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思蔚 孫卯寧
摘 要:現場報道是聲與畫的結合,加上新聞的時效性與客觀性賦予了現場報道快而準的要求,因此前期的充分準備變得尤為重要。前期工作包括物質條件、信息與材料、情感與精神三個方面。就是在報道前,安排好攝像人員,檢查相關器材;記者篩選出優質信息,呈現出有價值的報道;用健康的情緒引導受眾。
關鍵詞:記者; 現場報道;準備工作
現場報道,是指記者在新聞現場通過采錄音響和電視畫面,進行邊采訪、邊解說的報道形式,包括直播和錄播兩種方式。現場報道是電視新聞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電視新聞非常重要的載體。
通過現場報道,受眾可以跟隨鏡頭畫面和記者描述身臨其境地了解現場情況,感受現場氣氛,即以更客觀的視角了解新聞事實,更直觀的態度領悟現場情緒。再者,在新聞價值學說中,如果新聞事件發生的時間與新聞傳播出去的時間差距越小,那么新聞的時效性就越強,新聞的價值也就越大。而近幾年,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新聞的成文時間大大縮短,傳播速度迅速提升,這不僅意味著會使新聞在時效性方面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更意味著提高了對媒體競爭力的要求,因此,現場報道成為了各大媒體建設電視新聞的核心競爭力,而是否能圓滿地完成現場報道,前期準備工作是保證。筆者認為,現場報道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以下幾點:
一、物質條件的準備
記者要進行現場報道,保證物質條件是最基礎的也是首要的準備步驟。良好的物質保障,是為呈現良好的現場報道奠定基礎。現場報道的物質條件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人員安排方面,一個是機器設備的準備方面。在人員設置上,要想出色的完成一份現場報道,以記者一個人的力量是絕不可能順利完成的,人員上的團隊配合不可或缺。前文也提到,現場報道是畫面與聲音的結合,因此,攝像師雖是幕后工作者,但在現場報道中擔任著非常重要角色。現在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現場報道采取了記者使用手機前置鏡頭自拍的模式來進行,但拍出來的畫面十分單一,質量不高,比較粗糙,觀賞性差,難以給受眾帶來具象的視覺效果。攝像師配合記者言行拍出的畫面多元明朗,觀賞性強,能清晰地借助圖像的功能向受眾傳情達意。
在機器準備方面,要保證數量更要保證質量。不僅要備齊與現場報道的要求相適應的機器數量,更要細心檢查機器的質量,包括是否有損壞,能否正常運行,消除機器因素造成的播出障礙,以免在錄播或直播時出現故障,貽誤報道時機。
二、信息與材料的準備
在傳播學中,傳播學與信息科學是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而傳播的定義之一就是社會信息的傳遞過程,信息的價值可見一斑。現場報道是借助電視媒介進行的主流傳播活動之一,因此在現場報道中,記者應該重視對信息與材料的事前準備,篩選出優質信息,呈現出有價值的報道。
信息與材料的準備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長期準備。對于現場報道來說,事件往往以突發性事件為主,留給記者的準備時間非常少,這就要求記者自身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與知識儲備,并將其靈活使用于現場報道之中.一方面節省準備時間,避免在現場報道中犯相關知識性的錯誤;另一方面豐富的人文素養會為現場報道增添可看性。但知識儲備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汲取與積累,亦需要一定時間的消化,方能轉化為自身養料,靈活為自己所用。因此,記者在平時就需要涉獵各方面知識,閱讀相關書籍與資料,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
第二類是短期準備。主要分為兩點,第一點是掌握前沿動態,了解受眾需求,有助于記者在現場報道中結合受眾需求提煉出相關報道點,打動受眾。第二點是對于個案本身的信息與材料準備,如果是突發性事件,那么就要充分利用時間,挖掘有效信息。以突發性火災事件為例,聯系線索人,通過直擊重點的詢問,例如火災發生的地點、火勢、控制情況等,了解大致信息,對現場報道有一個大致的框架安排。如果是錄播式的非突發性事件,那么就要查閱相關資料,對報道地點與采訪人物進行詳細全面的了解,提取有價值的信息,融入報道中,為受眾呈現出優質的現場報道。
三、情感與精神的準備
在現場報道中,記者的情感影響受眾情緒,恰當的情緒會調動氛圍,為報道添彩,而與報道內容相悖或過激的情緒反而會給報道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正確的情緒引導是十分必要與重要的。例如,如果在報道災難性新聞時,記者就不能以激動、喜悅的情緒完成報道,如果在報道諸如政府官員就任或是G20峰會場館落成這樣的喜慶類消息時,在鏡頭前就不能帶有傷心、低迷不振的負面情緒。另外,除了引導情感方向的準備外,還要做好控制情緒的度的準備。新聞強調客觀性,帶入過多的主觀情感,會破壞這種客觀性。
現場情況瞬息萬變,因此在精神的準備上,記者要做好承受現場壓力的心里準備,靈活應對現場情況。充分的精神準備,有助于記者的現場發揮,而如果沒有做好必要的精神準備,反而會影響現場發揮,即使肚子里有料,也會因為面對鏡頭的緊張感,而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
總之,呈現給受眾的每一場精彩的現場報道,其背后都含有記者及其相關人員大量的前期付出。這是受眾看不到的,但又是必須做的。因為,它是現場報道圓滿完成的至關重要因素。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