收后,經(jīng)審查有效問卷為392份,有效回收率為98%,符合統(tǒng)計學標準。
二、大學生政治關心度現(xiàn)狀分析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整理和分析可知,大學生對政治熱點新聞以及政治相關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和關心,且基本都表示有關心政治的必要性,但大部分大學生都存在政治關注深度不夠和關注主動性不足等問題。
(一)大學生普遍缺乏政治學習積極性
在經(jīng)濟、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渠道日益多樣化、便捷化,給大學生的政治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平臺。但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發(fā)現(xiàn),僅有35%的大學生表示喜歡政治新聞,說明大學生在思想上還并未形成對政治學習的高度重視,更加沒有將時政學習和政治關注常態(tài)化。
(二)大學生群體缺乏對政治常識的了解
在調查中反映,對于中國夢的提出年份只有38%的學生能準確的選擇答案,這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其實都缺乏對政治常識的基本了解,很多政治內容的學習只停留在課堂或者主題班會,根本沒有在大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定的認識。
(三)大學生群體對于高校四大科的學習不夠重視
高校四大科的開設是黨和國家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作的要求,是向大學生普及歷史發(fā)展和政治知識的主要途徑。但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高達67%左右的大學生表示對四大科的學習基本沒有興趣,認為四大科根本沒有開設的必要,大學生普遍認為學習四大科純粹是應付考試和積累學分,高校四大科的開設意義幾乎完全喪失。
三、大學生政治關心度影響因素分析
(一)學校的教育體制削弱了大學生關注政治的積極性
從中學到大學,總的教學方式和教育體制基本沒有發(fā)生變化,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學生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考試之上,并沒有真正形成把知識消化、掌握以及課外主動補充知識的學習理念。尤其是在高校四大科的學習中,課本內容看起來多給人以晦澀枯燥之感,大部分學校在四大科的考試中又也是以開卷的形式,所以對于數(shù)據(jù)顯示只有18.8%的學生會在課外主動閱讀四大科的教材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大學生自身缺乏政治學習的熱情
大學生普遍認為花太多時間學習政治根本沒有必要,它既不會幫助自己的專業(yè)學習,也不能在短期內使自己有所收獲。大學生沒有一個對政治學習的正確心理和積極態(tài)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把學習當作一件比較功利的事情來進行,也缺失作為一個公民積極行使政治權利的熱情。另外,諸如愛情、考研、出國、就業(yè)和兼職等一系列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因素也導致大學生沒有了解政治、認識政治和學習政治的意愿。
四、改善大學生政治關心度的對策和建議
(一)大學生自身要學會主動關注,積極思考
大學生是社會的棟梁,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大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家的發(fā)展程度。除了在課堂學習專業(yè)知識外,大學生還應多方面了解國家的發(fā)展現(xiàn)狀,加強自身的公民意識,學會主動關注時事政治。另外,大學生還要學會深入思考,培養(yǎng)自己分析思考政治問題的能力,這樣在面對一些意識形態(tài)的問題時才能不受外界的影響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二)高校應積極引導大學生關注時事政治
高校應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積極引導大學生關注時事政治,注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一方面,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增加大家接觸了解時事政治的機會,逐漸培養(yǎng)大學生學習時事政治的自覺;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本校現(xiàn)有資源進行政治宣傳教育。例如增加學校圖書館雜志報刊的更新率、有效利用學校的宣傳欄和宣傳板、實時更新校園網(wǎng)上的國內外時政新聞等。
(三)高校應用創(chuàng)新的眼光改進四大科的教學
首先,高校應當鼓勵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只要方法得當,結合實例,枯燥無聊的知識也可以講得很有趣。另外,在四大科的課程設置上,應當實現(xiàn)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去參觀歷史展覽或者革命遺跡,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認同感和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廖嶸.大學生時事關注度調查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啟示[J].黑龍江教育,2014,(08).
[2]陳笑.大學生政治關注度調查與思考[J].人民論壇,2010,(14).
[3]王旭東,陳紅蓮.當代大學生政治關注度情況調查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
(作者簡介:鄭佳慧,湖北大學楚才學院2014級行政管理專業(yè)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