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梁
摘 要:本文對供電系統線損異常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解決策略,結合安徽電網線損的實際情況,研究設計出一種線損管理系統,以此來實現供電系統線損管理的精益化。
關鍵詞:供電系統;線損精益化;管理系統
在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我國電網結構發生較大程度的改變,對居民的供電方式也變成了直接供電,這樣的供電方式能夠減少電能輸送過程所消耗的電能,提高電能資源的利用率。但是仍舊存在一些原因,導致供電系統線損出現異常,這就需要對這些原因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此來實現供電系統線損管理的精益化,保證供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 供電系統線損異常情況的主要原因
(1)營配基礎數據問題。目前我國供電結構正在不斷的調整,所以說由于輸電線路結構問題所產生的供電系統數據異常已經很少。供電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要想提高用戶的用電可靠性,需要做好區臺和饋線之間的調節和專供,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調荷工作主要依靠施工隊伍來進行,調荷工作的整體效果不能得到保證。在另外一個方面,營配班組缺少內部之間的協調組織,導致供電站和用戶之間的關系不能及時的進行調整,使線損率出現一定程度的上升。
(2)在途業務。電力企業的客戶在辦理業務的過程中,雖然在現場已經做好了接火和送電的準備,但是這樣的信息沒有能夠及時的移交到電力企業的信息處理系統當中,相關信息資料沒有進行整理和分析,在這樣的情況下,客戶已經在現場開始用電,但是相應的用電信息沒有及時的反饋到系統當中,使饋線出現線損異常的情況。
(3)終端在線率。目前在進行電能計量的過程中,所采用的終端設備大部分為電表,而計量自動化系統能夠實現變電站與電廠之間的配變,并且在此基礎上來實現負荷控制和管理,對電力系統中的信息數據進行自動化的統計管理,并且進行統計結算,為電能的實際輸送使用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也可以對用戶的電能使用情況進行在線監督和管理。所以說,計量自動化終端設備的在線率也影響著電能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在終端在線率達不到相應標準的情況下,線損數據也會出現異常變化。
2 線損精益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完善轉供電及工程項目流程。在供電系統的運行當中,工作人員不僅需要保證供電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也需要考慮轉供電和調荷對電力系統的影響,以此來對系統內容進行更新處理。在進行相應的工程施工中,營配班組需要做好內部的溝通協調工作,防止出現由于相關紙質文件移交滯后所出現的線損統計數據失真的現象。
(2)做好基礎資料的統計整理工作。在電力營銷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較多的歷史欠賬,這樣的歷史欠賬會影響電力營銷工作的正常進行,加上供電企業沒能夠對設備臺賬和歷史欠賬進行良好的記錄和管理,各個管理系統之間沒有進行相應的數據共享,導致業務變更等問題不能及時的傳達到各個系統當中。針對這樣的問題,相應的管理人員需要做好基礎資料的統計整理工作,對各種設備臺賬和歷史欠賬進行記錄管理,并且保證基礎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在另外一個方面,各個管理系統之間需要實現數據共享,在出現業務變更或者負荷調控的情況下,能夠及時的對相應的數據進行管理控制,提高線損統計的準確性。
(3)提升計量自動化的在線率。電力系統需要根據用戶用電的實際情況,對計量自動化管理系統的在線率進行合理控制,以此對電力系統中的信息數據進行自動化的統計管理,對負荷進行調控。在另外一個方面,基層管理人員需要對計量終端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保證數據的準確性,以此來保證線損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4)加強對用戶用電的管理工作。電力工作人員需要加強計量管理工作,及時的對計量設備進行更新,采取最新的計量方法進行電能計量。另外,也需要對電力客戶的電流和功率進行監督管理,提高對專變用戶進行無功考核的力度。在抄表的過程中,為了減少誤抄和漏超的現象出現,電力企業首先需要對抄表的流程和標準進行確定,保證抄表人員能夠按照這樣的規定來進行抄表工作,另外需要組織相應的技能培訓,提高業務人員的操作技能和責任意識,同時也需要安排監督人員,對抄表的流程和抄表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督管理,以此來保證抄表數據的準確性[2]。
3 建立線損精益化管理系統
除去一些線損必要因素,安徽電網存在巨大的降損空間,但是就安徽電網的線損管理系統來說,呈現出操作復雜、數據整合效率低、統計線損無法進行對比等問題,同時在管理方面,也存在著監督不利和管理方法落后等情況,針對這樣的問題,為了提高安徽電網線損管理的整體效果和質量,需要設計一種線損精益化管理系統,以此來解決電網中所出現的實際問題。這種線損精益化管理系統的主要技術設計目標在于能夠按照國家電網所制定的標準來進行數據集成,實現接口和數據的統一,同時根據線損管理要求,保證線損管理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線損管理系統的可擴展性,保證其能夠根據電網結構的變化來進行相應的調整。
(1)建設方案。此線損管理系統采用SOA來進行設計和建設,其線損管理系統邏輯構架圖體現在圖1:
根據這樣的系統構架,在服務調用者提出相關服務請求的時候,這些請求都可以通過前段的ESB,來對基礎構架中的各項服務進行調用,利用支撐軟件平臺的4個服務層,能夠實現各層之間服務信息的共享和交換。在整個安徽電網線損管理系統當中,可以分別在省公司、省中調和各市的供電公司進行網絡建設,通過各線損管理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流,能夠對電力使用情況進行實時控制[3]。其系統網絡結構示意圖體現在圖2:
(2)接口方式。在此線損管理系統中,數據信息的傳輸支持各種歇息,根據數據的周期情況,對數據的傳輸方式進行合理的調整,以此來實現線損管理系統與分布在不同安全區域的多個自動化系統的數據交互。在進行數據交互的過程中,可以采用適配器來進行,根據相應的組件接口規范來進行數據交換,對于不符合標準的數據來說,可以采用文件或者中間數據庫的方式來進行數據交換。
整個線損管理系統包括數據集成系統、理論線損管理子系統、線損管理子系統、線損分析子系統和降損雇主決策子系統等,在對實時數據進行整體分析的基礎上,實現理論線損管理和實際線損管理,并且經過相應的數據處理和電網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降損決策,同時進行指標考核和信息管理,提高線損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4 結語
線損管理是供電系統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做好線損管理不僅能夠提高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能準確的反映出電網的實時運行狀態,針對供電系統線損異常的主要原因,需要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各個方面進行線損管理,并且結合電網線損的實際情況,設計建立合理的精益化線損管理系統,通過線損計算、線損對比分析和降損決策制定,能夠為線損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技術保障,提高線損管理的效率,實現對線損的全過程管理,提高供電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保證供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呂志民.供電系統線損精益化管理系統的研究[J].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2014,12(1):73-77.
[2]朱清,黃霞.供電系統線損精益化管理系統的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5,(17):31.
[3]胡明明,楊艷玲,谷曉燕,等.供電系統線損精益化管理系統探討[J].工業b,2015,(59):203.
(作者單位: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涇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