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學生因情感問題而引發(fā)的慘案屢屢發(fā)生。2004年云南大學馬家爵殘忍的殺害了4名同學,2006年清華學子劉海洋用硫酸潑熊,某校大四女生留下遺書后跳樓身亡,2013年4月上海復旦大學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殺害了舍友黃洋……大學作為一個文明高雅、塑造人才的神圣殿堂,如今卻頻現如此血腥的痛心場面,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反思。雖然我國不斷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引入大學課堂,但是效果卻不容樂觀。
一、當前大學生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的目的側重于認知教育,而忽視了情感教育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往往注重課程的實用價值,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對學生的認知教育上,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yǎng),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欲求和情感困惑。這樣不僅不利于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對于大學生的正面引導作用,還不能有效解決大學生的情感問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不利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二)教育者對于情感教育的認知及教育方法存在偏差
教育者是情感教育實踐過程中的關鍵一環(huán)。許多教育者面對復雜的大學生思想感情問題往往不能深入了解,全身心的投入到解決大學生的情感困惑中,而是選擇了淺嘗輒止或是知難而退的態(tài)度,使得學生有問題卻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發(fā)現及解決。此外,在情感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方法教條古板,在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方面有所欠缺,使得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心理狀態(tài)不能被及時發(fā)現和糾正。
(三)受教育者在情感教育中的主體性難以得到充分的體現和發(fā)揮
長期以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一直未得到充分的體現。課堂上學生要根據老師的授課方式和教學內容攝取知識,思維方式也在圍繞著教師的指導而運行,學生的學習興趣、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都受到了約束。在這種教育環(huán)境中,不僅使得教師難以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真實想法、切實滿足學生的內心情感欲求,也使學生的個人才能和特長無法施展,自尊心和自信心難以滿足,從而就會喪失對于思想政治課程學習的興趣,找不到解決情感困惑的正確途徑及信心。
二、大學生情感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于大學生的素質、性格、人生觀、價值觀等都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現在的大學生中獨生子女居多,家長們把過多的關注放在了大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提高中,而缺少與子女情感溝通,不能及時發(fā)現他們的心理問題。而有些家長由于一些家庭因素、工作原因或自身素質問題等,不能給大學生一個完整的家庭或者疏于對大學生情感的引導,致使大學生或多或少的形成了一些不良心理及行為傾向。
(二)學校教育的影響
學校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是直接的、可控的、深刻的,同樣也是復雜的。教育工作者注重對學生進行“傳道、授業(yè)、解惑”,而忽視了對于學生情感教育的踐行和研究。而教育者自身的性格、思維方式、心理傾向和知識水平等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對于大學生情感教育的認識、態(tài)度以及實施情感教育的程度不同,而教育界對于情感教育的教學水平沒有明確的界定,所以大學生的情感現狀及情感問題的解決各有千秋。
(三)社會的影響
現代社會賦予學生以沉重的責任和使命,學生們從小就背負著巨大的學習壓力,面對著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還要面對社會不良思想對于自身價值觀的沖擊,難免會遇到情感困惑。此外,社交網絡、電腦游戲等在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改變了大學生的情感交流及宣泄方式,但是網絡潛在的危險性也不斷向大學生逼近。大學生心智尚為單純,社會經驗不足,又缺乏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面對誘惑難以抵擋不良思想和行為的侵襲,如不及時加以指導就很容易步入歧途。
三、加強大學生情感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轉變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1.轉變傳統(tǒng)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家長要盡量為學生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知識水平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性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認清現代社會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避免不切實際的給予學生過高的知識水平要求而增添了學生的壓力。其次,家長在與子女的溝通中要注意方式方法,針對孩子的個性和心理特質,掌握一套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做到收放自如、張弛有度。
2.轉變傳統(tǒng)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首先,學校應該充分認識到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通過組織教師培訓等,提高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心理素質,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面對學生的情感問題時可以形成一套有效的解決問題機制,增強教師解決大學生情感問題的實踐經驗。其次,教師還應該處理好情感教育和制度教育的關系,從大學生切身的情感現狀著手,并結合傳統(tǒng)教育的目標和要求,增添思想政治教育中關于情感教育的相關內容,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等現代教育手段營造輕松、愉悅的情感教育氛圍,將情感教育的相關內容與大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3.轉變傳統(tǒng)的社會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社會是一個龐大的網絡,其主流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導性作用。大學生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流思想的指引下,自覺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及科學文化素質,以高尚的情感抵擋不良思想、文化等的沖擊。其次,政府應對殘害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社會輿論、網絡和游戲等與新興媒體相伴而生的糟粕進行嚴懲和取締,為大學生的情感教育提供一個和諧、健康的社會環(huán)境。
(二)豐富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1.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針對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時代發(fā)展的特點,教育者要將情感教育的內容加以整改和豐富,融入相關學科的學習內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并使大學生在面對心理困惑時有法可循。其次,教育者要關注社會上涌現的大學生情感問題及相關案例,及時發(fā)現大學生的情感困惑,融入大學生最為關切的戀愛觀教育和擇業(yè)觀教育等內容。
2.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教育者要從自身做起,用飽滿的教學熱情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向學生傳遞“正能量”,給予問題學生更多的關心及耐心。其次,在教學內容上要避免一味的灌輸,融入一些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傳授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作者簡介:嚴思佳,吉林農業(yè)大學,在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