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我擠了幾十分鐘的公交車,再迎著寒風走一段兒,終于在暮色中推開門,回到自己最心愛的小窩。燈光打亮,看著滿屋子的軟裝都被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倦意全無。我本不是一個特別戀家之人,直到用上了《好好住》。
小編手記
對于喜歡宅在家的人來說,如何將家里布置得舒適得體是個終極問題,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好好住》的出現,讓苦于找尋居家布置方案的人多了一種思路,并讓那些已經完成裝修的人多了一個“秀曬炫”的平臺——而我顯然是后者。
跟著大神學布置
簡言之,《好好住》是一款分享優質家居方案的APP。首次啟動《好好住》之時,除了登錄賬號之外,APP還會要求我們訂閱喜歡的標簽,并在接下來以此向我們推送相應的家居方案方面的內容。而要是后續想要增刪自己訂閱的標簽,我們只需要點擊《好好住》左上角的訂閱列表按鈕即可。
我們所訂閱的內容,默認會顯示在《好好住》的首頁上。細看下來,這些內容大部分都是源自網友上傳。而內容形式,也就是由一張圖加上一小段文字,這對于創作者來說門檻很低,而對于閱讀者來說,也不會造成太大的閱讀壓力。同時,閱讀者也可以從別人的布置思路中找到靈感,甚至可以將其改進并應用于自己家中。實際上,用戶在創作內容的時候,還可以向圖片中插入Tips,以提供家具產品的購買鏈接等信息。
除了首頁中用戶上傳的內容之外,《好好住》還以專題的形式提供了很多居家布置的干貨。在專題頁面中,筆者最喜歡的是“居住指南”系列專題。比如,某一期介紹的多種紅磚墻方案,就為我家的照片墻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參考。除了“居住指南”,大家也可以逛一逛“種草俱樂部”,很多用戶在此推薦了不少有意思的家居產品。
至于“全民曬家”和“大家的家”兩個專題,則是專供戀家愛好者“秀曬炫”用的。如果你也想曬一曬自己的小窩,那不妨點擊屏幕下方正中間的“發布”按鈕上傳自己的美圖。不過遺憾的是,《好好住》目前還并沒有提供圖片編輯功能,建議大家先用Snapseed或VSCO等
APP進行修圖。
當家居遇到社交
和很多家裝類APP不同,《好好住》當中的很多內容都源自UGC,源自其用戶。而社交元素的引入,也是該APP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某位用戶(《好好住》稱之為“屋主”)發布相關的居家照片時,其他用戶可以進行點贊、收藏和評論。此外,用戶之間也可以相互關注,并由此以引起更多互動。
不得不說,引入社交是《好好住》走出的一步好棋,一方面居家生活本就很具話題性,而且也是很多人的剛性需求;另h-面,裝修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目前互聯網化的程度也還不夠,屬于藍海市場。
海淘電商小紅書已經在社區電商的嘗試中嘗到了甜頭,如今《好好住》引入社交元素,自然也是為其未來的商業化做好準備。相信接下來,《好好住》還得多在運營方面下功夫,培養自己的KOL,催生出更多高質量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