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摘 要: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能夠彌補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局限,擴大環境影響評價范圍,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工具。目前,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程序步驟和技術方法的研究不足是我國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的一大障礙。因此,規劃環評現狀調查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規劃環評;現狀調查;方式方法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20年,遵循優化布局、工業集聚的原則,各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稅區、工業集中區(以下統稱“開發區”)應運而生,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與此同時,由于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的歷史局限性、不確定性以及規劃執行不到位等問題,開發區在發展過程中不同程度地產生了一系列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現象,與周邊環境的矛盾呈日益加劇的趨勢。而規劃環評是開發區環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為開發區可持續綠色發展給出指導建議。
國家環保部為了充分發揮規劃環評對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的指導作用,真正實現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防止生態破壞,促進工業園區又好又快發展,2015年陸續出臺了《關于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聯動工作的意見》(環發【2015】178號),《關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加強空間管制、總量管控和環境準入的指導意見(試行)》(環發【2016】14號)和《關于開展產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清單式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環辦環評【2016】61號文等一系列指導意見。意見出臺的目的在于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指導和約束,推動在項目環評審批及事中事后監督管理中落實規劃環評成果,實現強化宏觀指導、簡化微觀管理的目標。
規劃環評中的現狀調查工作是重點。開發區的建設是循序漸進的,不斷發展壯大的,對于已經開始建設的開發區,通過現狀調查可以了解開發區的開發強度、產業布局、問題企業、環?;A設施建設、環境質量問題、生態建設、環境管理、公眾關注等方面的問題,也可以梳理出限制開發區發展的制約因素。為后續開發區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優化布局并提出解決方案。
根據工作經驗,現狀調查的工作步驟可分為前期準備階段、現場調查階段、資料整理和分類、問題反饋和溝通等4個階段,下面介紹各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
1 前期準備工作
(1)網上收集資料(主要包括開發區概況、主導產業、重點企業、特征污染物排放),粗略查找敏感點和環境保護目標。
(2)擬定現場調查計劃,列出重點關注問題。
2 現場調查階段
(1)首先建議牽頭單位召開規劃環評啟動大會,由管委會主任主持,望各部門負責人重視起來,制定專人負責與環評單位對接,配合收集資料。會上發放提供資料單,進行講解,并留聯系方式。
(2)深入各部門調查,積極主動,了解開發區實際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
重點部門:環保局、經發局、規劃局、社會發展局。
(3)上位規劃及相關資料的收集:規劃環評要將受評規劃與國家層面、省級層面和市級層面相關規劃進行對比,進行協調性分析,將規劃在產業定位、發展規模、資源能源消耗、區域發展制約因素、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的環境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梳理出來,為提出規劃調整和優化建議做準備。
3 資料整理分類
將收集的資料掃描電子版,按部門分類保存??梢愿鶕占Y料的日期、部門進行分類整理。
4 問題反饋和溝通
(1)因為專業不同,口徑不同,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各部門提供的材料可能會反復多次,評價單位應做好心理準備,在要資料的時候盡量詳細溝通,說明用途。
(2)核對數據,找出問題,讓委托方確認。縱向橫向比對,將經濟數據、能源數據、污染物排放數據按年度排列,計算出單位污染物排放和單位能耗變化趨勢,看是否符合發展實際。經發統計局著重注意規劃范圍內的規上工業和開發區全口徑數據。
(3)征求各部門意見
重點章節和數據及圖表反饋給各部門,召開中期成果匯報會議,請各部門反饋意見。期間也是各部門博弈的階段,在環保負面清單,引進入區產業和項目的問題上,環保局、經發局、招商局會博弈。
5 規劃環評的優化建議
根據前面現狀調查、資料分析、上位規劃協調性分析、規劃所在地資源能源環境優劣勢分析等方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提出環境保護的優化調整建議:
(1)產業政策符合性建議。
(2)規劃協調性分析中存在矛盾的規劃內容的調整建議。
(3)規劃產業定位、發展規模、發展模式的調整建議。
(4)園區基礎設施優化的調整建議。
(5)園區風險防控的優化建議。
參考文獻
[1]李建國,楊濤,彭志平,等.淺談中國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J].能源研究與管理,2007,(4):99-102.
[2]王兆雪,孟慶嶺.淺析當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遇到的問題和建議[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2):301.
(作者單位:沈陽環境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