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凱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一年多,可以看到,在二胎問題上,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更加趨于理性,這種理性一方面是基于自身家庭各方面條件的考慮,同時,每一位家庭成員個人實現的訴求也在進一步覺醒,家庭和個人在每一個獨立思考的大腦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
在這種情況下,部分社會資源的缺失又讓本就生育意愿不算強烈的家庭選擇了放棄,也讓有些受限于經濟條件的家庭無法如愿實現自己的二孩夢想,甚至在家庭和事業中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對于現階段的許多育齡家庭來說,為生育二孩而做出事業或者其他方面的個人“犧牲”仍然是需要直面的現實。有學者根據相關調查數據統計預測,直接服務于婦兒群體的社會資源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依然會持續緊張,二孩時代所引發的“社會并發癥”才剛剛開始。
繁衍是每個生物族群的天性,每一個新生的意志都應得到尊重,這不僅僅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更加合理地安排家庭的生育計劃,也需要社會資源更多地向這一方向傾斜。二孩全面開放已經一年,第一批受惠新政的新生兒也陸續降生,而全面二孩政策帶給整個城的壓力才剛剛開始。無論是社會還是準備生育二孩的家庭,需要面臨的都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有限的社會資源和日漸增多的二胎人口之間的悖論。在享受未來的人口紅利之前,這座城市和每一個生活在這里的人,還需要為此付出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