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精致的詩情

2017-05-30 08:29:28馬漢廣
北方論叢 2017年4期

馬漢廣

[摘 要]精致,就是詩人匠心獨運,運思巧妙細致,追求一種完美的意趣。詩人這種獨特的精致風格形成,源于其不同身份之間的張力,一個學者詩人一方面是胸中涌動的感性詩情,另一方面,是作為學者的理性思辨,二者完美結合形成一首首精致的詩歌。首先,這種精致表現在詩人獨特的藝術想象之中,一組悖論式的詩句、一段反諷式表達、關鍵處一個反詰,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其次,是詩人對意象的選擇和塑造,詩人雖然受到后期象征主義尋找思想情感的客觀對應物思想的影響,但又不受其零散化、惡俗化的影響,既能保持詩歌的美感,又能使詩意貫穿始終,還能看出詩人獨到的匠心;最后,這種精致還表現在詩體形式和語言運用等方面。

[關鍵詞]陳義海;當代詩歌;學者詩人;精致;張力

[中圖分類號]I2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3541(2017)04-0076-06

[收稿日期]2017-04-26

收到陳義海先生新著《一個學者詩人的夜晚》,首先被這本詩集的裝幀設計所折服。陳義海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面向大海的照片富有詩意,兩幅詩稿的手跡既有中文,也有英文,還有各種符號,排列組合很有畫面感,更為精彩的是他的簽名,也是中英文混雜,到現在筆者也沒能全部認出,但卻像一幅能讓人產生無限遐想的圖畫。而最吸引筆者的還是陳義海的詩,比如,開篇第一首詩《是》,第一段是這樣寫的:

是水泥把一座城市的欲望固定了下來

是一簇丁香

是你的誘惑

把筆者的地獄變成了天堂[1](p18)

以一個判斷系動詞作為詩的題目該有多么的抽象,在這一個詩題下面作者要寫什么?原來作者是在感嘆現代都市文明,正以欲望的誘惑把蕓蕓眾生帶向地獄,這頗有點艾略特《普魯弗洛克的情歌》或者《荒原》的意味,使用的意象也是西方現代詩人常用的,水泥大樓、丁香、血肉——物質文明毀壞了人的精神家園,把人變成了行尸走肉般的存在的反諷意味躍然紙上。但讀起來并不像西方詩人表現得那么焦慮、恐怖、極端,而在描繪的畫面中,鱗次櫛比的樓房、樓房間隙處栽種的丁香、花叢中穿行的游人,依然保持著一種美感。詩行的排列也很有特點,既有讓人讀來頗感費力的長句式,又有一個字不成句子的短行,這一切都表現著詩人的良苦用心,令筆者驚嘆不已。

若用兩個字概括陳義海的詩歌藝術特征,筆者認為,“精致”是最為精當的了。精致,在漢語里意思是精巧細致,用心安排,《辭海》中解釋“精致”為“工美的意趣”。意思是說為了追求完美而把事情安排得細致周密,用心良苦近于完美,并通過這種良苦用心表現出某種情致和意趣。用在藝術創作上則是指匠心獨運,運思巧妙細致,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周詳,絕無一處不用心,絕無一處不恰到好處。而一旦時時處處都經過詩人的用心,自然就會露出人工斧鑿的痕跡。詩人寫詩,除了所謂的自動寫作之外,沒有不殫精竭慮、精于構思的,但一般人總是會把自己的精妙運思融于渾然一體的詩歌整體之中,讓讀者只注意到那些自然質樸的詩句,體會那種渾然天成的詩意,而忘記了作者的用心,只偶爾會發現有些詩人把自己的精妙構思暴露在讀者的面前。暴露自己的用心的,一般也有兩種情況:一是詩才不夠,寫出的詩不能做到渾然一體,因而時時會暴露出巧于安排的痕跡;二是才華橫溢的詩人,在不影響整體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的前提下,故意暴露出自己用心的痕跡,來向人展示任何好詩都是寫出來的,沒有隨隨便便成功的可能,以此進一步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前者牽強做作無病呻吟,后者精美別致意蘊悠長。陳義海無疑屬于后者。

按照王珂教授的說法,陳義海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很有成就(此處筆者不能不感嘆自己的孤陋寡聞,實在沒有關注新詩的發展),當他于1988年秋季進入西南師范大學新詩研究所讀研究生時,已經頗有名氣,并受到一眾同人的艷羨和青睞[1](pp1-16)。這說明陳義海是有心做詩人,且數十年堅持自己的詩藝探索,從未懈怠。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寫詩是陳義海的生命追求,和一般的官吏學者功成名就之后,偶爾做做詩附庸風雅截然不同。但陳義海不僅是個詩人,還是一個學問家和翻譯家,他在中外詩歌的比較研究方面、在基督教文化與中國儒家文化的比較研究方面成果頗豐,成就斐然,在學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多重身份既構成陳義海復雜的性格特征,也構成他生命的張力:一方面是強烈的感性生命力;另一方面,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一方面是濃郁的詩情;另一方面,是高超的智力。他既要擔負自己的責任并且努力做好一個學者的工作,又要保持自己旺盛的創作熱情,不斷創作出好詩——在這兩個方面,他都做得不錯,他就要不斷地穿越于詩情與智力之間,并將二者很好地融合統一起來,于是就形成他獨特的詩歌風格。

這本詩集的命名很有意味,即“一個學者詩人”,這是陳義海為自己的身份定位,當然作為詩集的名稱強調的是學者詩人身份,如果是一本論文集大概就要稱為“詩人學者”了。這個定位表明在陳義海的身上有兩種既矛盾對立又交融統一的精神——學者的理性智力,詩人的感性激情。這讓筆者們想到歌德筆下的浮士德:“在筆者的心中啊,盤踞著兩種精神,這一個想和那一個離分!”[2](p67)雖然兩種精神之間的對立沖突那么強烈,但從浮士德的整個一生來看,這兩種精神卻又相互補充缺一不可,上帝與魔鬼同在,如此才能顯示出人性的豐富。陳義海穿越于詩情與智力之間,就像浮士德要不斷地探索嘗試,不斷地揚棄和超越自己的存在,在永不停歇的追求中保持生命的活力。由此來理解詩人陳義海,筆者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陳義海,他不是為了寫詩而寫詩,不是為了成為詩人而寫詩,雖然寫詩確因詩人胸中有涌動的詩情要表達,但寫詩也成為學者兼領導者的陳義海的一種智力游戲(當然筆者們要在哲學的層面來理解游戲這個詞匯,而不是從日常的層面去理解它)。

一方面是無法遏止的詩情要表達,對于陳義海的詩,筆者們必須強調這種詩情的表達,否則他的詩就真的成為言之無物的游戲了;另一方面,是詩人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高超技巧,以及在表達上的標新立異銳意創新,于是就形成陳義海“精致”的詩風。讓筆者們來看詩集的第二首詩《不是》,這題目本身就能讓人產生無限遐想,第一首詩“是”,第二首詩“不是”,一個抽象的判斷系動詞一正一反,就成為兩首詩的詩題,讓讀者不禁要一探究竟:什么是,什么不是;生活是什么,不是什么。

不是樹葉落盡

是北風坐滿了地圖

不是水在結冰

是“流動”不幸被子彈擊中……[1](p20)

這一系列的“不是”和“是”排列得多么精巧,而詩人的想象力之豐富,又令讀者嘆為觀止,一夜秋風落葉滿地的現實圖景雖然更為直觀和有沖擊力,但畢竟目力所及有限,而以地圖代替現實空間,秋之景象就顯示出它的廣闊性和普遍性:寒冷的季節流水結冰,說成是流動被子彈擊中,不僅是想象奇特,還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因為流水受傷才會如此;同理,當流動被子彈擊中受傷了,季節是否也隨之受傷了呢?但如果筆者們只注意到詩人這種精巧的想象和安排的話,這首詩真的就會成為一種高智力的文字游戲,只有筆者們讀到后來才恍然大悟,詩人是有所感懷的:

不是時代在倒退

是經典缺少一對電池

不是春天來了

扒開地圖上的土壤

有一些小小的根

在策劃

一場

人們渴望已久的

起義[1](pp20-21)

詩人對當下蕓蕓眾生的平庸、無聊的生活厭倦至極,對改變現狀、超越自筆者的渴望是多么的強烈,不惜以“起義”這樣極富有革命色彩的詞匯來表達。由此可見,詩人寫詩是在做智力游戲,而這種智力游戲又是詩人自身精神上的俯臥撐,這個俯臥撐本身就是有內容的,這個內容是和詩人的個人生活經歷,以及詩人對現實的感受、理解、體悟直接相關的。所以說,詩人是很好地把智力和詩情融為一體了。

詩以想象為自己的生命力,沒有想象的詩,就會如干癟的水果澀而無味,筆者之所以對詩沒有感覺,關鍵就在于自己缺乏想象力。古今中外的鴻篇巨制,莫不熔鑄著詩人那縱橫開闔、自由馳騁的想象,如中國古詩傳統之以香草美人喻人的高尚品格,以明月流水喻人的思念與憂愁,如“荷馬史詩”,描寫海倫的美貌竟以諸位長老感嘆兩個國家的人為其無怨無悔地戰斗了十年來形容,每讀于此,筆者都不能不驚嘆,如此神來之筆卻又自然成趣。想象在于外在事物與內心情思之間的偶然相遇,常常呈現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特征,無法從理路上去琢磨把握,故中國古人用“神思”來形容,并以“身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來描述。但自19世紀中期象征主義文學產生,尤其是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后期象征主義文學的興盛,藝術想象不再是自由自在、自然渾成、來去無蹤、無跡可尋的,他們以一種深邃的哲理運思來統率詩歌創作,并以這種哲理運思來統率自己的藝術想象,因而在某種意義上這種想象帶有巧妙安排的性質。如葉芝以圣經及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故事來表達他對人生各個階段的思考,以及對現代世界沒落與衰敗的慨嘆;瓦雷里在大海與太陽之間展開了他關于動與靜、短暫與永恒之間的思考;艾略特用圣杯的傳說作為詩的原型結構,探討現代荒原世界的成因、本質以及救贖等。

陳義海作為一個比較文學學者,并且專門對中外詩歌進行比較研究,自然對后期象征主義詩人不會陌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他們的影響是必然的,這可以從陳義海的詩里可以看到。比如,他的《德里達》一詩:

德里達說

沒有女人

但女人為他生了一堆孩子

德里達說

語言不可靠

但研究德里達的導師們把孩子關在圖書館里

德里達說

解構時間

他卻在21:30停止呼吸[1](p27)

全詩以評價德里達的解構主義理論為思路,抓住他思想中最重要的主張,并以其與現實的矛盾來進行反諷,以暴露其荒謬來展開哲理運思,這種詩歌創作理念與后期象征主義詩人是多么相似。然而,陳義海是個學者,不是思想家,所以,他的詩止于揭示出這種悖謬現象,而不會無限制地推而廣之去尋找宇宙真理;陳義海是一個詩人,不是宗教救贖者,所以,他止于表達這種反諷中的詩意,而不是從此進入一種悲觀絕望的對世界的感慨嘆息中。恰恰是這種學者詩人的知止,卻讓讀者能夠從表面的析理中,得到切近生活的啟迪,讓人們想到這生活常常遇到的言行不一的人和事,筆者們常常是這樣說的,但卻無法按照自己說的去做;或者筆者們面對某些人和事,輕易地做出筆者們的判斷,并自以為這個判斷是對的,但后來事情的發展卻常常無情地粉碎了筆者們的判斷。再進一步則是話語與現實之間永遠處于矛盾之中,任何話語的表述都僅僅是一種話語,而不是現實本身。由此觀之,陳義海的詩也有一種思想,而且是最貼近生活本身的、平實易懂的思想。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思想作者不是直接析事論理論證出來的,而是用了三組悖論式的詩句敘述出來。尤其是第三組悖論,德里達要解構時間,然而,他的逝世卻以具體而確定的時間被人們記住,這是多么顯明而不容置疑的事實,卻最容易被人們忽視,在這里,被詩人抓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真是太恰當不過了。由此可見,詩人的想象與構思是多么精致。這樣的例子在陳義海的詩里不勝枚舉,比如,他的《一個學者詩人的夜晚》:春天、夜晚、詩人(或者是學者)、沙發、咖啡,這幾個詞匯為筆者們描繪出一幅清晰的畫面,也讓筆者們感覺到這個詩人或學者那種寂寞難耐、百無聊賴的情緒。而第一節和第三節顛倒重復的疑問句,令讀者明白作者不是在寂寞中打發時光,而是陷入一種深深的思考,即自己究竟是一個詩人還是一個學者的身份思考,這是直接來自現實境遇的追問。正像詩人自己所說的:“筆者是個邊緣人……除了寫詩,筆者也寫散文,還做翻譯;作為大學教師,筆者更得做學術研究。總之,筆者得培養自己在不同的戰壕里作戰的能力。”[1](p189)雖然具體情況不同,但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的確有著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場合扮演不同的角色,于是,身份認同就出現了問題,對其反思就成為一個哲學問題。詩的反思自然不同于哲學的理論化反思,陳義海在這里就寫出幾個描繪思考情狀的疑問句:“憂傷有幾個音節?/明天究竟在哪節車廂?/春天在哪個句子里?/筆者究竟在第幾頁?”[1](p32)而且后面顛倒過來重復一遍。這幾個疑問句中涉及的事物似乎讓人感覺有點風馬牛不相及,但音節、句子、頁碼都和書寫有關,無論是詩人,還是學者都必須書寫,寫詩寫論文,不管寫的是什么,作為終身職業的學者詩人來說,不斷地書寫就是一趟沒有休止的旅行,這又與車廂聯系起來。于是,詩人的思考不限于此情此景,而成為一生探索和追尋,難怪詩人會發出“筆者是個邊緣人”的感嘆。

這種身份認同的困惑,對于一般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苦惱,這在其創作的思考中已經表現出來,但對于陳義海這樣的學者詩人來說,也許就變成一筆巨大的財富,可以讓他在詩歌創作上走出一條新路來。一方面是學者的理智和深邃的思考,另一方面,是詩人的敏感和高超的表達技巧;一方面是追求完美的學者情懷,另一方面,是追求意趣的詩人氣質;一方面是涌動于心中的無法遏止的詩情,另一方面,是智力游戲的態度,表現在陳義海寫的詩里,就是這種“精致”的想象與藝術構思。陳義海的詩,無論是寫那些具體的事物,如露、雨、花、雪等,還是寫抽象的意念,如憂郁、疲累、是或不是、不是或是等,作者都將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自己獨特的哲理思考作為詩的脈絡,使自己的詩避免成為一種單純的情緒宣泄,而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詩人又絕不以議論的形式把自己的理性思考直接入詩,總是在現實事物的敘述、詩歌意象的描寫中形象地表現自己的思考。這些敘述和描寫又都表現出一種邏輯悖論的傾向,如前面分析的幾首詩,常常是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被詩人羅列在一起,然而,筆者們如果抓住詩人的情致及運思特點,最后總能在表面的不相關背后發現它們的聯系,并取得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他的《累》,全詩只有三行:

爬了很多級樓梯后

筆者發現

家已經累了[1](p90)

從全詩看,是敘述一個人住在很高的樓上,每天需要爬很多級樓梯回家而感到疲憊不堪。在敘述爬了很多級樓梯后說“筆者發現”時,詩卻在不該分段的地方開始分段,再到下一段只有一句話,仿佛與前文沒有什么關系,不是筆者累了,卻是“家已經累了”。但細細品味,從“筆者發現”到“家已經累了”之間的隔行分段,表明在意思表達上前后的斷裂,或者是詩意的轉折,或者是詩意的提升。最后不是說筆者如何,而是“家已經累了”,則明顯是詩意的一種提升。第一,從筆者到家,表明這種疲累不僅是筆者一個人,家里所有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進而到所有家住高層樓房的人,爬很多級樓梯都會累;第二,對家的強調,家和累的搭配不和諧又讓筆者們對家產生疑問,從而這個家就具有泛泛的意味,從而使其從物質上升到精神上,于是,詩就有了追尋精神家園的疲累感。由此,筆者們理解了全詩從敘述和描寫的事物選擇,到表達技巧以及詩行排列,再到詩意的表達,無不精巧細密無懈可擊,處處體現著詩人“精致”的想象與構思。

艾略特在《哈姆雷特和他的問題》中指出:“以藝術的形式表型情感的唯一方法,便是找到一個‘客觀對應物;換句話說,一系列事物、一個場景、一連串事件來表現某種特定情感;要做到的最終形式必然是感覺經驗的外部事實一旦出現,便能立刻喚起那種情感。”[3](p13)這種要尋找主觀思想情感的客觀對應物,以可感的形式去體現抽象的主觀思想情感的主張,既是后期象征主義詩歌創作的基本理念,也是陳義海詩歌創作的基本表達方式。所以說,這是陳義海詩歌創作的基本表達方式而不說是基本理念,原因是在詩人的創作中,雖然也明顯地變現出這種以“客觀對應物”表現主觀思想情感的特征,但認真分析他的詩歌創作,與艾略特等后期象征主義詩人卻有明顯的不同。第一,陳義海既受到后期象征主義的詩歌藝術的影響,又受到中國古典詩歌藝術的影響,所以,他尋找的思想情感的客觀對應物多半都是非常具體可感的、現實中常見的意象,常常表現為即物生情,因情見物,情景交融,神與物游。這與后期象征主義詩人常以宏大敘事,比如,“荒原”“基督降生”等作為詩的意象系列的做法不同;第二,陳義海詩中使用的意象從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隨意性,沒有什么內在的關聯,但作者通過自己的敘述和描寫,以一種詩意的邏輯總能把它們連成一個整體。不像后期象征主義詩歌那樣,呈現著零散化的傾向,需要從詩句的空白處去想象它們的聯系;第三,作為學者詩人,陳義海具有一種很強的唯美傾向,因而在意象的選擇與塑造中,總是要讓讀者體會到整首詩的美感為目標,所以,如后期象征主義詩歌中經常出現的破敗的現實、死亡、尸體,則不被詩人采用;第四,陳義海的詩中也用典,但他總是能以簡潔清楚的詩句讓人們明白這個典故的意義,不像一些后期象征主義詩人那樣引用經典作品的只言片語,若不是對這些經典極為熟悉的人根本不知道這里在用典,也無法了解詩人此處表達的是什么意思。

筆者們先來看陳義海的《張力》一詩,筆者們一般說思想張力、藝術張力等,這個題目看似一個抽象的概念,然而,詩人卻能把這樣一種抽象的概念表現得具體可感,且唯美:

在春天的胸罩里繁殖了一個帝國

那么多有手有腳的名詞啊

在成千上萬的乳房上喝奶

名詞有陰有陽

樹葉有男有女

橋梁發力

將兩岸分開

有的水已經干透

有的明天已被昨天掏空

有的故事沒有聲帶

有的道路被人收藏在箱子里

有的地址已在風中凋謝

有的鑰匙一輩子都沒有做過愛

有的蜜月一半往南一半往北

喝到了奶的名詞終于成了意象

左手發芽

右手開花

意象本身并不押韻

就像穿著裙子的并不都是女人

意象的心中有一座堅固的城堡

城堡里擺著一張空蕩蕩的床

床上躺著一個沒有姓名的婦人[1](pp128-129)

讀完全詩筆者們知道了詩人所謂的張力:一是如他感嘆自己是個邊緣人那樣,作為學者、詩人、院長,多重身份所具有的張力該怎樣求得統一,從而構成自己完整統一的人格張力;二是在寫詩的時候,如何賦予每一個詞語一種藝術的張力,從而形成詩的感染力和藝術效果。詩人以母親用自己的乳汁撫養孩子成長這樣的意象來表現這個抽象的命題,比喻自己的多種學養和多方面能力仿佛如母親的乳汁,滋養了自己人格的成長,特別是滋養了自己詩的成長。如此,讀者也就明白了全詩突兀而起的第一句,“胸罩里繁殖了一個帝國”的意義,并贊嘆這是一個最能恰如其分地表現此詩內容的一個意象,贊嘆詩人選擇了如此精致的意象來表達這個內容。

再以《你在地圖上回家》一詩為例,全詩反復吟誦著“你在地圖上回家”,詩一共有10節,每一節的開頭都是這句話。地圖的意象,把回家變成一個抽象的事件,抽去回家過程的全部豐富性和生動性。第一,這個意象的選擇,把實際的旅行活動,變成一種在撫摸地圖時的想象和聯想活動,而地圖這個具體意象,更是形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張力,打破了具體的時空限制,使得回家這一產生于某個具體人的具體行為,超越具體個體性而泛化,成為所有人的一種行為;第二,在地圖上勾畫家鄉的模樣,在地圖上勾勒出回家的路線,“紙上的火車/奔馳在紙的軌道上”,“家鄉的扉頁”上撒滿了“一地沙礫”,像一幅幅圖畫,于是,在地圖上回家就有了書寫的意味,就像作者在紙上寫詩。而“奧德修斯”“長亭更短亭”兩個典故的運用,瞬間就將此詩的意蘊提升起來,使得此詩具有歷史上那些經典名著的深邃思考,于是,寫詩與書寫人生就具有某種同構性,回家就不簡單是回家,而有了奧德修斯般的渴望和追求。這些不相關的意象就這樣形成一個混融天成的整體。

詩集中還有一首寫回家的詩,《在雨中回家》:

在雨中回家

雨中的路是另一條路

在雨中回家

雨中的家不再是同一個家

這絲絲的小雨

這空氣的秀發

筆者當用宋詞的梳子梳理她們[1](p78)

此詩所表達的內容和上一首寫回家的詩有所不同,雨中的路上,一個回家的人在細細體味著那路邊的一草一木,回憶著自己離開時家的模樣,以及多年以后家的變化。這一系列情景都是那么現實、那么真切,回家既不再是一個虛擬的想象,也不再是停留于紙上的哲理思考。最后一句“用宋詞的梳子梳理她們”,給人無限遐想,讓人不禁想到“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想到“近鄉情更怯”等千古之嘆。詩中所寫雨、路、家、回家人的意象,構成一幅略帶傷感憂郁的美好的畫面,尤其是對雨的描寫,把“絲絲小雨”喻為“空氣的秀發”,在淡淡的憂愁之中給人一種繞梁三日、回味無窮的美感,最后以宋詞的慨嘆做結,用梳子梳頭來形容,所有的傷感都化作一聲嘆息,于是,回鄉人的憂郁傷悲變成閱讀古詩或是觀賞古畫的人的一種沉迷癡醉。由此可見,詩人對意象的選擇和運用無不精致細密,意趣盎然。

陳義海的精致還表現在他對詩的外在形式的獨具匠心上,無論是詩行的排列,還是詩的語言運用,無論是詩句的長短,還是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莫不見出詩人精心安排一絲不茍。筆者們來看詩人寫的《午后的雪》中三段:

午S后N的O雪W

午S后N的O雪W

午S后N的O雪W

午S后N的O雪W

午午午午

后后后后

的的的的

雪雪雪雪

午S后N的O雪W

午S后N的O雪W

午S后N的O雪W

午S后N的O雪W[1](p73)

詩大概寫在一個下雪天的下午,詩人收到郵遞員送來的一封信,信的本身其實并不重要,詩人在郵遞員走后望著他留在雪地上的足印,才感覺到雪已經下了很長時間了,于是,下雪就不但是詩人注意到時的一個瞬間情景,而且還原了其在時間延伸中的過程,進而詩人把時間的主題引入詩中。寫此詩時的詩人想法比較多,既想讓讀者感受到時間的長度,從而更好地把握詩的主題,又想勾畫出下雪的情景,讓讀者真正觀賞到一幅雪景行人圖,所以不僅在精密的構思和意象的塑造上去表現,還在詩體形式上精心安排。反復強調的“午后的雪”,已令人聯想到這雪已經下了整個下午,中文中混雜著英文,且把中英文拆開排列,造成語句的中段停歇,也是在提醒讀者去關注時間。這里所引的第一節和第三節,詩行的傾斜排列方式,就像風中的雪花飄灑而下;第二節更有意思,橫著讀都是同字重復,讀完四行才知道作者寫的什么,造成一種時間上的延宕感,而豎著讀又是午后的雪的重復,同樣是以詩行的形式來描摹下雪的情狀。這種精致細密、追求完美的用心令人感佩不已。

這樣的例子在陳義海的詩里俯拾即是,比如,《花與四月有一個密謀》,寫陽春四月,萬物生機,鮮花在不知不覺中簇簇開放的情景,以及這生機勃勃的自然現象在人們心中留下的震蕩。其中一句“花開的速度跟墮落的速度一樣快/花,開,是,一,種,加,長,了,的,嘆息”,每一個字的后面加上的逗號,非常形象地表達了加長的意趣,并且把詩意變得斷斷續續,不能不令人嘆息。再比如,《夜晚降臨筆者離自己越來越近》:

夜晚漸漸降臨

筆者離自己越來越近

小路睡了

月光醒了

池塘睡了

思想醒了

肉體睡了

欲望醒了

當思想和欲望一起醒著時

夜,順著玻璃的墻壁

爬上去

滑下來

風在玻璃上留下了看不見的爪痕[1](p86)

當一天的奔波勞累過后,只有到夜晚,詩人、學者、院領導才能回到他的精神世界,感受到真實的自筆者,這又是詩人感嘆的自己多重身份的統一問題,為了表現這種向自筆者的復歸,詩人連續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即用“睡了”“醒了”的一系列矛盾的事物形成對比,來表現白天的自己與晚上的自己的不同。但當說到夜在玻璃的墻壁上“爬上去又滑下來”時,這短短的七個字被作者分別排在三行之中,尤其是第二行只有一個“又”,似乎提醒讀者注意下文,而爬上滑下的對立似乎表現出詩人的猶豫和遲疑,到了夜晚自己真的向真實的自筆者復歸了嗎?醒來的有思想還有欲望,成為有思想的人也許是許多人的愿望,但如果不幸為欲望所控制呢?那也許就是離自己越來越遠了。這種詩意的反轉深化,就是這樣被詩人使用的精致的詩歌表現形式表達出來。

陳義海的這種精致不僅表現在他寫的詩里,還表現在他對這本詩集的目錄安排上,整本詩集被分為五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個標題,下面的詩按照字數多少來依次排列。王珂說他的這種目錄排列本身就是詩,他舉詩集的第三部分和第五部分為例,認為這種排列本身就是詩:“這絕對是一首詩,而且是好詩!”王珂在解讀第三部分題目排列作為一首好詩的內容后指出,讀者可以從中“獲得視覺上的快感和情感上的共鳴,甚至思想上的啟迪”。而對第五部分,王珂認為,這個題目排列正和本部分的標題一致:“這段文字呈現的圖案不是正像‘實驗主義詩人的樓梯嗎?”因此,他認為,讀這本詩集的目錄“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讀出五首‘情文并茂的精美‘圖像詩!”[1](pp2-3)還有前文提到詩集有兩幅陳義海詩稿的照片,詩人說:“筆者寫詩絕對要在紙上寫,且絕對不能按照紙上印刷的橫線寫,而要斜著寫,在紙頁上呈對角線,從左上角寫到右下角。”[1](p191)而且圖片上既有中文,也有英文,還有各種符號,看起來像一幅畫面,精致之極。可見,詩人的精致絕不是做作,不是故作姿態以吸引讀者,而是他內在的精神追求。

這種追求精致的學者詩人情懷,使得詩人的寫詩,成為一個復雜而艱難的工作,每寫一首詩都會令作者殫精竭慮,不做到他心中的完美絕不罷休,所以,他寫出的詩不多,他自己說自己每個月最多只能寫出十首詩,不像某些高產詩人一天就能寫出好多首。這也是陳義海的詩能被人們認可甚至推崇的根源。當然,筆者們在感受陳義海這近于追求完美的精致詩情的同時,也能感到詩人偶爾會為追求精致而精致,這種從藝術構思到意象塑造,再到外在表現形式上追求完美的精致,也偶爾會影響詩意的表達,或者使一些詩顯得晦澀模糊,甚至詩意顯得極為不確定。有時筆者會想,陳義海在保持自己詩歌創作精致特點的同時,能不能再自然奔放一些,把他早年的那種豪邁不羈的個性再多展露一些。也許那樣就不是陳義海了,因為他自筆者定位非常清楚,“學者詩人”,詩中必定要有嚴謹的學術氣。也許在“詩人學者”的身份上,陳義海才表現出奔放不羈的性格。

[參 考 文 獻]

[1]陳義海一個學者詩人的夜晚[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德]歌德浮士德[M]董問樵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3][英]艾略特哈姆雷特和他的問題[C]//艾略特詩學文集王恩衷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

(作者系黑龍江大學教授,哲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責任編輯 吳井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天堂首页|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理论片一区| 日韩av在线直播|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色88|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精品国产www|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二级毛片| 欧美视频二区|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91精品人妻互换|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精品欧美视频|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国产人人干| 午夜影院a级片|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国产自在线播放|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999在线免费视频|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国产精品.com| av在线无码浏览|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久久综合成人|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精品久久777|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午夜a级毛片| 亚洲三级影院|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的一页| 久久免费看片|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2020极品精品国产| 国产AV毛片|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天天色综网|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日韩a级毛片|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精品|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久久91精品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