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
摘要:我們可將田徑訓練看作為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一定的規劃性與針對性,運動員在田徑運動中始終作為主體存在,教練員則主要起到輔助與引導的作用。訓練方法、內容、強度的制定與安排工作通常都是由教練員進行。對訓練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與加強可以說是獲取理想成績的必經途徑,為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運動員專項能力的提升必須實現對訓練強度的不斷加大。
關鍵詞:田徑;訓練量;訓練強度
田徑運動可以說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運動,在現代社會中已經逐步實現向全民互動運動方式的轉變,在奧林匹克運動中更是占據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一個國家的體育水平也可通過田徑運動得到直觀體現。促使先進的理念知識實現與田徑運動訓練教導的有機結合是實現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根據運動員自身情況對運動員訓練量以及訓練強度進行安排可從根本上避免運動員出現運動損傷的情況。
一、田徑訓練強度的變化取決因素
運動專項特點以及特性對訓練強度水平有直接決定作用,通過對田徑運動進行分析后發現,運動員比賽前的訓練強度在訓練總負荷量中所占比重最大,最高可達到70%-100%。
(一)訓練環境
從運動自身角度來說,必須對訓練強度進行不斷的加強,運動員訓練會受到各種客觀環境的影響,訓練環境就是其中之一。環境的不同可能會導致運動員出現訓練強度不斷增加的現象,在沙灘上跑步以及高原缺氧鍛煉訓練都可實現對上述現象的直觀體現。
(二)運動員的訓練程度和運動水平
運動員水平不可能完全相同,其差異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現象,這也是運動員在面對同一項運動項目時也需要通過不同強度進行訓練的主要原因。因此教練員為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不同運動員訓練需求的滿足,必須在結合實際的基礎上實現對不同訓練方案以及不同訓練方法的使用。
二、關于田徑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理念創新
運動員擺脫傳統的理念以及方式可作為一種重要手段實現對理想成績的獲取,下面我們對其具體做法進行仔細分析。訓練強度以及訓練量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同時訓練量也作為基礎對訓練強度進行支撐,也就是說必須在適當增加訓練量的基礎上實現對訓練強度的逐步增強。運動員個人素質與田徑運動的有機結合是促使訓練強度實現與專項訓練有機結合的基礎與前提。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注意使用必要的措施與手段實現對訓練強度以及訓練量穩定性的保障。
三、對田徑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思考
(一)田徑運動中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關系
訓練量、訓練完成時間以及訓練距離都是田徑訓練所必須涉及的內容,一般情況下需要由訓練完成時間以及訓練距離是共同決定運動員的訓練量。訓練強度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屬速度影響最為直接。
如果是在科學合理的訓練量情況下,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能夠確保身體機能始終保持在良好的狀態。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過大的訓練強度以及訓練量也會在無形中增加了運動員的心理壓力,很容易讓運動員感到莫名的緊張感,也會影響訓練質量。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并不是只要加大訓練強度和訓練量就是最好的,若是只是簡單的增加或減少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勢必會影響到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并且,強硬式的注重訓練量,反而忽視了訓練強度的重要性,將會極大限制運動員的訓練狀態,致使運動員無法得到更好的突破。
而單方面側重訓練強度,減少了訓練量,又會導致運動員無法保持在一個平衡的訓練狀態,很容易使運動員失去力量的基礎。所以,如何才能衡量好訓練量和訓練強度之間的關系是非常至關重要的。只有這兩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安排,才能達到十分理想的訓練成功,促使運動員得到實質性的飛躍。簡單來說,例如在跳高運動中,運動員最好的跳高水平是2.5米。
(二)合理的負荷安排
對于田徑運動員來說,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一種十分自然,而又普遍的現象,在平時的田徑訓練中就能夠看到。通常運動員在改變戰術時,都是運動員在大量訓練過程中所累積的。如果沒有量的累積,很難實現飛躍式的發展。因此,運動員想要提高自身的競賽成績,就要不斷積累,適當的加大訓練量。
當然,無論是采用哪一種訓練方法與手段,在田徑訓練中的大強度訓練中都是非常艱苦和枯燥的??墒?,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大負荷的訓練強度與訓練量,才會為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礎,加快量變到質變的實現。
(三)年齡變化對訓練量與強度的影響
在田徑訓練中,運動員年齡變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對于年齡小的運動員來說,應該采取訓練強度少、訓練量大的訓練方法,這樣有利于幫助運動員身體機能更協調的成長。但是,因為年齡在不斷變化,人的身體情況也會隨著發生改變,這就要對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進行調整。而對于已經處于二十歲左右的運動與阿基諾而言,身體處于最佳的發育階段,能夠接受較大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
訓練量和訓練強度要達到比賽要求,不要認為訓練量和訓練強度越大越好,教練員要根據運動員身體情況、項目特點等方面進行訓練內容的制定。所以,只有對比賽項目的強度和量的要求進行全面的掌握以后,才會以此作為根據,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案。另外,由于每個項目類型不同,各個運動員掌握的技術風格也有著明顯的差異,因而要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
四、結語
我國使用傳統的訓練理念在田徑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是,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理念上。要跟上國際的步伐,就必須更新理念,在田徑訓練中采取科學的訓練方式,把握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關系,從而提高訓練的質量,使我國在田徑運動比賽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程兵.田徑訓練觀念創新——關于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6):27-28.
[2]沈國.高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3(11).
(作者單位:大慶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