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妍
企業收藏的動機是什么?是對品牌進行宣傳,提升文化形象,抑或為了追逐短期的經濟效益?在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漸趨理性的當下,企業或許將被賦予全新的使命,實現品牌建設與藝術的雙贏。
智囊團的運作模式
企業收藏正成為當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新熱潮。企業收藏的趨勢可謂勢不可擋。
據《中國國內企業藝術收藏調研報告》分析,1939年,美國的IBM集團開始以企業的名義收藏藝術品。20世紀50年代末,戰后經濟的復蘇促進了企業藝術收藏的發展。1959年,摩根大通購買了20件藝術品用于裝飾其在公園大道的辦公室,開啟了它的藝術收藏之路??梢哉f是這兩家公司首開企業藝術收藏的先河。
此后,這股企業收藏熱情從歐美擴展至亞洲。而中國的企業收藏之路發生在改革開放之后,起步比較早的就是北京保利集團。2000年,其在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的拍賣會上,以774.5萬港元競得十二生肖獸首中的牛首,以818.5萬港元競得猴首,以1544.475萬港元競得虎首。此后,保利集團享譽全國,甚至震動了全世界。
從開始籌建保利藝術博物館以來,他們即審慎地將搜集和展示具有較高歷史和藝術價值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和石刻佛教造像作為重點工作,確定了不求多而全,只求精、珍、稀的方針。“從目前來看,他們的運作非常成功,是博物館的后起之秀?!敝信膮f藝委會顧問、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趙榆表示,保利藝術博物館聘請了國內近50位文博方面德藝雙馨的專家、學者擔任顧問。他們均在海內外享有崇高的聲望。在他們的幫助下,保利藝術博物館從香港、澳門以及世界各地收藏了國家一級的青銅器藏品。也就是說,企業收藏一定要有自己的顧問和智囊團,請他們參謀,給藏品嚴格把關。
一般來說,企業的收藏行為通常開始于企業利潤豐厚,經濟效益高,現金流充足的時候,而且他們具有強大的支柱產業,能認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從國內成功的企業收藏案例來看,他們不是為了盈利而收藏,而是為了對企業品牌進行宣傳,提升自己的文化形象。山東京博藝術博物館的收藏投資了8億元,他們專門在北京的拍賣市場競拍楹聯,購藏了4000多件,并由京博藝術博物館發起主編《中國楹聯法書精品選集》,受到業內的廣泛認可?!痹谮w榆看來,企業的文化形象一旦提高,與之息息相關的主業就會被相對提升,社會知名度就會擴大。一味地追求收藏,妄想藝術投資,只能鬧出笑話。企業收藏之所以走上不歸之路,就在于他們貪便宜,倒買倒賣,盲目聽“故事”,這些企業的收藏終將以失敗告終。
多樣化趨勢與戰略
臺灣學者吳金桃曾在首屆中外企業藝術收藏論壇的發言中表示,企業收藏藝術品有八個原因:一是企業高管們的個人喜好;二是在公司搬遷的契機下,用藝術品裝飾辦公區域;三是提升工作環境所需;四是營造良好公關;五是作為一種廣告策略;六是享受關稅優惠政策;七是用于投資;八是使企業更具時尚氣息。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試水藝術收藏,他們勇于實踐與嘗試,似乎也在摸索一條適合當前形勢的模式,獲取企業品牌與藝術的雙贏。
從萬達集團的大手筆,到新疆廣匯集團每年拿出1億元進行企業藝術品收藏,再到蘇寧集團、寶龍集團等,這些企業無一不是準備了巨額資金,碰到藝術與投資價值兼具的重要作品,他們便毫不猶豫地出手??梢姡髽I收藏已成為藝術市場中重要的買方力量。
而從收藏種類看,國內企業的藝術收藏主要圍繞在中國書畫以及古董雜項等傳統藝術品上,2012年以來,當代藝術品和國際藝術品的收藏比例有明顯提高。AMRC藝術市場研究中心坦言,這些變化既體現了企業收藏對當代文化建設的積極介入和對世界文化的關注重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收藏自身的多樣化發展趨勢。與個人藏家相比,企業的經濟實力更為雄厚,并且隨著對于藝術品價值認識程度的提高,很多企業逐漸建立了藝術收藏的戰略,開始有計劃、成系統、有線索地建構自己的收藏。
經過這幾年的觀察,趙榆覺得企業收藏確實要朝著系列化方向發展,否則只是剎那的繁華,一時的轟動。“徐悲鴻的《九州無事樂耕耘》在當時競拍很成功,不僅被高價買到,媒體的宣傳也很到位。然而,企業收藏僅靠這些還遠遠不夠,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歷史,中國的書畫收藏可以追溯到宋元、明清,乃至民國時期,只有成系列,具備自己的脈絡,才能全面系統,而不是獵奇了幾件過億元的拍品就能占據首位。”
歡呼應當降點兒溫
目前,有多家企業和集團準備成立自己的美術館來展示他們豐厚的收藏。AMRC藝術市場研究中心表示,企業收藏的發展一般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企業負責人的個人收藏愛好形成規模,之后變成企業的收藏行為。在這個階段,藝術收藏發起人的個人收藏趣味和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會成為企業收藏的主題和未來發展的方向;第二階段,企業收藏在數量和品質上達到一定水準之后,會與企業開展的主營業務方向產生某種關聯,比如很多知名企業都有關注自己的品牌歷史和文化,更有許多與之相關的收藏;第三階段,借助企業收藏,推動企業收藏制度的建設和藝術教育的發展。這時的企業收藏已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自身行為,它更被賦予了更多的社會責任。
然而,面對企業收藏的逐年升溫,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藏品管理意識弱、收藏亟待專業化、缺乏研究等。也有很多企業利用“收藏”的名義,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并不是鄭重的企業收藏行為。這無疑會打亂藝術品市場的正常秩序。
“國內很多的企業收藏容易受到市場的左右,導致收藏面貌的重復以及單一化。另外,企業收藏到藝術品之后,怎樣進行歸類、保管,對藏品進行學術研究等,都還不完善。再者,國內的企業收藏大部分處在初步的收集階段,還無法達到‘藏的級別?!痹贏MRC藝術市場研究中心看來,從“收”的角度而言,企業收藏什么樣的作品,怎樣通過合理的機制有效建立起自己的收藏,這對于企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僅依靠企業負責人的喜好就選擇收藏什么類型的作品,或是僅憑藉一兩位專家幫助企業來建立收藏,這樣的機制不能夠保證建立起一個富有特色的企業收藏。在建立企業收藏的過程中,企業美術館必須先行在藏品收藏、藏品策劃、藏品研究和藏品管理等方面做足功課。
趙榆坦言,業界應當幫助企業樹立正確的文化收藏觀念,企業的領導者應沉下心去學習中國的美術史,量力而行?!拔拿魇墙逃鰜淼?,文化是學習出來的。不學習傳統文化,不接受文明教育,這是很差勁的。以后,對企業收藏的歡呼應當降一點兒溫,要更加理性地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