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此次會議為節點,中國將開啟依法治國新時代,中國的依法治國將從政治方略走向全面、系統的法治實踐,在社會主義法治旗幟引領下的中國號巨輪必將走得更穩健、更精彩。
關鍵詞:依法治國;依法執政
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
如果路走錯了,南轅北轍了,那么再提什么要求和舉措也都沒有意義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長遠考慮。要看到,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二、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實施、束之高閣,或者實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無濟于事。只有把依法治國與依法執政有機統一起來,才能使依法治國在實踐中取得實效。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目標,根本的前提條件就是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通過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來實現。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件大事能不能辦好,最關鍵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確、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依法執政,一方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另一方面又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這兩個“要求”為實現依法治國提供了有效途徑。也就是說,黨必須依據憲法法律來治國理政,黨必須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只有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才能真正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
三、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路徑
四中全會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落腳于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共同構成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兩大支柱,其中依法治國的“依”之所以不同于以德治國的“以”,就在于國家治理現代化不僅要“以”法治為基礎,更要“依”法治而前行。“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法治政府理念正深入人心。要看到,依法治國具有全局性戰略意義,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積極穩妥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法制化建設是必由之路。在這一根本原則上,我們要旗幟鮮明地講,理直氣壯地講。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和有力保障。實行和堅持依法治國,就是使國家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規范化;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參與管理國家,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就是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因此,依法治國作為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在整體上的綜合體現,當然地包含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之中,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而維護國內穩定的政治局面,就必須運用法律武器。依法治國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推進器。首先,依法治國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制度模式。依法治國作為治國方針的最終目的是要建立社會主義的法治國家,這就必然要突破我國人治模式下的諸多制度,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新制度。其次,依法治國創造的民主和秩序必將推動經濟體制改革和生產力的發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依法治國創造的民主和秩序不但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而且能夠達到市場主體平等和意志自由的要求,從而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發展
依法治國是現代文明的標志和里程碑。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所達到的一種狀態,是指人類社會發展中與愚昧、野蠻狀態相對而言的進步和開化狀態,因此它一般表現為物質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三種形態,法律屬于制度文明。任何社會的文明狀態都是這三種文明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相互作用、相輔相承、協調統一的綜合體現。在現代法治中,我國的依法治國即社會主義法治,它作為法治模式的一種新形態,不僅借鑒吸取了現代資本主義法治的有益經驗,而且與現代資本主義法治在一些基本的方面有共同特點。但是,我國的依法治國與現代資本主義法治又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國的依法治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以社會主義民主為基礎,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體現著最大多數人的公平與正義,以社會主義道德作為自己的價值基礎,同時以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為在我國實現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和必然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決定它必須是法治經濟。市場主體的活動,市場秩序的維系,國家對市場的宏觀調控,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鞏固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的有效運作,市場對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的發揮,都需要法律的規范、引導、制約和保障。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建立良好的法制首先是一種經濟行為,它為市場經濟的運行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規則,從而使市場行為得以在健康有序的基礎上進行。所以,法制建設應當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依法治國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振興,涉及到全體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因此作為組工干部,要擔負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的為黨選準用好好干部,依法依規選好好干部的歷史重任。落實好習總書記在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干部重要內容的要求,要從強化法治素養入手,堅持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努力爭當依法治國的表率。
參考文獻
[1]李龍.依法治國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
[2]張文顯.二十一世紀西方法哲學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
閆凱歌(1993-),男,漢族,河南駐馬店,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2016級法律碩士在讀。
(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