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父親像年輕人一樣,意氣風發地想要去城市里打工謀生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那時村子里早已有了蕭條破敗之氣,很少有人再靠種地為生,大家紛紛像候鳥一樣,種完地便離開了村子,去往北京上海或者廣東。父親始終舍不得將7畝地扔掉,也就開始了在縣城就近打工的生活。
父親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園林所里打掃衛生,工作看似清閑,卻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回家勞作。后來無意中他幫園林所疏通了一次下水道后,便走上了專門幫人疏通下水道、更換馬桶的路子。這條路不需要老板,不需要多少技術,只要有體力,有耐心,有吃百家飯的勇氣,能夠將小廣告似的手機號碼,貼遍大街小巷的墻壁,讓人能夠一眼便可以窺到,而且城管還無法將號碼給刮下來,那么就能夠在縣城里,時不時地有活可干。當然,有時一天很忙,東奔西走,能將縣城繞好幾圈,有時手機的兩個號碼一整天都靜悄悄的,枯坐著讓人等得心煩。母親是急性子,在家里看著父親無所事事,常常會著急,做飯也做得沒有興趣,一不小心,就將飯給燒糊了,于是免不了便是一場戰爭。
那時的我,已經讀了大學,可以免去聽他們毫無意義的爭吵。只是苦了正在縣城借讀初中的弟弟,他一個人在租來的狹小的房子里,不知道是該勸阻還是保持沉默,最后看著戰爭有升級的趨勢,他也就只好躲出去,沿著墻根一直走,走到一個養魚的大水塘附近,在垃圾堆旁邊坐下來,看著渾濁的水發呆。偶爾,有小混混會來誘惑弟弟加入幫派,他人老實,怕,跟他們敷衍幾句,就匆匆走了。最后走來走去,發現沒有朋友可找,只好在破舊的租來的房子門口,坐下來,看著天空發呆。
這樣的生活,在父親的努力之下,慢慢有了改善。5年以后,父親便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在縣城買了一個二層的小產權房,讓全家人自此在縣城立了足。這時的父親,打的工更雜,只要掙錢,他什么都做,他幫人修過水龍頭,搬運過東西,改過下水道,安裝過馬桶,收購過廢紙。他從來不嫌棄那些工作太臟太累,盡管因為在城里買了樓房,便因此被村人們嫉妒,并嘲諷他說,干的是挖廁所的臭活,還故意遇到父親,做出掩鼻而過的舉止,但父親只是笑笑,什么也不說,繼續在縣城里打工。
吃百家飯,免不了要和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打交道。我想父親這一生,結識的人,大概比走南闖北的我還要多得多。他遇到過小氣的中學老師,好心的退休老太太,吝嗇的飯店老板,善良的小姑娘,也遇到過賒賬不給還狗一樣沖他咆哮的包工頭。父親很少給我提及這些或許讓他感覺屈辱的經歷,他只是回到家,將安裝完馬桶的手洗得干干凈凈,便一臉倦容地坐下吃飯,或者休息。
只是有一年,弟弟著急中,電話向我求助,才知道父親在縣城打工,原是這樣的不易。是一個做工程的南方人,欠了父親疏通下水道的三千多塊錢不還,父親在一年后上門討要,被那無賴矢口否認,還找來兩個小混混,當場給父親一個耳光。母親聞訊后跑過來,本想著幫父親講理,卻讓那小混混拿起棍棒,照頭劈來,將母親一下子打暈在地。無助之下,弟弟找我,我震驚心疼,找了一個有親戚在公安局的同學,幫忙催促辦理此案。當我告訴父親,事情會很快解決時,他卻裝出無所謂的樣子,說沒事,別操心了,你忙你的。我忍住了眼淚,和父親一樣,假裝事情并不重要,安慰幾句,就匆匆掛了電話。
最終,父親熬不起打官司的費用和精力,只能同意讓弟弟花三千塊錢,雇來縣城一個專門負責幫人討債的人,去無賴那里討來一萬塊錢醫藥費,私了了此事。
這些都是后來弟弟告訴我的,父親對我只字不提,我也從來不去問父親與這件事情有關的更多細節。我們心照不宣地選擇了回避,好像這些雞零狗碎的日常,在父親為了兒女,還將更為漫長的打工生涯中,根本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