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妮
2017年3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必須將有害垃圾作為強制分類的類別之一。
我國垃圾分類主要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它垃圾。
有毒有害垃圾的定義:是指存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或者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
有毒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廢藥品、廢殺蟲劑、廢化妝品、廢消毒劑、廢油漆、廢溶劑、廢礦物油、廢膠片、廢相紙、廢熒光燈管、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充電電池、廢扣子電池、堿性電池、鋰電池、鎳鎘電池、電腦、電視、電冰箱、手機等電子垃圾。
汞
廢熒光燈管、廢節能燈、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堿性電池、電子垃圾等都含有汞。
我國電池生產消耗的汞每年就達幾十噸之多。若將廢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進而進入魚類、農作物和飲用水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威脅到人類的健康。
熒光燈主要包括直管熒光燈和緊湊型熒光燈(節能燈)。其原理是通過激發汞蒸汽輻射出不可見的紫外線,紫外線激發燈管內壁的熒光粉之后發出可見光,所以絕大多數熒光燈中都含有汞。
汞是環境中一種生物毒性極強的重金屬污染物,它進入生物體后很難被排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汞易揮發,氣態汞具有高度彌散性和脂溶性,汞中毒,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腎臟系統、生殖系統、免疫系統、心血管系統、運動系統均會產生損傷。此外,汞已經確定會在植物、動物和人體內產生遺傳毒性。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列為全球性污染物。廢棄熒光燈等含汞廢物的分類回收和科學無害化處置,是減少其向環境排放汞污染、降低對人體健康損傷的主要手段。
鉛
鉛主要存在于含鉛焊料、CRT玻璃(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燈泡、顏料、固體潤滑劑、橡膠、鉛酸電池、電子垃圾、PVC熱穩定劑等中。
鉛會破壞人的神經、血液系統以及腎臟,影響幼兒大腦的發育。鉛能導致人體出現貧血、眩暈、便秘、動脈硬化、消化道潰瘍和眼底出血。小孩鉛中毒會現發育遲緩、多動、聽覺障礙、注意不集中、智力低下甚至終身殘疾;孕婦鉛中毒則會影響胎兒發育,造成畸形。
世衛組織已經把鉛確定為引起重大公共衛生關注的十種化學品之一。
鎘
鎘主要存在于開關、彈簧、連接器、外殼、PCB、保險絲、顏料和涂料。半導體光電感應器等中。
鎘及其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毒性。吸入氧化鎘的煙霧可產生急性中毒。中毒早期表現咽痛、咳嗽、胸悶、氣短、頭暈、惡心、全身酸痛、無力、發熱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中毒性肺水腫或化學性肺炎,有明顯的呼吸困難、胸痛、咯大量泡沫血色痰,可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長期吸入鎘可產生慢性中毒,引起腎臟損害。
砷
砷作合金添加劑生產鉛制彈丸、印刷合金、黃銅(冷凝器用)、蓄電池柵板、耐磨合金、高強結構鋼及耐蝕鋼等。高純砷是制取化合物半導體砷化鎵、砷化銦等的原料,也是半導體材料鍺和硅的摻雜元素,這些材料廣泛用作二極管、發光二極管、紅外線發射器、激光器等。砷的化合物還用于制造農藥、防腐劑、染料和醫藥雄黃、雌黃、砒霜等
砷可與細胞中含巰基的酶結合,抑制細胞氧化過程:還能麻痹血管運動中樞,使毛細血管麻痹、擴張及通透性增高。重癥砷化物中毒可出現休克,肝臟損害,甚至死于中毒性心肌損害。慢性砷中毒因大氣、飲水長期受砷污染、或長期服用砷劑等。突出表現為皮膚色素沉著、角化過度或疣狀增生,也可見白細胞減少或貧血。已公認長期接觸砷化物可致皮膚癌和肺癌。
鉻
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三價的鉻是對人體有益的元素,而六價鉻是有毒的。鉻的生理功能是與其它控制代謝的物質一起配合起作用,如激素、胰島素、各種酶類、細胞的基因物質(DNA和RNA)等。
鉻(六價)主要存在于金屬腐蝕涂層、顏料、防銹劑、防腐蝕劑、陶瓷釉等。六價鉻對人主要是慢性毒害,它可以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和粘膜侵入人體,在體內主要積聚在肝、腎和內分泌腺中。通過呼吸道進入的則易積存在肺部。六價鉻有強氧化作用,所以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損害開始逐漸發展到不可救藥。經呼吸道侵入人體時,開始侵害上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和喉炎、支氣管炎。鉻化物會破壞人體的DNA,引致哮喘等疾病
過期藥已被明確列入我國《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大多數藥品過期后容易分解、蒸發,散發出有毒氣體,造成室內環境污染,嚴重時還會對人體呼吸道產生危害。過期藥品若是作為生活垃圾處理,會造成空氣、土壤和水源環境的污染。我們常說的水體抗生素超標、更多耐藥菌的出現也與過期藥品的不當處理有關。
過期化妝品可能含礦物油或者汞,所以是有害垃圾。
光材料廢物是列入我國《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危險廢物,主要包括廢顯影液、廢定影液、廢膠片、X光片、CT膠片、感光藥品等。感光材料廢物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成分,如果處置利用不當,不但會對土壤、水體造成較大污染,而且會危害人體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損害神經系統甚至致癌。
電子垃圾的成分復雜,不少家電合有有毒化學物質,其中半數以上的材料對人體有害,有一些甚至是劇毒的。比如,一臺電腦有700多個元件,其中有一半元件含有汞、砷、鉻等各種有毒化學物質:電視機、電冰箱、手機等電子產品也都含有鉛、鉻、汞等重金屬:激光打印機和復印機中含有碳粉等。
小小電池、燈泡、體溫計,血壓計和常用藥物、化妝品等都是“毒源”、是環境殺手,隨手丟棄,危害多。如果不是全體人參與垃圾分類,最后得到的垃圾依然是混合垃圾,有害垃圾依然危害環境、危害生命。我們大家都參與垃圾分類,讓每種垃圾都有各自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