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現允



摘 要: 廂式貨車運輸安全性極高,不會對貨物造成損害,在當前物流行業中使用較多。因為運輸貨物時存在一定要求,無法對貨廂作出較大改動,所以只是簡單的優化設計貨廂外形,不能提升廂式貨車的氣動特性。因此,要充分考慮到廂式貨車繞流的特性,將引起氣動阻力的因素找出來,通過對廂式貨車安裝氣動附加裝置,能夠讓后體阻力降低。本文在為廂式貨車模型安裝隔柵以后,進行了測力和測壓實驗,同時研究了其
阻力與背部壓力情況。關鍵詞:氣動附加裝置;廂式貨車;后體阻力
廂式貨車以長方體外形為主,其后體極易出現尾渦脫落,造成出現能量消耗的情況,車廂后體壓力將減少,形成較大的壓差阻力。對此,需要重新設計廂式貨車后部結構,將渦流發生器、隔柵等各種氣動附加裝置安裝在上面。如此一來,可以避免貨車后體出現尾渦脫落的現象,讓貨車后體的尾流結構得到改善,實現貨車后體氣動阻力的降低。
1 實驗設備與模型
本次實驗場所為一個回流式風洞,其界面為橢圓形。實驗段全場1.45m,進口尺寸為
1.02m×0.76m,出口尺寸為1.07m×0.82m,湍流度ε<1%。模型長 L為360mm,高H為 100mm,寬B為140mm。為模擬貨車的地面效應,將一個尺寸為650mm×500mm的平板安裝在距離模型底部30mm的位置,前后緣45°倒角。實驗中來流風速 U0等于 30m/s,基于模型長度L的雷諾數Re為6.8×105,與汽車模型實驗的自模雷諾數相符[1]。測力實驗期間,選擇2kg量程、0.2%靈敏度的一維應變阻力天平,測壓實驗選擇2940Pa量程的機械式壓力掃描閥系統。廂式貨車模型上開數個測壓孔,內徑設計成0.8mm,將PVC管與掃描閥傳感器連接起來,測出具體的壓力值。最后在廂式貨車模型上安裝隔柵,詳見圖1:
實驗過程中隔板高度h分為兩種類型,即 25mm和50mm。不僅包括圖 1中的“井”字形隔柵,在s等于8mm后,將兩條與“井”字形柵平行的橫豎隔板添加到模型對稱面上,構成3橫3豎的隔柵結構,表2為實驗工況和相應隔柵參數:
2 實驗結果與討論
在實驗期間,通過阻力天平先將模型未
表2 實驗工況和相應隔柵參數
安裝背部隔柵的阻力 D'測出來,然后將模型安裝背部隔柵時的阻力 D測量出來,在無量綱化后得出模型阻力系數CD:①:通過將模型未安裝背部隔柵系數CD'與安裝背部隔柵的阻力系數CD進行對比,能夠獲得阻力減小的具體值:②:在廂式貨車模型上安裝兩種隔柵,即高h分別為25mm與50mm,能夠得到阻力降低的值,詳見圖3和圖4。通過觀察圖4可知,將高 h為50mm的隔柵安裝在廂式貨車模型上后,控制好隔板與模型后緣的距離,即s為8mm。也就是工況IV,和廂式貨車模型邊緣非常接近,阻力減少值是2.34%。接下來在隔柵的中軸線上添加兩塊隔板,為工況IV,此時阻力
如圖8所示。測壓孔離開廂式貨車模型中心貨車安裝背部隔柵,并測出不同工況下阻力后,用x,y分別表示其橫縱坐標,并在無量減小的值,其中最大為7.19%。通過對其機理
綱化后獲得壓力系數Cp:的分析可知,由于隔板與后緣分離的剪切層
廂式貨車模型安裝隔柵后,其后體阻力顯著降低,這是由于模型后體發生變化,剪切層直接接觸隔板,這樣將不會出現尾渦結構。隔板附著剪切層以后,其后緣再次分離,導致模型后的分離尾渦區變得更窄,避免渦量耗散出現損失,從而降低了模型的阻力。
使用Fluent軟件,得出廂式貨車模型安裝隔柵前后的繞流情況,詳見圖5和圖6。從以下兩圖中可知,廂式貨車模型設置隔柵后,通過改變尾部結構,縮小了分離區范圍[3]。這個時候,應充分考慮其尾渦結構,確保隔板高度設計的科學性,要和模型邊緣保持一定距離,如果隔板偏低,則如圖3中的工況,此時隔柵高h為25mm,剪切層將不再與隔板相接觸,最終形成尾渦結構。這樣隔柵將不會對模型尾渦產生控制作用,也不能降低模
③:通過模型安裝背部隔柵與未安裝背部隔柵的壓力情況的對比,未安裝隔柵的模型背部位于負壓尾流區,壓力集中于 Cp等于 -0.3左右。模型安裝背部隔柵,且在工況IV下,則顯著提升了壓力分布,此時Cp接近于0。從這里可以看出,此時有效控制了模型的下游尾渦,讓分離尾渦區變得更窄,并提升了背部壓力系數[4]。所以,在廂式貨車后體安裝背部隔柵這類附加氣動裝置,能夠加大鈍體模型的背部壓力,讓模型后體壓差阻力降低。
3 結論
總之,在本文進行的實驗中,通過將隔柵安裝在廂式貨車模型的背部,得到其阻力變化情況,同時研究背部的壓力,分析影響阻力變化的因素。在實驗過程中,先對廂式相連,可以形成尾渦區,讓廂式貨車模型后體發生變化,減小尾渦區范圍,讓其背部獲得更大壓力,從而降低阻力。在實際中,要充分考慮廂式貨車尺寸,合理選擇氣動附加裝置,從而最大限度降低其后體阻力。
參考文獻:
[1]張元青,李文勇 .廂式貨車與剛性護欄碰撞的仿真分析 [J].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5,(06):476-479.
[2]牛玉玲,楊乾堯,邵澤軍,吳文英 .廂式貨車配載的初步方法 [J].價值工程,2011,(30):312-313.
[3]牛玉玲,邵澤軍,吳文英 .廂式貨車車門的配裝方案 [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1,
(10):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