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首鋼集團技術研究院用戶技術研究所的一名焊工。黨的十九大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為出席會議的黨代表,我帶著全體首鋼人的重托,全程參加了為期7天的大會。有幸參加十九大的經歷,親耳聆聽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是一種無上的幸福和榮耀,我感觸至深、終生難忘。
3萬多字的十九大報告,是一份凝聚全黨智慧、順應時代發展、回應人民期盼、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的報告,是一篇當代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之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開篇之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奠基之作。報告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5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提到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提到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到了“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聯系首鋼這些年深化改革和轉型發展的不平凡進程,我的感觸很深。近年來,首鋼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各大媒體都著力報道和精彩展示了首鋼改革發展的新變化、新成果、新面貌。習近平總書記檢閱駐港部隊和朱日和沙場點兵乘坐的越野車、全球最先進的超深水雙鉆塔半潛式鉆井平臺“藍鯨1號”、世界最大散貨船——新一代超大型40萬噸礦砂船等等,都采用了首鋼產品。征程回首,首鋼人倍感驕傲和自豪。
在十九大北京團的討論中,我結合履行代表職責作了發言,并結合實際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一是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加強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我在會上介紹了首鋼連續8年來的培訓情況,近17萬名職工參與,先后1400多名職工獲得國際、全國、行業、北京市和首鋼級技術能手,53名技能操作專家、12名全國技術能手?,F在國家大力倡導工匠精神,大力培養各行各業的工匠,也相繼出臺了很多有利于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體制機制政策,我建議相關部門要指導督促各企業單位對工匠體制機制的健全和完善。
二是發揮黨員團隊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目前,我們首鋼技術研究院用戶技術研究所團隊主要工作是為首鋼新產品的開發、認證和用戶使用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通過先期介入工作模式為用戶提供鋼鐵材料的整體解決方案,從而促進首鋼新產品的應用推廣。2013年,“北京市劉宏電焊工首席技師工作室”正式設立;2015年,國家級的劉宏技能大師工作室正式掛牌。我們這個團隊黨員比例占89%,現已經成為首鋼焊接工藝改進、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新品研發、技術服務的窗口。近幾年國家大力評選國家級、省市級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我建議嚴把各層級工作室的評選條件和標準,把被評選的工作室前期考察作為評選的必須條件,工作室一旦掛牌,就要確定具體的工作內容,工作室的工作內容必須要有培訓職能,每年要進行工作內容檢查,以確保工作室能夠培養工匠,做到可持續發展。
三是堅持科技創新,為企業發展做貢獻。2015年,清華大學和我們共同研發了不銹鋼復合鋼板,至今不銹鋼復合板已經有5大類、27個品種,年產一萬噸,廣泛應用于石化、船舶及海洋工程、電力工程、核工業的各類壓力容器、儲罐、管道的制造。首鋼的復合橋梁板已應用于我國第一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福建平潭公鐵兩用大橋。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了,我作為一名黨代表,首要的任務就是要當好十九大精神的宣傳員。這幾天,我先后在首鋼技師學院、首鋼技術研究院、首鋼集團黨委中心組、金頂街五區社區等單位進行宣講,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力爭傳達到位、宣講到位、覆蓋到位,深入人心。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我們團隊將深挖用戶潛在需求,圍繞首鋼產線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進一步推動新產品、新工藝的開發應用,引領用戶用鋼技術。我將不忘初心,腳踏實地,扎根基層,耐得住寂寞,把焊接本領和經驗一代代傳承下去,培養更多的青年人才。
(作者系十九大代表、首鋼集團技術研究院用戶技術研究所焊工)
責任編輯:丁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