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再生 蔣宏 王亮
摘要:根據試驗和生產實踐,規范了酒泉洋蔥生產技術,包括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產地環境、品質要求、栽培季節、品種選擇、育苗、定植前準備、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運輸和貯存等內容。
關鍵詞:地理標志產品;酒泉洋蔥;技術規程
中圖分類號:S633.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1-1463(2017)09-0078-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7.09.024
酒泉市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屬沿祁連山冷涼灌區,洋蔥生產是當地重點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產業,其產品具有色澤好、蔥頭肥大、辛辣味濃、肉質細嫩、干物質含量高、營養豐富、耐貯運等特點,倍受市場歡迎,目前種植面積超過7 000 hm2,已成為全國三大洋蔥集中產區之 一[1 - 4 ]。為了做大做強河西走廊洋蔥產業,進一步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品種混雜、栽培技術不規范、栽培模式單一等問題,我們根據多年試驗和生產實踐,在加強技術創新的基礎上,申報了甘肅地理標志產品—酒泉洋蔥,進一步規范了生產技術規程。近3年核心示范基地肅州區平均產量 132 300 kg/hm2,較傳統種植方式提高產量23%以上。
1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文件的引用而成為本文件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規程。
GB5084-2005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8855-2008 新鮮水果和蔬菜 取樣方法
GB/T8858-1988 水果、蔬菜產品中干物質和水分含量的測定方法
GB/Z 26589-2011 洋蔥生產技術規范
NY/T 1071-2006 洋蔥
NY/T 5340-2006 無公害食品 產品檢驗規范
SB/T10158-2012 新鮮蔬菜包裝與標識
2 術語和定義
按照規定的生產技術規程生產并符合本標準質量要求的鮮食洋蔥,其產品種類分為黃皮洋蔥和紫皮洋蔥。
3 產地環境條件
洋蔥產地保護區范圍為海拔1 400~1 800 m的酒泉市及同類型氣候地區。無霜期153 d以上,平均年降水量85 mm左右,空氣相對濕度46%以下。土壤類型為荒漠土,質地為壤土,pH 7.5~8.0,有機質含量≥12.5 g/kg,堿解氮≥44.0 mg/kg。
4 品質要求
鱗莖緊實,色澤光亮,整修良好,無開裂,無病蟲斑,無嫩芽,干燥,無軟腐,新鮮潔凈,無異味。可溶性固形物要求在8.0%~11.0%,干物質含量要求在10.0%~12.0%。黃皮洋蔥橫莖≥8.5 cm,單球重≥350 g,著色層數2~3層。紫皮洋蔥橫莖≥7.0 cm,單球重≥250 g,著色層數4~6層。
5 栽培季節
1月中旬至2月上旬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早熟品種8月中旬至9月上旬收獲,晚熟品種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收獲。
6 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優質、高產、耐貯運、商品性好的黃皮、紫皮圓球型長日照鮮食品種。
7 育苗
7.1 育苗準備
采用日光溫室或塑料大棚育苗。選用無病蟲源的田園土和腐熟農家肥,按體積比3~4∶1的比例混合配制營養土,每1 000 kg營養土加入磷酸二銨500 g、草木灰10 kg或磷酸二氫鉀500 g充分混合拌勻,均勻鋪于苗畦,厚度10~15 cm。苗床用福爾馬林30~50 mL/m2兌水3 kg噴灑,悶棚3 d后揭開透氣,氣味散盡后播種。
7.2 播種
采取苗床撒播方法,播后覆蓋細沙1~2 cm,隨后灌水。播種密度≤1 500粒/m2。用種量2.25~2.70 kg/hm2。
7.3 苗期管理
7.3.1 溫度管理 播種至三葉期,溫度控制白天25~30 ℃、夜間10~15 ℃;三葉期至定植前,溫度控制白天15~20 ℃、夜間8~13 ℃。
7.3.2 水肥管理 苗床干燥時可在晴天上午適量灌水,盡量避免澆水后遇到陰雨天氣。三葉后以控水控肥為主,根據苗情可噴施適量葉面肥。苗齊后及時間苗,苗距2 cm,并淘汰劣苗。苗床雜草應及早拔除。
7.3.3 煉苗 定植前逐漸加大通風量,溫度降至15 ℃左右,適當蹲苗。定植前3~5 d完全揭去覆蓋,但應注意防凍避雨,防止因低溫和過度缺水而形成老苗、僵苗。
7.4 壯苗指標
苗齡60~70 d,株高12~15 cm,假莖直徑0.7~0.9 cm,葉色深綠,葉片及假莖直立,無病蟲害。
8 定植前準備
8.1 茬口選擇
洋蔥忌連作,前茬以豆類、玉米、小麥等作物最好。
8.2 整地施肥
以有機肥為主,適量施用化肥,實行平衡施肥,控制氮素化肥用量。洋蔥施肥氮磷鉀比例為2.6∶1∶3.5,基肥施入量磷肥占總施量的80%以上,氮肥和鉀肥占總施量的60%~70%。定植前施入經無害化處理的優質腐熟有機肥65 000 kg/hm2,農家肥養分含量不足時用化肥補充。基肥以撒施為主,隨后深翻15~20 cm,并將地整平耙細。選用幅寬1.45 m黑色除草膜,按膜間距30 cm拉緊鋪實壓牢。墑情不足時可在覆膜前淺灌1次。
9 定植
采用等行定植,株行距16~18 cm,定植深度為膜下1.0~1.5 cm。大球型品種定植密度為33.6萬~38.1萬株/hm2,小球型品種定植密度為52.5萬~57.0萬株/hm2。及時查苗,出現缺苗應及時補栽。
10 定植后管理
澆水總體把握勤澆淺灌的原則,生長期澆水7~8次。定植水要澆足,5~7 d后澆緩苗水,此后灌水輕澆勤灌,保持土壤濕潤,土壤相對濕度75%~85%為宜。收獲前10~15 d停止澆水。追肥時間及數量根據洋蔥生長狀況確定,中等肥力地塊推薦施N 380~420 kg/hm2、P2O5 230~270 kg/hm2、K2O 170~200 kg/hm2,扣除基肥部分后,分多次隨水追施。微量元素缺乏時,應根據缺素狀況施用適量的微肥。
11 病蟲害防治
11.1 農業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霜霉病、紫斑病、軟腐病、蔥蠅、蔥薊馬等。針對主要病蟲對象,采用高抗多抗品種;培育適齡壯苗,提高抗逆性;控制肥水,嚴防積水,清潔田園,避免侵染性病害發生;實行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量施用化肥,防止化肥污染等措施。
11.2 生物防治
保護和利用瓢蟲、草蛉等捕食性天敵和赤眼蜂、麗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敵。采用病毒、線蟲、植物源農藥防治病蟲害,優先使用微生物農藥和植物源農藥。
11.3 物理防治
田間懸掛黃板、藍板及殺蟲燈誘殺蚜蟲、白粉虱、斑潛蠅等害蟲。利用地膜、黑膜等各種功能膜防病、抑蟲、除草。
11.4 化學防治
加強病蟲害的田間調查及預報,掌握病蟲害發生動態,適時進行藥劑防治。注意藥劑混用或交替使用,按照G64285、G68321.16規定嚴格掌握施藥的劑量、次數和安全間隔期[5 ]。收獲前20 d禁止使用農藥。
12 采收
洋蔥葉片由下而上逐漸開始變黃、70%的植株假莖變軟倒伏,標志著鱗莖已經成熟,應及時收獲。采收選擇在晴天進行,要求帶秧整株挖出,抖落泥土后原地晾曬1~2 d,留假莖2 cm剪掉上部莖葉即可。采收后將敗葉和雜草清理干凈,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田間清潔。
13 運輸和貯存
13.1 運輸
收獲后裝入準備好的包裝容器,運到臨時貯存處避雨、風干,及時包裝運輸。裝運時,做到輕裝輕卸,嚴防機械損傷,運輸工具要求清潔,不與有毒、有害物品混運。
13.2 貯存
臨時貯存須在陰涼、通風、清潔的遮蔭條件下,嚴防烈日暴曬、雨淋、凍害及有毒物質和病蟲害的損傷,長期貯存溫度要求0~2 ℃,相對濕度為50%~60%。晾曬5~7 d,使表皮干燥,然后碼放5~8層。溫度較高時(5 ℃以上)要定期倒垛,以便通風。
參考文獻:
[1] 柴再生,張國森,余紅軍,等. 河西走廊洋蔥優質栽培技術[J]. 甘肅農業科技,2011(4):43-45.
[2] 常國軍,趙 強,韓文韜,等. 河西灌區黃皮洋蔥標準化栽培技術[J]. 甘肅農業科技,2011(8):46-47.
[3] 李 娟,符崇梅,魏野疇. 酒泉市洋蔥膜下滴灌栽培技術[J]. 甘肅農業科技,2010(11):53-54.
[4] 楊 芳,嚴 強,魏寶發. 嘉峪關黃皮洋蔥地膜高產栽培技術[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6):82-83.
[5] 蔣 宏,王 亮,張國森,等. 酒泉洋蔥持續高產栽培技術[J]. 中國蔬菜,2016(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