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樂寧
摘要:目的:對功能性動作篩查在網球體能訓練中的作用及應用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為今后的體能訓練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方法:選擇職業網球運動員26名作為研究對象,對運動員進行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并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運動員七項測試總得分平均為(16.07±2.18)分,男運動員和女運動員測試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單項測試結果中,肩部靈活性、主動直腿上抬測試、軀干穩定俯臥撐測試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不同級別、有無病史的運動員,測試評分結果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網球運動員的整體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成績大于14分,證實運動員功能動作質量良好,但是男女不同性別運動員的測試結果存在一定差異,在今后的訓練中應實施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提高訓練成果。
關鍵詞:功能性動作篩查;網球運動員;體能訓練
隨著網球運動的不斷發展,比賽競爭性、對抗性逐漸增強,若是運動員想要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需具備良好的網球專項技能[1-2]。良好的專項技能就是身體技能、身體形態、運動素質、健康水平諸方面的最優化組合,對運動員專項體能展開全面并且客觀的評價,意義重大。若是未進行全面客觀評價,則會使網球運動員損傷風險、概率增加[3-4]。在對運動員進行科學專項能力評價時,功能性動作篩查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測試能夠對網球運動員各種基本動作模式的靈活性、穩定性進行評價,同時能夠對運動員個體功能限制、不對稱發展進行識別[5-7]。本次研究中,以對功能性動作篩查在網球體能訓練中的作用及應用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為目的,對職業網球運動員展開了相應評估測試,并對測試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匯報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研究中研究對象為26名職業網球運動員,包括有男15名,女11名,年齡18-32歲,平均(24.3±6.8)歲,體重48-76kg,平均(59.3±11.4)kg,訓練年限1-7年,平均(4.1±1.8)年,一級運動員6人,二級運動員20人。所有運動員均自愿接受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
(二)方法
1.研究方法
選擇職業網球運動員26名作為研究對象,對運動員進行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并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依據篩查結果對運動員實施針對性干預。
2.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
功能動作篩查包括七項內容,評分標準分為四個等級。0分:測試中任何部位出現疼痛;1分:受試者不能完成整個動作,或者是無法保持起始姿態;2分:受試者能夠完成整個動作,質量不高;3分:受試者能夠完成整個動作,質量高。測試結果總分為21分,以14分作為界限,平均得分在14分以上者,才建議參加體能訓練,評分分在14分以下者,建議進行康復治療[8-10]。
測試動作包括:深蹲動作模式、過欄架步動作模式、前后分腿蹲動作模式、肩部靈活性伸出動作模式、主動直膝抬腿動作模式、軀干穩定性俯撐動作模式、轉動穩定性動作模式。
(三)觀察指標
對運動員七項測試總得分,單項測試得分進行對比分析。
(四)數據處理
采取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經( x±s)形式表示,統計分析采取t檢查,計數資料統計分析采取Χ2檢驗,P<0.05時,視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26名運動員七項測試總得分情況
經統計發現,運動員七項測試總得分平均為(16.07±2.18)分,超過14分,可以進行體能訓練。
(二)男女運動員測試結果比較
男運動員和女運動員測試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單項測試結果中,肩部靈活性、主動直腿上抬測試、軀干穩定俯臥撐測試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三)不同運動等級運動員測試結果比較
經統計發現,一級運動員深蹲動作模式得分(2.45±0.53),過欄架步動作模式得分(2.01±0.12),前后分腿蹲動作模式得分(2.52±0.52),肩部靈活性伸出動作模式得分(2.81±0.45),主動直膝抬腿動作模式得分(2.65±0.48),軀干穩定性俯撐動作模式得分(2.34±0.81),轉動穩定性動作模式得分(2.01±0.03);二級運動員深蹲動作模式得分(2.27±0.48),過欄架步動作模式得分(2.18±0.51),前后分腿蹲動作模式得分(2.54±0.53),肩部靈活性伸出動作模式得分(2.55± 0.82),主動直膝抬腿動作模式得分(2.69±0.57),軀干穩定性俯撐動作模式得分(1.65±0.88),轉動穩定性動作模式得分(2.07±0.39),一級運動員和二級運動員七項測試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四)有無病史運動員測試結果比較
經統計發現,有病史運動員深蹲動作模式得分(1.45±0.53),過欄架步動作模式得分(2.21±0.12),前后分腿蹲動作模式得分(2.52±0.52),肩部靈活性伸出動作模式得分(2.34±0.45),主動直膝抬腿動作模式得分(2.55±0.48),軀干穩定性俯撐動作模式得分(1.34±0.81),轉動穩定性動作模式得分(2.01±0.03);無病史運動員深蹲動作模式得分(2.37±0.48),過欄架步動作模式得分(2.38±0.51),前后分腿蹲動作模式得分(2.51±0.53),肩部靈活性伸出動作模式得分(2.65±0.82),主動直膝抬腿動作模式得分(2.69±0.57),軀干穩定性俯撐動作模式得分(1.85±0.88),轉動穩定性動作模式得分(2.06±0.39)有無病史的運動員,測試評分結果無明顯差異(P>0.05)。
三、討論
目前,功能性動作篩查在國內的應用比較廣泛,為我國體能訓練、體能評價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運動隊開始應用這一測試方法對運動員動作模式展開了評價和評估,對一些測試分數相對較低的運動員,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11-13]。
本次研究中,以對功能性動作篩查在網球體能訓練中的作用及應用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為目的,對職業網球運動員展開了相應評估測試,并對測試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發現,運動員七項測試總得分平均為(16.07±2.18)分,男運動員和女運動員測試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單項測試結果中,肩部靈活性、主動直腿上抬測試、軀干穩定俯臥撐測試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不同級別、有無病史的運動員,測試評分結果無明顯差異。這一結果與相關文獻[14-17]報道結果相似,由此證實,網球運動員的整體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成績大于14分,證實運動員功能動作質量良好,但是男女不同性別運動員的測試結果存在一定差異,在今后的訓練中應實施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改善運動員體能水平,提高訓練成果。
參考文獻:
[1]冉世宇.淺談功能性訓練對健身健美運動的促進作用[J].社科學論,2014,1(1):184-185.
[2]王麗娜.身體功能訓練對實戰化軍事技能訓練改革的啟示[J].軍事體育科學,2015,1(2):42.
[3]王海明.女子網球后備隊員體能診斷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實證研究[J].武沒體育學院學報,2010,1(2):59-60.
[4]吳曉化于海澈網球運動員體能訓練若干問題的研究與探討[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3,1(3):49-50.
[5]庭鋒,尹軍.對“功能動作訓練”之“功能動作篩査”的審視與思考[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3,29(3):62-63.
[6]王攀,周志雄,鄧運龍,姜楊.裝甲步兵功能性動作篩査的應用研究[J].軍事體育學院學報.2014,1(3):14-16.
[7]徐建武,劉道滿,趙凡,等.功能動作測試(功能動作篩查)在優秀運動員損傷風險評估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4,1(9):5-9.
[8]劉佳藝.北京體育大學網球專項學生功能動作篩査與與損傷原因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
[9]焦廣發,劉徽,王海英,楊金田.功能性運動篩查應用研究進展:評價方法、信度、標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巧,01:18-22.
[10]陳臨新,王健全,劉平.拳擊運動員運動創傷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1,12(30):1229-1231.
[11]蘇彥炬,吳貽剛,袁艷,等.拳擊后手直拳下肢快速發力對出拳速度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13,1(2):118.
[12]鮑善軍.拳擊運動員專項力量的實驗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45(11):90-96.
[13]羅晨,張秀云.物理治療和功能訓練對運動損傷預防及康復訓練的作用[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2,1(9):35-39.
[14]王艷,吳鐵橋.北京高校體育科研動機和價值取向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1(8):98-101.
[15]潘迎旭.中國國家男排運動員的功能性動作篩查結果與分析[A].中國運動科學學會.2013 年全國競技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3:5.
[16]袁紹輝.國家乒乓球女隊運動員運動損傷訓練致因分析[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4.
[17]Shinkle J,Nesser TW,Demchak TJ,et al.Effect of core strength on the measure of power in the extremities[J].J Strength Cond Res,2012,2(6):373-380.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嘉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