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琳 何琬文 王夢秀 王來力
摘要: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是重要的服裝類別,制定相關的標準可以有效地保障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產品的質量,保護嬰幼兒和兒童穿著服裝時的人身安全,中國目前已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標準體系。本文從適用范圍、物理性能、安全性能和標簽標識4個方面對中國現行的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標準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表明:現行標準已基本涵蓋當前國內市場上銷售的嬰幼兒及兒童服裝類別;在學生服裝的產品標準方面,存在標準重復設置的問題;對于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的安全性能要求更為全面和嚴格,在機械安全性方面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和趨同,在化學安全性方面仍需關注歐美的最新要求。
關鍵詞:嬰幼兒;兒童服裝;學生服;標準;安全性能
中圖分類號:TS941.716.1;TS941.7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9-265X(2017)04-0043-05Analysis on Chinese Standards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s Clothing
LI Ailina, HE Wanwena, WANG Mengxiua, WANG Lailia,b
(a.School of Fashion Design and Engineering; b.Zhejiang Cloth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Abstract:Infants and childrens clothing is a category attracting special attention, and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suitable standards to effectively ensure the quality of infants and childrens clothing and protect infants and childrens personal safety in respect of dressing. So far, China has established a sound standard system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s clothing.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current Chinese standards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s clothing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scope of application, physical performance, safety and label ident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isting standards have covered the infants and childrens clothing available in the domestic market; there are overlapping provisions in the standards for students clothing;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infants and childrens clothing is subject to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er requirements, the requirements on mechanical safety of infants and childrens clothing is gradually becoming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latest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on chemical safety of infants and childrens clothing prevailing in Europe and America.
Key words:infants; childrens clothing; students uniform; standards; safety performance
1標準現狀
中國現行標準中涉及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的標準有30余項,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其中專門適用于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有17項,涵蓋嬰幼兒服裝服飾、兒童服裝和學生服及校服等服裝類別。在標準的約束力方面,有強制性國家標準和推薦性行業標準,涉及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的設計、生產、銷售和驗收等環節。
對于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的定義,在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中進行了明確界定。嬰幼兒服裝為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的嬰幼兒(一般為身高100 cm及以下)穿著的服裝,兒童服裝指年齡在3歲以上、14歲及以下(一般為身高100 cm以上、155 cm及以下女童或160 cm及以下男童)的兒童穿著的服裝,其中130 cm及以下兒童穿著的可作為7歲以下兒童服裝。
2比較分析
現行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標準中的要求主要包括適用范圍、外觀性能、物理性能、安全性能、標簽標識、測試方法、檢驗判定規則等內容,本節重點比較分析適用范圍、物理性能、安全性能和標簽標識4個方面的要求。
2.1適用范圍
適用范圍是標準選擇的重要依據,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產品標準的適用范圍主要界定了該標準適用的年齡階段和服裝類別(主要為面料和款式),如表1所示。
適用于以針織面料為主要材料制成的3歲(身高100 cm)以上14歲以下兒童穿著的針織服裝。不適用于針織棉服裝、針織羽絨服裝。通用類(面料)GB/T 28468—2012《中小學生
交通安全反光校服》適用于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的設計、制作和檢測。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適用于以紡織織物為主要材料生產的、中小學生在學校日常統一穿著的服裝及其配飾。其他學生校服可參照執行。FZ/T 81003—2003《兒童服裝、學生服》適用于以紡織織物為原料,成批生產的兒童服裝、學生服裝等。
從表1可以看出,現行的產品標準基本涵蓋了嬰幼兒和兒童穿著的服裝類別,包括日常服裝、學生服及校服,其中日常服裝的適用范圍界定較為明確,學生服和校服的適用范圍則出現重復的問題,給企業選擇適用標準時帶來困惑,也不便于學生服和校服的質量監督。
2.2物理性能
物理性能直接影響服裝的穿著舒適性和耐久性,相關的評價指標有洗滌尺寸變化率、抗起毛起球性能、接縫性能、撕破強力等。由于嬰幼兒和兒童的好動天性,活動量較大,服裝在使用過程中較易破損、臟污,洗滌頻繁,因此洗滌尺寸變化率和接縫性能是兩個重要的考核指標。現行產品標準中對洗滌尺寸變化率要求如表2—表4所示,接縫性能要求如表5所示。
從表2—表4可以看出,嬰幼兒機織面料類服裝的水洗尺寸變化率要求低于兒童機織面料類服裝,由于嬰幼兒服裝通常不要求干洗,因此對干洗尺寸變化率不做要求。針織面料類服裝的彈性較好,水洗時的尺寸變化通常較機織面料類服裝大,因此相應的標準要求也相對寬松。學生服裝和校服的尺寸變化率要求在部位設置和具體指標方面都存在差異。
機織面料類兒童服裝標準對接縫性能的要求分為紕裂、常規部位接縫強力和褲后襠接縫強力,對于不同單位面積質量的面料和里料分別設定不同的指標要求。針織面料類兒童服裝標準對接縫性能的要求不如機織面料類兒童服裝標準嚴格,僅有GB/T 22854—2009《針織學生服》對褲后襠縫接縫強力做出不小于140 N的要求。
2.3安全性能
嬰幼兒及兒童服裝身體機能尚不完善,而且缺乏自我行為保護意識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較易受到各種傷害,安全性能是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標準管控的重要內容。根據現行標準的管控項目,可以將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的安全性能分為機械安全性、化學安全性和燃燒性3個類別[2]。與嬰幼兒及兒童服裝安全性能相關的標準有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GB/T 23155—2008《進出口兒童服裝繩帶安全要求及測試方法》、GB/T 22702—2008《兒童上衣拉帶安全規格》、GB/T 22704—2008《提高機械安全性的兒童服裝設計和生產實施規范》和GB/T 22705—2008《童裝繩索和拉帶安全要求》。
2.3.1機械安全性
機械安全性主要針對嬰幼兒及兒童服裝上的繩帶、小部件以及功能面料和特殊工藝,潛在的危害主要有勒勁、噎塞、窒息、割傷、刺傷和局部缺血等。
2.3.1.1繩帶
繩帶在嬰幼兒及兒童服裝上起到系緊和裝飾的作用,可分為拉帶、功能性繩索、裝飾線繩索、彈性繩索、三角背心頸部系繩、帶袢、打結腰帶或裝飾腰帶、肩帶、頸部系帶以及繩圈等[3]。繩帶對嬰幼兒和兒童的潛在危害是可能會纏繞在滑梯、電梯、自行車、汽車等設備和車輛上,對嬰幼兒和兒童造成勒勁、窒息等傷害,現行標準中根據服裝的適用年齡和服裝部位對繩帶做出具體規定,見表6所示。
袖子短袖(肘部以上)短袖袖子平攤至最大尺寸時,袖口處繩帶的伸出長度不應超過75 mm短袖袖子平攤至最大尺寸時,袖口處繩帶的伸出長度不應超過140 mm長袖長袖袖口處的繩帶扣緊時應完全置于服裝內臀部以下長至臀圍線以下的服裝,底邊處的繩帶不應超出服裝下邊緣;長至腳踝處的服裝,底邊處的繩帶應該完全置于服裝內注:除了標準各部位的要求以外,服裝平攤至最大尺寸時,伸出的繩帶長度不應超過140 mm。繩帶的自由末端不允許打結或使用立體裝飾物。兩端固定且突出的繩圈的周長不應超過75 mm;平貼在服裝上的繩圈(例如:串帶)其兩固定端的長度不應超過75 mm。
2.3.1.2小部件
小部件包括功能性小部件(如紐扣、拉鏈)和裝飾性小部件(如貼花、徽章),若小部件的尺寸及抗拉落牢度達不到要求,可能會被嬰幼兒和兒童誤吸、吞入,造成噎塞、窒息等危害。當小部件存在尖銳、鋒利邊緣時,還可能造成刺傷、割傷危害。現行標準要求嬰幼兒及兒童服裝小部不應存在尖銳點和銳利邊緣件,抗拉強力要求見表7所示。
2.3.2化學安全性
化學安全性主要針對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材料中可能含有的有毒有害化學品,這些化學品可能會在服裝穿著時對嬰幼兒和兒童造成灼傷、中毒、致敏、致癌等危害[4]。化學安全性的管控項目包括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重金屬、鄰苯二甲酸酯等。對化學安全性管控的標準主要有GB 18401—2010和GB 31701—2015,后者對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控更為全面和嚴格,增加了對6種增塑劑(DEHP、DBP、BBP、DINP、DIDP、DNOP)和鉛、鎘兩種重金屬的限量要求,其中總鉛含量不超過90 mg/kg,總鎘含量不超過100 mg/kg[5]。
中國出口的嬰幼兒及兒童服裝化學安全性不符合是被召回的另一重要原因,尤其是歐盟的REPAX通報案例。歐盟REACH法規對包括嬰幼兒及兒童服裝在內的產品的化學安全性要求非常嚴格,受限的化學品類別種類較多且動態更新,雖然GB 31701—2015增加了限用化學品的類別,可以較好地提高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的化學品安全性,但仍需密切關注歐美國家對于限用化學品的最新動態,避免被召回的風險。
2.3.3燃燒性
燃燒性是嬰幼兒和兒童在穿著服裝遭遇引火物或明火時,有足夠時間脫離燒傷危害[6]。GB 31701—2015對于燃燒性的要求為1級(正常可燃性),具體測試和評定方法按照GB/T 14644—2014《紡織品 燃燒性能 45°方向燃燒速率的測定》的要求。
2.4標簽標識
標識是指任何帶有文字、圖形等內容的視覺識別,用以傳遞信息或吸引注意力,標簽則是標識的載體和實物體現[7]。嬰幼兒及兒童服裝除了按照GB 5296.4—2012《消費品使用說明 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中的要求正確標注號型規格、纖維類別及成分和維護標識外,還應標注“GB 31701—2015嬰幼兒用品”、“GB 31701—2015 A類”、“GB 31701—2015 B類”或“GB 31701—2015 C類”。嬰幼兒及兒童牛仔服裝還需根據服裝是否水洗標注“水洗產品”或“原色產品”。
3結論
在二胎政策的刺激下,中國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產業迎來黃金的發展時期,構建完善的標準體系可以有效地保障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的質量和穿著安全性。本文對中國現行的嬰幼兒及兒童服裝進行了比較分析,主要結論如下:
a) 現行標準的適用范圍包括采用機織面料和針織面料生產的嬰幼兒及兒童服裝,已基本涵蓋當前國內市場上銷售的嬰幼兒及兒童服裝類別。
b) 在學生服裝的產品標準方面,存在學生服標準和校服標準,且具體的管控指標存在差異,不便于企業選擇適用的標準,應對該類標準進行清理、整合和修訂。
c) 現行標準對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的安全性能要求更為全面和嚴格,機械安全性要求與歐美國家的要求趨同,在化學安全性方面增加了新的限用化學品,但仍需關注歐美國家對于限用化學品的更新和要求,避免出口的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產品被召回。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5[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2] 周媛,吳雄英,丁雪梅.風險分析理論在紡織品服裝安全性評價中的應用[J].檢驗檢疫學刊,2010,20(5):52-55.
[3] 袁志磊,孫美蓉,蔡佳仕.國內外兒童服裝繩帶安全技術要求的比較分析[J].紡織導報,2015(7):103-105.
[4] 張雅莉,吳雄英,丁雪梅.中歐紡織品服裝技術法規與標準比較:基本安全性與消費品使用說明[J].上海紡織科技,2009,37(8):42-46.
[5] 徐路.專家解讀嬰幼兒及童裝的質量和檢測[J].中國纖檢,2016(6):74-76.
[6] 袁志磊,吳雄英,楊娟.國內外紡織品服裝燃燒性能技術法規與標準的研究[J].紡織導報,2004(5):128-133.
[7] 王來力,王麗華,孫慶智,等.紡織品標識體系及其全球一致化[J].紡織導報,2011(2):90-93.
(責任編輯:張會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