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燕

[摘要]目的 探討運用品管圈降低門診注射輸液室外周靜脈輸液重注率的效果。方法 2016年3~9月組建品管圈小組,以“降低門診注射輸液室外周靜脈輸液重注率”為主題,采用頭腦風暴法、魚骨圖、柏拉圖等方法分析造成重注率高的主要原因,比較實施品管圈前后門診注射輸液室外周靜脈輸液重注率變化情況。結果 實施品管圈活動后外周靜脈注射重注率為4.2%,顯著低于實施前的2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步幅度為83.7%;與實施前比較,實施品管圈活動后輸液室護士穿刺技術水平、工作積極性、健康教育能力、團隊協助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品管手法運用均有提高。結論 品管圈有助于降低門診注射輸液室外周靜脈輸液重注率,提升護理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品管圈;門診注射輸液室;外周靜脈輸液;重注率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2(a)-0176-03
Effect analysi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in outpatient injection and infusion
LOU Yan
Injection and Transfusion Room,People′s Hospital of Ganzhou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he injection rate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in outpatient injection by us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Method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usion rate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outpatient infusion",the group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established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2016,the method of Brainstorming,Fishbone diagram and Platon method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ain cause of the high rate of re injection,the changes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rate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in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the injection rate was 4.2%,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25.7%),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The improvement rate was 83.7%,compared with the prior to the implementation,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room transfusion puncture nurses technical level,work enthusiasm,health education ability,team to assist the ability,solve problem ability,communication ability to communicate,quality control techniques were improved.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infusion rate of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in outpatient infus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Outpatient injection transfusion room;Peripheral intravenous infusion;Reinjection rate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工作性質相似、相關或互補的人群自覺或自發組成一個團隊,通過全員參與、合作、集思廣益,以PDCA管理循環為基礎,采用品管手法降低消耗、提升質量,實現改善業績目標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1-3]。門診注射輸液室患者較多,患者對護士的穿刺水平要求較高,都希望可以一次穿刺成功[4]。靜脈輸液重注是指因各種因素導致輸液中斷或穿刺失敗而需重新操作的現象[5],降低門診注射輸液室外周靜脈輸液重注率有利于減輕患者痛苦,增加舒適度,進而提升護理質量。我院輸液室針對門診輸液患者開展以“降低門診注射輸液室外周靜脈輸液重注率”為主題的品管圈活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由我院門診注射輸液室護士(8人)組成品管圈小組,其中圈長1名,輔導員1名,其中年齡30~40歲占57%,>40歲占43%;本科學歷占43%,大專占14%,中專占43%;工齡1~10年占43%,11~20年占14%,21~30年的占43%。
1.2方法
1.2.1確定主題
召開品管圈圈員會議,全體圈員采用頭腦風暴法對門診注射輸液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共提出5個待選主題,從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3個方面對上述待選主題進行評價,得到“降低門診注射輸液室外周靜脈輸液重注率”這一主題得分最高,確定為本次品管圈活動的主題。
1.2.2計劃擬定
通過預估各項步驟所需時間,討論并確定每項步驟的負責人,并將內容繪制于甘特圖中,放置于微信群中,以提醒各圈員的任務以及完成時間[6-8]。
1.2.3現狀把握
出現重注后,由執行護士將重注患者信息、重注情況登記在查檢表上,2016年1月24日~2月28日為實施前,外周靜脈注射總次數為1266例,重注325次,重注率為25.7%。根據圈員結合數據分析得到,穿刺前后健康宣教不到位和護士操作水平不高、穿刺部位選擇不當和穿刺不順、針頭進入體內的長度不夠、穿刺工具為鋼針是導致重注的主要原因。
1.2.4設定目標
確定圈員能力約為60%,改善重點為77%,經過計算得出:目標值=現況值-改善值=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25.7%-(25.7%×77%×60%)=13.8%,降幅=現況值-目標值=25.7%-13.8%=11.9%。
1.2.5要因解析
采用頭腦風暴法進行分析,并從穿刺材料、方法、注射藥物、護士因素、患者因素及環境等方面制作原因解析表,將上述因素填入魚骨圖中的大、小骨中,制作出清晰的導致患者重注的魚骨圖[9-10]。根據柏拉圖分析(指將搜集的數據根據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項目等不同區分標準加以整理、分類,共有兩條縱軸,左邊為要因的次數或頻率,右邊為要因累計百分比,從左至右按遞減方式排列,只要改善20%的錯誤項目,即能改正80%的錯誤)出造成重注率高的主要原因有:穿刺前后健康宣教不到位和護士操作水平不高、穿刺部位選擇不當和穿刺不順、針頭進入體內的長度不夠、穿刺工具為鋼針。
1.2.6擬定對策并實施
針對這4個要因逐個擬定對策,根據20/80法則,總分>84分即被采納。對要因進行對策擬定,分別篩選出需要實施的對策。
1.2.6.1要因:穿刺前后健康宣教不到位和護士操作水平不高。對策:①將穿刺前后健康宣教內容匯總做成PPT向護士進行詳細講解。②將宣教內容做成宣傳欄,貼在診區醒目的墻上,方便患者查看,使患者熟悉穿刺流程,加強患者與護士的配合。③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治療前應以溫和、鼓勵的語言向患者說明輸液目的、藥名、藥物主要作用,輸液前做好充分評估,評估患者合作程度、病情、營養狀況及心理狀態等。穿刺后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項,防止出現不良反應。④由穿刺嫻熟的高年資護士對輪轉護士或新護士進行一對一培訓指導,由穿刺嫻熟的高年資護士現場示范高難度穿刺動作,協助穿刺操作水平不高的護士提高穿刺技能[11]。
1.2.6.2要因:穿刺部位選擇不當、穿刺不順。對策:①最佳穿刺部位的知識匯總做成PPT,對護士進行培訓。②穿刺前對穿刺部位進行預熱,除術前需禁食患者外,對于空腹患者需進食后再行穿刺,固定針頭時需以左手壓住針梗,右手粘膠布。③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合理選擇穿刺輸液部位,對依從性差,不聽從護士勸阻,在整個輸液過程中一直掙扎、躁動的患者,穿刺部位應選擇粗直、離關節較遠、便于固定的位置。首選腕關節3 cm以上,肘窩2 cm以下的靜脈和踝關節3 cm以上,膝關節3 cm以下處的靜脈,必要時予以夾板固定肢體,夾板需上下超過穿刺點3 cm以上。對合作患者則要由遠心端到近心端,從小靜脈到大靜脈,有計劃地使用靜脈[12]。
1.2.6.3要因:針頭進入體內的長度不夠。對策:外周靜脈鋼針輸液時,進入體內的針身長度應在整個針身的1/2~4/5[13]。
1.2.6.4要因:穿刺工具為鋼針。對策:推廣使用留置針,逐步實施各項對策并檢查實施效果,匯總,與基線調查正確率進行對比,統計2016年3月1日~8月31日實施后外周靜脈注射重注率。
1.3觀察指標
比較實施品管圈活動6個月的效果,評價指標包括實施前后有形成果和無形成果,其中有形成果為實施前(2016年1月24日~2月28日)和實施后(2016年3月1日~8月31日)輸液重注率,同時計算進步幅度和目標達成率,進步幅度=(實施前重注率-實施后重注率)/實施前重注率×100%;目標達成率=(實施前重注率-實施后重注率)/(目標值-實施前重注率)×100%[14-15]。無形成果(指無法直接計算經濟效益,難以直接用價值或物質形式的成果)為圈員采用素質自評量表進行評價的結果,包括穿刺技術水平、工作積極性、健康教育能力、團隊協助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品管手法運用,每項計分1~5分,由圈長對成員的總分進行統計[5]。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結果
2.1實施前后有形成果的比較
實施品管圈活動前外周靜脈注射重注率為25.7%(325/1266),實施后外周靜脈注射總次數為1238例,重注52次,重注率為4.2%,實施前后重注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25.625,P=0.000)。進步幅度=(25.7%-4.2%)/25.7%×100%=83.7%。
2.2實施前后無形成果的比較
與實施前比較,實施品管圈活動后輸液室護士穿刺技術水平、工作積極性、健康教育能力、團隊協助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品管手法運用均有提高,見表1。
3討論
門診注射輸液室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患者多,穿刺效率和一次成功率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后續治療與護理。針對門診注射輸液室目前存在的問題,組建了以“降低門診注射輸液室外周靜脈輸液重注率”為主題的品管圈小組,采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出造成外周靜脈輸液重注的主要原因包括穿刺前后健康宣教不到位和護士操作水平不高、穿刺部位選擇不當和穿刺不順、針頭進入體內的長度不夠、穿刺工具為鋼針,由此得到為降低重注率,減輕患者痛苦,作為護士應重視并避免重注現象,以嚴謹的科學態度、高度的責任心和正確規范的操作,為患者提供高質量、個性化的靜脈輸液治療,將靜脈輸液的不適感降至最低程度,真正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通過品管圈活動,不僅使圈員在相互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掌握了品管手法、增加了團體凝聚力,而且還顯著降低了重注率,達到了改善護理質量的目的,實現了護患雙贏[16]。
我院通過實施品管圈活動使門診注射輸液室外周靜脈輸液重注率由25.7%降到了4.2%,與此同時,實施品管圈活動后輸液室護士穿刺技術水平、工作積極性、健康教育能力、團隊協助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品管手法運用較實施前均有提高,證實了品管圈具有很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品管圈在門診注射輸液室是實際可行的,可降低外周靜脈輸液重注率,提升護理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蓓.品管圈活動在降低外周靜脈輸液患者靜脈炎發生率的應用與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5,29(4):83-85.
[2]李汶靜,陶怡,程曉紅.品管圈活動在某兒童專科醫院降低靜脈輸液滲出率中的臨床實踐[J].全科護理,2016,14(9):939-942.
[3]劉庭芳,劉勇.中國醫院品管圈操作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3.
[4]伍曉瑩,張宵宵,陳小鴿.兒科患兒家長靜脈輸液安全需求調查[J].護理學報,2009,16(1B):18-19.
[5]周芹.品管圈在降低嬰幼兒靜脈輸液重注率中的應用[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6,37(8):884-886.
[6]徐滿琴.運用品管圈活動提高兒科門診護士靜脈穿刺成功率[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23):3227-3228.
[7]張雁青,馮旭琴,趙旭毅,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靜脈輸液過程中藥液丟失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7):13-17.
[8]林建華,盧少萍,徐永能.品管圈活動在高齡患者外周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9):126-127.
[9]胡素華,蘭曉娥.品管圈活動降低外周靜脈輸液外滲發生率的研究[J]當代護士,2014,(8):130-132.
[10]楊虹,勇琴歌,侯惠如.品管圈活動對降低心血管內科老年患者外周靜脈輸液外滲發生率的效果[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4,16(6):479-480.
[11]梅云霞,王娟,馮苑,等.門診兒童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的品管圈管理[J].江蘇醫藥,2015,41(8):986-987.
[12]陽利娟.重性精神病患者靜脈輸液重注原因及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2011,(5):115-117.
[13]郭鳳梅.外周靜脈輸液鋼針進入體內長度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5):90.
[14]權小波,鐘園,毋榮,等.品管圈在提高靜脈輸液成功率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4,27(11):1430-1432.
[15]蒙好好,楊華露,李啟蟬,等.品管圈活動在新生兒外周靜脈輸液外滲發生率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 22(11):119-120.
[16]蔡慧媛,蔡志芳,安培,等.運用品管圈提高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患者門診維護舒適率[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