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納瓦利內拋出的“貪腐視頻”激起示威潮,但他身背兩起經濟官司,隨時可能坐牢
沉默良久的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終于出聲了。3月初,俄知名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發布視頻,稱梅德韋杰夫擁有遠超合法薪資的龐大資產。3月26日,俄多地爆發反腐示威游行。4月4日,梅德韋杰夫稱,這些“調查”隱藏著政治目的,就是要將人們推上街頭。
“揭秘視頻”遭到普梅反擊
3月初,社交媒體YouTube上出現了一部近50分鐘的視頻,題為《他不是你們的季馬》,曝光所謂“梅德韋杰夫腐敗帝國”。鏡頭對準據稱屬于他的豪宅、莊園、葡萄酒莊,還披露了所謂梅德韋杰夫定制款的襯衫、耐克運動鞋等細節。
整個活動的組織者是納瓦利內的“反腐敗基金會”。他是視頻的總導演,還親自出鏡擔任主持人及旁白。視頻采用無人機拍攝,在俄境內外取景,后期制作也很精心。視頻一經推出,瀏覽量就雄踞榜首。截至4月8日莫斯科時間下午3時許,瀏覽人數已近1800萬。
正如梅德韋杰夫所說,看完這部視頻,那些涉世不深的年輕人“會被洗腦的”。在各地的游行中,出現了許多稚氣未脫的中學生,還有個五年級小學生在現場發表演講,視頻在網上十分火爆。
梅德韋杰夫批駁說,視頻顯然花了大錢,是有人資助,想達到某種政治效果。片中所提到的“熟人”,自己根本沒聽說過,地點也沒去過。所謂的定制旅游鞋、T恤衫和文件,普通觀眾難以分辨真假。視頻最后,納瓦利內毫無遮掩地表明他將參加大選。梅德韋杰夫強調,反對派將一些尚未成年的學生誘惑、裹挾到街頭政治中,變成其政治綱領的人質,這是一種犯罪。
由于梅德韋杰夫此前沒有立即反擊納瓦利內,俄高層已有微詞。俄聯邦委員會(上院)主席馬特維延科稱,不能裝作什么也沒有發生,將頭藏在翅膀里。梅德韋杰夫則說,這是因為自己“心寬”——作為前總統和現任總理,如果每次都對類似的污蔑、挑釁做出回應,那就無法正常工作了。
在梅德韋杰夫表態前,俄總統普京已在北極論壇上予以回應。普京說,俄羅斯將循序漸進地打擊腐敗,但所有人都應在法律框架下、在政治進程中行事,對超出框架的人應依法懲罰。一些政治力量為提高政治知名度而做出的種種舉動是不對的。俄羅斯非常清楚,類似做法制造了“阿拉伯之春”,也導致了烏克蘭的動蕩。
有分析認為,普梅兩人對此事看法高度一致,認定示威抗議活動是有明確政治訴求、意圖顛覆現政權的顏色革命,要團結應對。
網絡寫手轉入政壇
在網絡上進行造勢,這對納瓦利內來說不是第一次。他靠網絡反腐走紅,是知名的博客寫手。在維基百科俄文版上,他被稱為“俄羅斯互聯網活動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俄政權著名的反對者”,還有人稱他是“普京的頭號反對者”。
41歲的納瓦利內曾在俄友誼大學學習法律,后來又在俄政府所屬財政科學院學過經濟。但他很早就對政治表現出濃厚興趣,組織過一些青年運動。2000年,他加入反對派政黨亞博盧黨,7年后因民族主義過激言論而被開除。
納瓦利內曾創立多個網站,“監督國家機構行為”。他拋出過很多高官貪腐的驚人資料,包括大批高官瞞報財產、在歐美各地擁有豪華別墅等情況。這些資料真假難辨,但為他贏得了知名度。
2011年底開始的俄杜馬及總統大選期間,發生了“反對選舉舞弊”的抗議活動,納瓦利內很活躍,“首創”了諸多熱門的反政府口號,比如“騙子與小偷的政黨(指執政的統一俄羅斯黨)”“沒有普京的俄羅斯”等。由于這些“卓越表現”,他加入了俄反對派協調理事會。
2013年,納瓦利內參加莫斯科市長選舉。很快,他就因涉嫌腐敗而被起訴。法官認定他在2009年擔任基洛夫州州長顧問期間,與他人合伙侵吞木材,并判他5年監禁。他提出了上訴,而當地檢察院也請求法院暫時取消對納瓦利內的拘押。在納瓦利內寫下不離開當地的保證書后,他被釋放了,等待上訴結果。法院稱,這是“避免對他的選舉活動造成不利影響”。但這個做法在當代俄羅斯很罕見。不過,他最終在選舉中敗給了索比亞寧。后來,他的5年監禁被改判為5年緩刑。
總能得到“貴人”相助
這幾年,納瓦利內在西方越來越吃香。2010年下半年,他被美國國務院與耶魯大學共同舉辦的“世界研究員計劃”選中,成為全球15名研究員之一。這個計劃是為“來自第三世界國家未來政治領導人”量身定做的,旨在讓受培訓者接受美國價值觀。2011年和2012年,他兩度登上美國《外交》雜志的《全球百名思想家》榜單。
2014年,俄羅斯與西方關系惡化,納瓦利內支持西方對俄精英的制裁。2015年,他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提議禁止涉及烏克蘭沖突的俄1000名官員、商人等進入美國與歐盟。
納瓦利內惹了不少是非,但關鍵時刻總能得到“貴人”幫助,這個“貴人”就是西方。他在2011年和2012年兩次被短暫逮捕,每次西方總有“保障言論自由、盡快釋放納瓦利內”的聲音發出。2013年他被判刑后,白宮甚至威脅因此取消美俄首腦會晤。2014年,他被指控侵吞兩家公司的資金,遭莫斯科一家法院判處3年半監禁,緩期執行。2015年,他在莫斯科地鐵上散發傳單,鼓動民眾上街游行,被逮捕后還掏出手機輕松自拍。
2016年底,納瓦利內透露了自己要參加2018年總統大選的政治企圖。一些自由派媒體稱,在民眾中他確實有一定的支持度。在選舉綱領中,納瓦利內允諾向俄羅斯的社會不平等宣戰,并提出向高收入者征重稅,提高國有大公司的透明度,降低中小企業稅負等主張。今年2月初,他設在圣彼得堡的競選總部開張了。從他的行事邏輯看,3月初拋出“梅德韋杰夫貪腐視頻”以及之后的抗議游行,都是其競選計劃的一部分。 ?
給梅氏帶來傷害但無傷普京分毫
在一部分分析人士看來,納瓦利內對普京是個不小的政治難題。目前俄羅斯經濟不景氣,他會威脅到普京的執政以及未來的總統大選。也有人認為,納瓦利內沒有那么大能量,只是美國用來削弱與打擊俄政府的棋子而已。這兩種說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道理。
正如俄政治學家索洛維伊所言,納瓦利內是遵循著清晰的政治邏輯行事,即敗壞最有名的精英人物,即使沒使他們亂了陣腳,也會引起他們慌張,這永遠對反對派有利。但索洛維伊也強調,目前的俄羅斯是另外一種狀態,反腐運動能引起人們對“反腐旗手”的一定關注,提高其知名度,但尚不足以將其自動變成重量級的人物。
俄羅斯的專家們認為,目前并沒有確切證據證明是美國或英國情報機構在為納瓦利內提供幫助。也可能是有人打著西方旗號干的,原因可能是梅德韋杰夫沒有批準扶持某一商業項目,因此對梅德韋杰夫進行報復。
此事對梅德韋杰夫已經帶來傷害。雖然他是俄政壇二號人物、執政黨主席, 4月5日的列瓦達分析中心最新民調顯示,梅德韋杰夫政府的支持率在2月到3月間已降低10%。不過,普京的支持率基本持平,仍處于高位。專家分析,普京對自己的多年搭檔至今仍然力挺。為保政局穩定,他在大選前不會對政府班子作大調整。
一位在莫斯科工作了20多年的“俄羅斯通”告訴《環球人物》記者,從上世紀90年代的涅姆佐夫、卡西亞諾夫到今天的納瓦利內,俄反對派或多或少都與西方有聯系,有的可稱為“第五縱隊”。如果他們組織的街頭抗議活動得不到有力控制,很可能演變為又一場“顏色革命”。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已經亂了一次,那是一場噩夢。在普京的強力整治下,俄政局穩定,經濟恢復有序,民眾也團結,俄羅斯絕對不會、也不能再回到過去。所以,俄領導層對納瓦利內的活動是戰略上藐視,不草率表態,戰術上充分重視,露頭就打,絕對不給事態升級的空間。來自俄共的杜馬議員普列特涅娃認為,如果任由納瓦利內發動的街頭游行繼續下去,其組織者就將上臺,俄羅斯將會大亂。當然,為了防止事件按“顏色革命”版本發展下去,也不應該只用禁止的手段,也要采取切實行動來解決腐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