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孜·阿伍提
摘要:牛瘤胃脹氣主要原因是牛這種反芻動物,食用了相當多的容易引起發酵的飼料后,使瘤胃產生了很多的氣體,又可能是因為另外的因素致使瘤胃中存在的大量氣體無法排出體外,從而促使多余的氣體積聚在牛的瘤胃中,繼而造成其血液與呼吸障礙,嚴重時還可能造成牛的窒息死亡。因此,牛瘤胃脹氣的防治,在實際的養殖生產中十分關鍵。
關鍵字:牛瘤胃;脹氣;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5-0042-01
牛瘤胃脹氣這一類型的疾病,在養殖的過程中可能經常遇到,此疾病不是不可救治,關鍵得發現及時,方法得當,這樣才可以挽救牛的生命。以下內容是筆者就該病的發病原因、特點和防治方法等做詳細分析。
1牛瘤胃脹氣的發病原因
該類型的疾病,包含兩種發病原因,分別為原發性瘤胃脹氣和繼發性瘤胃脹氣,在平時生產中,較為常見的原發性的,因為原發性牛瘤胃脹氣的原因,在于牛食用了太多的像馬鈴薯、芫根或者已經腐敗變質的青綠飼料等等;而繼發性牛瘤胃脹氣,是因為牛自身的食管阻塞、前胃弛緩、粘膜粘連以及瘤胃等疾病造成的。通常來說,如果飼喂牛的多汁飼料或青貯飼料的量度合理,即使瘤胃中產生氣體,也不用擔心,這些氣體可以通過腸道以及噯氣等方式排到體外,并不會發生脹氣的現象。可是假如牛食用了相當多的極易發酵的飼料或青貯后,很多氣體就會在瘤胃中迅速產生,造成瘤胃內積聚大量的氣體,無法快速排出體外,氣體致使瘤胃膨脹,從而壓迫胃壁以及周圍鄰近的組織或器官,繼而造成其血液與呼吸障礙,嚴重時還可能造成牛的窒息死亡,后果十分嚴重,必須對此類疾病提高警惕。
2臨床特點及診斷過程
牛瘤胃脹氣病的發病速度很快,在病發的前期,患牛常常頻繁的起來臥倒,肉眼可以觀察到牛的腹圍增加,膨大,進而出現呼吸十分困難、有張口伸舌呼吸的表現、頭頸伸直以及脈搏加快等等異常行為,此病后期則會表現為靜脈曲張、出汗、粘膜發紺等,嚴重時患牛會站立不穩、抽搐、痙攣、甚至是窒息等等。此時患牛的瘤胃部經觸診會觀察到緊張而有彈性,叩診時會有鼓音,聽診時會聽到瘤胃的蠕動音微弱,患牛的呼吸極具困難,肉眼可以觀察到視黏膜呈紫色,患牛有出冷汗、步態不穩或臥地不起的表現。
3牛瘤胃脹氣的預防
3.1提高飼養管理水平
避免在牛群食用幼嫩多汁的豆科植物和塊根類飼料,容易引起發酵的飼料,像卜葉、馬鈴薯葉、白菜等等要限制飼喂量。定時定量飼喂,不可過食,要合理安排少吃多餐,粗飼料不可直接喂食,最好加工軟化,牛胃腸更容易消化和吸收。提高飼料管理水平,禁止喂食發霉變質的飼料。喂食青草,需先干青混合,慢慢添加,適應一段時間后開始全喂青草。
3.2提高牛群的抵抗力
在保證能量豐富充足的情況下,提高牛群的運動量,增強牛群自身體質。充足的運動是十分關鍵的。另外,要提供干凈清潔的飲用水源,給予牛群充足的飲水,保證牛群能夠獲取豐富的營養、干凈清潔的飲水、充足的運動量,以此來提高自身抵御疾病和應激的能力。
如果發現此類疾病,需要盡早治療,在發病初期治療效果會更好一點。
4治療措施
將瘤胃進行穿刺手術.目的是止酵排氣。如果發現患牛的瘤胃臌脹如鼓,脹氣情況非常嚴重,可能會危及生命的時候,需要立即下決定進行手術。操作時,要嚴格消毒處理,緩慢放氣,避免因大腦貧血而昏迷,當瘤胃中的氣體完全排出后,用左手緊壓腹壁.然后拔出針頭,并進行局部消毒。同時向瘤胃內注入來蘇爾加適量水。
5患牛的術后管理
手術后,對牛的管理十分重要,關系著牛恢復身體的快慢。手術后第一需要注意的是牛身的清潔衛生問題,要杜絕蚊子或蒼蠅等易引起感染的害蟲叮咬術部傷口;保證足夠的清潔飲水,通常情況下手術第1天禁止喂飼草料,以后時間要看情況慢慢增加飼料的喂食量,以適應慢慢恢復的腸胃功能;堅決杜絕患牛采食發霉、變質、易發酵飼料和帶有露水的牧草;還應在牛的舌頭上涂抹適量食鹽,以此來刺激舌頭運動;養殖人員要注意仔細觀察術部,若是發現有感染部分,需要及時進行消炎治療措施。
6總結
在日常的管理中要精心飼養,即使發生該病,也要冷靜應對,并迅速采取相應措施,主要步驟為排氣消脹、防止再次發酵、瀉下,盡快恢復瘤胃機能等等,養殖戶需要加強整體的飼養管理,精心呵護病后牛群,禁食禁水或者少食食物和水,并適當地按摩瘤胃,促進牛胃腸功能更好的恢復,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還可以保障牛群穩定生長,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