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就是首席教育官
“老師最驕傲的產品就是學生,我從來沒有停止過育人。CEO的角色其實就是首席教育官。”近日,馬云在三亞“重回課堂”,給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位鄉村教師上了一課。馬云表示,一個人的第一份工作會影響他的一生,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老師,他一直以當老師的心態和方法在做企業。教師出身的馬云,本能地希望把自己所經歷和學習的東西、思考的東西跟更多人分享。
BAT能不能永恒?這個“山頭”遲早會過去
“一個行業里,長江后浪推前浪,每一個山頭都會享受它陽光下燦爛的十分鐘,但是十分鐘必然會過去的。”近日,李開復在達沃斯論壇上發表了演講。目前,人工智能領域資源分配明顯不均,BAT占據絕對性的優勢地位,但李開復卻并不完全看好BAT。他認為,互聯網行業下一個風口在人工智能領域,而BAT三大巨頭不可能永遠占據山頭。當新趨勢來臨的時候,處于山頭的公司不是每次都能捕捉到機會。此外,大企業過去的成功,可能會成為它的“包袱”,讓它不舍得放棄。
旅游行業創業者?建議做衛星公司
“旅游鏈條中其實有很多服務和環節,即使攜程這個體量的公司也不太可能全部囊括,還是會有分工。對創業者和創業公司來說,由于旅游的低頻屬性,想要獨立服務自己的用戶可能會比較難,但可以選擇切入鏈條中的某個單一環節,做衛星公司,服務于類似攜程這樣的大機構,或者相應的用戶和需求。”
近日,去哪兒新任COO胡潔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旅游行業的創業問題。2016年對很多旅游創業者來說,都是很艱難的一年,包括我趣旅行和淘在路上等之前被看好的明星項目,也都沒能順利撐過。在胡潔看來,對創業者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怎么形成規模化。從人群總量和頻次來看,旅游并不是用戶數量級特別高的,所以要達到一定規模相對來說比較困難,尤其在移動互聯網紅利結束之后。不過,她認為未來應該還是有一些新機會的,建議創業者主攻兩個方向,一是在大集團中內部創業,二是做衛星公司。
機器和人類之間有分界線嗎?有不可逾越的分界線—科學
“機器會有一天控制人類嗎?這中間有太多問題需要回答,但機器和人類之間會有非常清楚的分界線,不可逾越的界限,那就是科學。科學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讓人類駕馭自己的最重要的依賴。”
近日,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攜程旅行網和如家連鎖酒店創始人沈南鵬在未來論壇2017年會暨首屆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上發表了演講。他表示,過去一年中,有幸和很多科學家走在一起,更多地了解他們,就像二三十年前了解科學一樣。沈南鵬認為,在過去的30年里,商業社會發展迅猛,但科普的發展卻慢于商業。
沈南鵬稱,科學家是非常特殊的人群,很多科學家多年前的發現,現在我們還在仔細地回味,他們每個人都是人類智慧的明星。在大眾的理解中,科學家多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但正是他們創造了人類智慧的結晶。此外沈南鵬還表示,科學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依賴。
創業是一種什么樣的經歷?就像不斷被人打臉
“創業就像有人在不斷給你打臉,這里出問題,啪,那里出問題,啪,每天都是這樣,一直在被打。”近日,社交平臺tataUFO創始人兼CEO鄭玹宇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自己對于創業的看法。他表示,之所以選擇在中國創業,是因為他判斷韓國市場規模有限,而通訊的發展會讓亞洲國家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亞洲會主導經濟,而中國有這個機會。不過社交這個東西,成功率的確比其它領域更低,但如果做成的話,收益也會更高。
中美創業文化上的差異是什么?對失敗的態度特別不一樣
“事實上,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從總量上來計算,已經快速接近美國了,在不遠的將來甚至會將其超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中美創業文化上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最核心的表現為,我們對失敗的態度是特別不一樣的。”近日,易到創始人周航在湖畔學習期間談到了自己對于失敗的思考和感悟。他認為,在中國有一種成功動機過剩的氛圍,人們非常恥于談論失敗,人們會譏諷一切失敗的現象與失敗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