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國
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三農”問題,農業類高職院校承擔著培養農業科技人才的重擔。但是由于多種原因,當前農業院校涉農專業學生有著"學農不愛農”、忽視"三農”工作、就業選擇工作傾向于都市等思維現狀,致使學生缺少學習積極主動性、農業專業人才的流失等問題。所以,在農業高職院校進行"學農愛農”思想教育的研究,增強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切實加強學生"學農愛農”思想教育。
關鍵詞:統籌城鄉;農業高職;思想教育
我國是農業大國,一直以來重視“三農”問題。2017年2月5日,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也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4次聚焦“三農”。農業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農業科技人才的重擔。與其他高職生相比,農業高職院校學生具有不同的職業特點,即農業高職畢業生畢業后的就業渠道主要是針對"三農”,是面向農村經濟建設與發展需要而培養的高職學生,因此農業類高職學生的就業就要與"三農”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將高職學生所學的農業知識,特別是涉農專業的種養殖技術帶到農村去,從而發揮農業類高職學生的優勢,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水平的不斷提高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當前農業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及思想現狀
農業院校學生的主要特點:
從學習能力方面來講,因招生的原因,高職院校涉農專業學生文化素質相對其他專業稍差,學習能力有待加強。
從社會現狀來看,因農業自身的發展特點及社會對其認知偏頗,加之功利心、相互比較等不良風氣。導致農業院校學生思想存在消極情緒和自卑心理,不愿從事專業和對所學專業覺得沒有發展等思想滲入其就業思想中。
二、目前農業類高職學生“學農愛農”思想存在的問題
在校農業類高職院校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對他們的“學農愛農”思想教育必須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協調與承接。
1.對“學農愛農”思想缺乏預見性
在當前社會大環境下,一些農業類高職學生受到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影響,加之一直以來由于農業類高職院校是以充分就業為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來抓,因此只是注重專業知識理論以及技能的學習培養上,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學農愛農”思想教育。不少農業類高職學生根本不愿意動手去進行種植和養殖的操作,不愿意扎根農村。這些都說明農業類高職院校的學生“學農愛農”思想教育教育欠缺預見性,沒有通過“學農愛農”思想教育讓這些農業類高職學生樹立起,扎根農村,熱愛農業,甘心為農業建設奮斗奉獻一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對“學農愛農”思想教育缺乏多樣性
由于農業類高職院校對學生“學農愛農”思想重視不夠,因此在“學農愛農”思想上采取的教育方法也非常單一。一些農業類高職院校“學農愛農”思想教育脫離實際,沒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學農愛農”思想教育融人到農業類高職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特別是沒有通過有益的實踐課、實習以及參與農業實踐基地生產建設等來豐富“學農愛農”思想教育內容,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對“學農愛農”思想教育缺乏整體性
對農業類高職學生的"學農愛農”思想教育,要貫穿學生在校學習時光的整個過程,在三年的學習時光中,針對不同的年級,要有不同的規劃與針對性,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農愛農”思想深入他們內心。
三、做好農業類高職學生“學農愛農”思想的策略
1.重視各個教育環節,強化“學農愛農”意識教育
在學生剛進校時,進行“學農愛農”的入學教育,幫助和激發他們樹立“學農愛農”思想。在學生大學時光中,注重課程與實踐教學中樹立學生“學農愛農”思想。在課程教學中,通過專業課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渲染“學農愛農”思想。基礎課與專業課進行銜接配合,強化學生的“學農愛農”思想意識。在實踐教學中,要圍繞了解“三農”,學生在實際參與過程中,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定的認知,從而達到熱愛農業、熱愛農村、學生有志于從事農業的“學農愛農”思想教學目的。
2.提供更多有利環境,深化“學農愛農”思想教育
通過增加實踐學習比例、強化實驗實訓以及加強“校企合作”,突出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是一種共贏模式。
3.適應市場需求,優化“學農愛農”思想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專業不斷被細化和更新,因此農業高職專業開設應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市場需求。時代對專業的需要,能使學生在就業中找準自己的定位,使熱愛農業并具有專業技能的學生實現服務“三農”的自我價值。
4.提高社會對農業職業的認同度,美化“學農愛農”思想教育
隨著社會的變化,農業的政策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也在發生變化。提升社會對農業職業的認可,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實行農業專業的訂單班,從編制、優惠政策等制度上保證將這些專門人才安排到所學專業崗位。同時,在一些地區對學習涉農專業的學生給予學費的減免,這對學生學習涉農專業及到涉農領域工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對學生進行“學農愛農”思想教育不僅關系到農業高職院校學生當前的學習,還會影響學生畢業后的去向。堅持多視角、多環節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學農愛農”思想教育,調動他們的學習農業興趣,深化他們對農業的認識,使其具有扎根農村、服務農業的意愿,為祖國的“三農”發展貢獻自己力量。
項目基金: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科研項目(TCCXJY-2016-C17)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薛俊梅.農業高職院校學生“學農愛農”思想教育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24:10177-10178+10181.
[2]王權,奚旺,王潔.新媒體環境下農業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0,24:50-52.
(作者單位: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