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允澤
摘要:隨著我國汽車的保有量越來越高,利用率嚴重不足的問題更加突出,共享汽車是一種多方獲益的方案。隨著移動通訊、定4-#-和支付手段的便捷和低價,汽車共享的技術條件越來越成熟,而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快速成熟,將更加有力的推動和促進這一大趨勢。
關鍵詞:汽車共享;無人駕駛;工作模式
1.引言
2016年,我國小型載客汽車已達1.46億輛,全國30%以上的家庭擁有了私家車,而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家庭私家車擁有率超過了60%。汽車的蓬勃發展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隨著汽車的日益增多,停車難、交通擁堵、使用費用高的問題接踵而來。當前,我們面臨著一個新技術突飛猛進發展的時代,依托網絡和計算機技術,遠程遙控、快捷支付、無人駕駛等技術也日益成熟,共享單車、滴滴打車等新應用層出不窮,探索新的汽車共享模式是一個非常急迫的事情了。
2.汽車共享所面臨的技術難題已經解決
“汽車共享”的概念在二十世紀40年代最早由瑞士人提出。最初的形式是“自駕車合作社”,當時由于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缺乏,主要靠人工傳遞鑰匙的方式,一個人用完車便將車鑰匙交給下一個人,雖然一定程度實現了汽車共享也受到了很多制約。隨著計算機、衛星定位和電子支付系統的發展,當前的“汽車共享”擁有了更加成熟的技術保障,更廣泛群眾基礎和發展前景。
2.1移動通訊、定位和支付手段的便捷和低價為共享汽車創造了基礎條件
當前網絡通訊、遠程控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我們都處在一個無處不在的網絡環境中,大量的日常工作轉移到了移動辦公環境中。汽車作為一個大型的移動設備,自身帶有大容量的蓄電池等,通過加裝移動通信終端即可以和我們現在的互聯網連接起來,每個月的費用低的也不過10-20元左右。網絡聯通后,可以通過手機APP等遙控開鎖等裝置實現上鎖、開鎖的遠距離控制。
GPS最初是軍事衛星系統,主要是用于飛機,潛艇,裝甲車等武器設備的定位。直到2000年,GPS才開展了民用化,并采用增加隨機擾碼的方式下調了精確度,定位誤差在100米左右。隨著軍用技術的一步步解禁,如今,民用GPS可以精準定位到10米的范圍,元器件成本也只有幾十元而已。定位精準度可以達到3米范圍,足以滿足汽車共享的精度要求。
移動支付技術大范圍使用。支付寶通過資金三方托管,解決了互聯網支付的信任問題,騰訊推出了旗下的財付通業務,京東也收購了網銀在線。網絡支付已經成了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付手段。人們的購物、消費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網購、餐飲外賣、移動訂票、共享單車等借助網絡蓬勃發展起來。
2.2共享經濟獲得了廣泛認識。已經有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共享在網絡生活中非常普遍,隨著及時通信手段的日益成熟,共享內容也從文字、圖片等虛擬資源,擴展到自行車、空閑房間、閑置物品等實體,形成了新一代的商業模式“共享經濟”。隨著社交網絡的日益成熟,個人的朋友圈在迅速的拓展,同時社會信用體系也在快速建立和完善,這一切都為物品的分時租用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前,環保、節能等概念深入人心,共享單車、滴滴打車的理念廣為人們接受,汽車共享的環境已經日趨成熟了。
2.3無人駕駛技術的突飛猛進必將為汽車共享解決最后的屏障
無人駕駛汽車也被稱為自動駕駛汽車。它通過多種傳感器感知周圍環境,在沒有人工參與的情況下,依據該信息,以車內計算機系統實現自動駕駛。利用車載傳感器感知周圍環境,根據所獲得的道路、標識和障礙物等信息,自動控制車輛的方向和速度。汽車駕駛這種需要注意力集中、高度重復、快速反應的技能恰恰是自動化系統的優勢,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圖像及模式識別等技術日趨完善,無人駕駛技術也步入了實用化的邊沿。未來人們可能無需自己購車,而是選擇無人駕駛共享汽車出行。谷歌、英特爾、百度等高科技技術公司紛紛開展了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工作,更有所有的主流汽車爭相推出自己的無人駕駛概念汽車,預計2020年正式商用化的無人駕駛汽車將開始發售。
總的來說,汽車共享屬于公共交通出行的補充。國外有數據統計,一輛共享的汽車可以解決14個人的自駕出行需求,可以有效解決當前大型城市道路擁擠、停車位缺乏、個人汽車利用率不高等問題。
3汽車共享模式的初步探討
談到汽車共享,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借和還,在哪里借又在哪里還的問題。從借還地點來分,我們可以分為本地借本地還、本地借異地還、異地借異地還等模式,初期由于受到技術的限制以及出借人心理接受等原因,可以先從本地借本地還做起,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最終會逐步過渡到隨地借隨地還的模式。
當然,在汽車共享過程中,我們需要借助軟件平臺完成很多工作,比如車主注冊、發布租借要求、用戶注冊、認證、發布租借請求、預約、還車、交易結算等多個環節。好在現在已經有比較成熟的共享單車、滴滴打車等軟件可以參考。大致的流程可以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依托共享汽車軟件平臺,租借人和出租人聯系好后,平臺確認雙方的合約事宜并生成唯一的一個二維碼,同時被出借的汽車上安裝的智能控制器可以根據掃描租借人手機上的二維碼決定是否開啟車門、行駛時間、行駛區域限制等功能。
4.基本的系統架構
要實現共享汽車的運營模式,需要建立一個通用的軟件平臺,同時在汽車上也要做出相應的改動。
在汽車上需要增加通訊模塊、GPS定位系統、無線車鎖、中央控制系統等。其中通訊模塊主要負責通過移動網絡和共享汽車平臺進行信息交互,從平臺接收開門指令、地理范圍約束信息、使用時間約束信息、超速限制信息等,把這些信息交給中央控制器進行相關處理。GPS定位系統負責實時獲取車輛的位置信息,傳輸給中央控制器。無線車鎖接收中央控制器的指令進行開門及關門等操作。
中央控制器是汽車上的核心智能單元,接收網絡命令、GPS信息,負責根據設定的指令指揮和控制汽車的運行,包括出現異常情況時提供語音提示、聲光報警,嚴重時可以切斷供油系統等功能,保障車輛的安全可控。
共享汽車軟件平臺將是整個體系運作的核心之一,包括車輛及提供者的注冊登記、租借人的信息查詢登記、車輛的定位支持、合約的撮合,以及費用支付的管理等。該平臺同時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包括提供者的信用、車輛的歷史租用情況及評分、租借人的信用情況等,這些信息需要方便快捷的提供給車輛提供者和租借人,以更好的維持這一系統的運轉。
5.結語
隨著我國汽車的保有量越來越高,利用率嚴重不足的問題更加突出,部分車輛年行駛里程不足5000公里,共享汽車是一種多方獲益的方案。隨著移動通訊、定位和支付手段的便捷和低價,汽車共享的技術條件越來越成熟。而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快速成熟,將更加有力的推動和促進這一大的大趨勢,共享汽車的明天必然會象“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那樣,悄然問已遍布祖國大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