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仁
209部!在直轄的第20個年頭,重慶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交出了一份“現行有效地方性法規”的厚實答卷。這是重慶地方立法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一個重要的、集中的體現。
這些法規,注重立法與改革決策相銜接,確保事關全市大局的改革發展于法有據;注重立權與立責相統一,明晰法定權力和責任,從制度上防止逐利避險、爭權諉責;注重回應民生關切,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就是立法的關注點。
這些法規,凝結了立法者的辛勤勞動和智慧心血,使年輕直轄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在法制統一框架下,較短時間里便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細化落實了國家法律法規、鞏固了重慶改革開放成果、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20年,是里程碑,也是嶄新的起點。
剛剛閉幕的市第五次黨代會指出,當前,重慶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充滿朝氣、富有活力、展現魅力。未來重慶要進一步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市,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市全過程各方面,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化軌道;要提高地方立法質量,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這是對新時期重慶繼續制定好施行好地方法規提出的明確要求。
直轄20年來的立法經驗已經告訴我們,提高地方立法質量,必須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這是地方立法的靈魂和生命,也是搞好地方立法的根本保證。要堅持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落實到規劃制定、法規起草、統一審議和法規清理、后評估全過程各環節。要堅持開門立法,暢通公眾參與立法渠道,廣泛凝聚全市立法力量。要堅持問題導向,推進特色立法、重點領域立法,保障中央和黨委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努力將立法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
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推進良法善治必須防止法規被束之高閣,真正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化軌道就必須確保立法落地,把法規條文“變現”。更好發揮地方法規的法治保障作用,需要繼續改進方式,提高執法檢查效果;繼續創新機制,聽取法規實施情況報告;繼續推進普法,用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法律意識、法治觀念、法規內容深入人心、融入血液。
當前,全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正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逐步提高市人大專門委員會起草法規案比例,當好立法的“守門員”;實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聽取地方性法規實施情況報告的規定,及時掌握本市地方性法規的實施情況,增強監督實效;設立區縣人大法制委等專門委員會,更好發揮基層人大在收集立法項目、開展立法論證、推動法規實施等方面直面企業、社區和市民的優勢……
這些舉措,正是扎實貫徹好市黨代會關于推進民主法治建設要求的題中應有之義,也顯示出全市各級人大在提高地方立法質量,推動良法善治的道路上走得蹄疾步穩。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走過了艱苦跋涉、從無到有的20年,重慶和3300萬勤勞樸實的人民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努力確保地方性法規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重慶將在良法之治的護佑下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