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媛
4月24日,一篇樸實優美的文章《我是范
雨素》成為網絡爆款文章。作者范雨素44歲,
來自湖北襄陽農村。她學歷不高卻熱愛讀書寫
作,經歷了輟學、婚姻不幸、拆遷、鄉親不接納,
獨自帶著兩個女兒來到北京打工,在一個土豪
家里做過育兒嫂。如今,她已把女兒培養成年
薪9萬元的小白領。
網友熱議
①我的老天爺,寫得可真是好!像吃了一
大包跳跳糖,文字在其中砰砰砰炸裂。看似輕
描淡寫,卻直擊小心臟啊。
②余秀華和范雨素兩個會寫的草根都是湖
北人。一個激越強烈,一個幽默寬厚。兩種不
同的風格,兩種不同的力量,我都很喜歡。
按照朋友圈里的主流價值觀,沒房、沒車、
沒老公、沒多金的工作,一個鄉下中年女人在
北京該怎么活?肯定活得卑微、麻木、失意、痛
苦。但這個“命運被裝訂得十分拙劣的鄉下女
子”,偏偏用冷靜純凈的筆觸,給那些整天焦慮
不堪的中產和精英,釀了一杯文學的甜酒。她
的文字沒有悲戚、沒有控訴,反而流露出一股
冷眼觀世的達觀、哀而不傷的慈悲,以及被生
活磨礪出的俏皮。
不知道多少中產和精英在朋友圈里發著相
似的感慨:今夜,范雨素的文字撫平了焦慮。
不不不,如果你的內心依然欲壑難平,這個豐
富而輕盈的農婦寫的文章撫平不了你,誰也撫
平不了你。明天一睜開眼,你談及的話題依然
是房子又漲了多少錢,學區房又有多緊張;你
依然像綁了風火輪的哪吒一路狂奔,生怕孩子
輸在起跑線上,生怕成為人生輸家。
千萬別把范雨素的文章當作一口清淡的雞
湯,我們該看看自己靈魂的小,該想想自己荒
蕪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