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珺
摘要: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原本就是文化傳承和積淀的重要方法,也是語言習得的重要方法。但是近年來,“書聲朗朗”在職高英語課堂中出現得越來越罕見。面對朗讀在職高英語課堂中的現狀,筆者嘗試通過教師備讀與學生樂讀,來將“書聲朗朗”還給職高英語課堂。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在課堂有限時間內實施“書聲朗朗8分鐘”,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書聲朗朗8分鐘;朗讀訓練;職高英語教學
一、“書聲朗朗”難再現原因
“書聲朗朗”曾經是英語課的主角。然而,自從職高英語新高考制度改革后,“書聲朗朗”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已經“風光”不再,甚至在每天短短的英語早讀中,學生們也都“閉口不讀”,而是以目代口瀏覽課文,或者課本攤開在桌面上,做做樣子而已。即使迫于英語老師的“淫威”,學生的“書聲朗朗”也只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使朗讀訓練被置于偏位,從而導致教師對朗讀訓練疏忽并缺乏指導。一堂課,40分鐘,教學任務緊張,教師在安排教學任務時,往往會舍棄在考試中無法檢測、無法加分的朗讀,而是加強對詞匯、句型和語法的講解和分析力度。這也導致學生離“書聲朗朗”越來越遠,最終失去興趣。其次,朗讀訓練方式的單一和朗讀訓練目標的不確定性也是讓學生失去興趣的原因之一。此外,職高英語課堂朗讀教學評價也缺乏多元化的評價機制。評價用語、評價內容和評價主體都相對單一。
那么,我們如何使郎朗書聲重回職高英語課堂呢?“書聲朗朗8分鐘”朗讀訓練在具體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又該如何實施呢?
二、“書聲朗朗8分鐘”實施策略
(1)備課時心里裝著“書聲朗朗”
備課時,教師要把“朗讀”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加以思考,并設計出具體的操作步驟。由于課堂上朗讀訓練的時間有限,教師在備課時根據自身的理解感受,結合教學設計,將最適宜做學生朗讀訓練的句型或者語句或者段落找出來,并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好相應的朗讀任務。根據課文的特點,可將8分鐘朗讀訓練大致分為通讀、細讀、品讀三類,具體步驟如下:
①通讀全文(3分鐘)。這一階段朗讀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來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做到對生詞發(fā)音準確,能夠正確劃分語句的意群和停頓。
②細讀重點段落(2分鐘)。疏通文意之后對選取的重點段落進行反復朗讀。
③品讀重點句子(3分鐘)。通過朗讀重點句子,品味欣賞語言文字之美,感受作者的內心情感,與文本作者產對話甚至產生共鳴。
(2)早讀時師生共同“書聲朗朗”
①教師領讀。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準確讀出每一個單詞和句子。
②師生同讀。教師和學生一起大聲朗讀單詞、詞組、句子和課文。期間漸漸加入語氣變化,節(jié)奏快慢,輕重音轉換等朗讀技巧;
③學生自讀。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入自己對于課文的感受,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場景的想象,將其與自己的理解感受結合,讀出課文中蘊含的思緒情感。
(3)課堂上落實“書聲朗朗”
①先期植入——深化“書聲朗朗”目的
在朗讀訓練開始時,教師就應該讓學生明確朗讀的目標和要求,因為目標和要求的指向性越是明確,有限時間內的朗讀訓練越是有效。在學生朗讀之前,教師先向學生呈現問題,讓學生帶著思考探究問題答案的目標去朗讀。初讀時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精讀時理解重點語句;品讀時將作者蘊含在文中的感情與自己理解課文后產生的感情合二為一。
②形式多樣——激發(fā)“書聲朗朗”興趣
改進單一的朗讀方式,根據不同的課文來擇定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朗讀方式,比如小組合作讀,表演讀,分角色讀,小組比賽讀,配樂讀等,讓學生們充分體驗不同朗讀方式帶來的新鮮感和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朗讀的積極性。
以分角色朗讀為例。
合作小組內分角色朗讀
第一、根據人物對話的提示語來揣摩人物的心理狀況,再通過朗讀表演出來。
第二、小組內分角色朗讀練習2分鐘后,將練習成果在班上展示。
第三、全班學生作為朗讀訓練的評價者,對朗讀者進行評價,或者提出改進的建議。評價可從語音規(guī)范、句讀停頓正確以及對話語氣是否符合人物身份和當時心理等角度出發(fā)。
全班范圍分角色朗讀
從各小組中挑選出朗讀中每個角色的佼佼者,進行組合,呈現高質量的分角色朗讀成果,讓其余的同學從中可以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③細化指導——提升“書聲朗朗”技巧
“朗讀”離不開技巧,若想提升學生對朗讀的興趣,首先得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一些技巧。不同體裁的文章,讀起來有不同的味道。英語課文常見的體裁有散文,議論文,說明文,小說,詩歌等。這些文學體裁有著各自的特點,在朗讀上不能“一刀切”。要讓學生知道哪些詞應該重讀,哪些詞應該弱讀。哪些地方該快讀,哪些地方該慢讀。比如,朗讀情緒激動高昂的語句時應快些,朗讀情感悲傷,哀怨的語句時應慢些;表現快樂、欣喜、贊美的課文語調應該明快響亮一些,表現沉重、悲哀、凄涼的課文語調應該深沉舒緩。一般的課文應以輕松恬淡的語調為主。
④多元評價——保持“書聲朗朗”彌新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尤其是對于一些膽小內向且朗讀水平較差的學生來說,教師的鼓勵和肯定是十分重要的,相反,嚴厲的批評會打擊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因此,朗讀訓練需要有效且多元化的評價來維持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主體不應該只是教師,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相互評價,或者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評價內容不應該只是從發(fā)音、停頓、緩急等方面進行評價,更應該從學生個體出發(fā),根據學生初始朗讀的不同水平來進行評價。評價方法不能一味地體現在語言上。比如說當某位同學朗讀結束時,全班可以用掌聲來對這位同學的朗讀進行評價;比如在小組賽讀的訓練中,可以采取小組加分制的方法來對小組的朗讀訓練進行評價。
三、“書聲朗朗8分鐘”成效
“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在踐行“書聲朗朗8分鐘”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獲是改變了學生對于英語朗讀的厭惡之情,激發(fā)了他們對于英語朗讀的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實效性。
在這一年里,我的英語課堂從一開始的朗讀缺失轉變成現在的“書聲朗朗”,從一開始朗讀教學設計的呆板單調轉變成現在的生動靈活,從一開始學生的“濫竽充數”轉變成現在學生愿讀樂讀的局面。這一轉變過程雖然緩慢,但是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踏實。如今,不論是早自修還是英語課堂,學生總會利用有限的時間饒有興趣地朗讀課文。朗讀,作為英語學習的重要方式,以它獨特的魅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每日的朗讀,學生們的英語語感明顯增強,英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得到提高,英語素養(yǎng)趨于深厚,為進入高校繼續(xù)學習英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杭州市蕭山區(qū)第三中等職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