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駿++羅永平



太極拳據太極之理,由無極至太極,由無相而生有相,運化自然之道也。運丹轉精、梢領神合、意守虛靈、神氣充實為其精義,虛頂領勁、含胸拔背、松腰圓襠、虛實相間、沉肩墜肘 、節節貫串為其法象,旨在順勢而為,通過螺旋纏絲虛實的變化,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而制人的搏擊效果。太極拳蘊含了很多精湛的拳法技理,是“以弱勝強”的法門所在,故習練太極拳須辨其大義,察其微言,只有心中豁然明達,方能學有所得;若不知其所以然,則雖有“數十年純功”,恐亦難以運化。
以太極拳推手、散手而論,“節節貫串”是重要法則。能“節節貫串”,則意靈通達,發放自如。而要始終如一做到“節節貫串”,前提是“節節分家”,特別是“三節分家”,只有這樣才會有“跌空”之感,方可產生“引進落空”的技擊效果,其技勢運化圓活而無滯礙,形質神氣無拘無束,以柔出奇,無堅不摧。
就太極拳推手、散手的各種要領、要旨、原則等,眾多名家、大師均有論述,然對“三節分家”的論述很少。吾師羅永平先生2012年寫就并發表的《太極拳之“節節貫串”》一文,提煉并總結了四十多年習拳、技擊心得,提出“欲要節節貫串,先要節節分家;欲要節節分家,先要三節分家;欲要三節分家,先要梢節領勁;欲要梢節領勁,先要每動先走手;欲要每動先走手,先要小(大)指領勁”。這里,明確提出了“三節分家”的理念。但就“三節分家”的作用,太極拳界更鮮有提及。我等與羅師學拳、走架、技擊過程中,經他講解、示范、搏擊,糾正了我們以往受社會上大多數太極拳練習者影響存在的許多錯誤理念和技法原則,品嘗到了“三節分家”的甜味、趣味、意味,深感“三節分家”的重要,真正體會到太極拳“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的奇妙,實乃普受澤惠,受益良多。
何謂“三節”?陳長興公在其所著《太極拳十大要論》中曰:“……身節部甚繁,若逐節論之,則有遠乎拳術之宗旨,惟分為三節而論,可謂得其截法:三節上、中、下,或根、中、梢也。”繼而將頭、中身、腿、臂、手分論三節,此不繁敘。由于太極拳以手法、腿法為至用,且以手、臂、腿論之:“以腿言之,胯為根節,膝為中節,足為梢節;以臂言之,膊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以手言之,腕為根節,掌為中節,指為梢節。”
簡而言之,“三節分家”即胯膝腳、肩肘手、指掌腕“三節”之間,在行拳走架、推手散手時猶如珍珠串聯,節節松杳,關關舍棄,不呈拙勁。若一節被制,它節亦可轉圜,致全身松柔圓活,螺旋纏繞,交融騰挪,得機得勢。
羅師進一步指出:在散手實戰中,手臂和腿的“三節分家”尤為重要,經常起到決定性作用。例如“六封四閉”技勢之招術一“折拿虎尾”的解脫擒拿,招術三“疾風斷肢”的按采,就要求手臂的三節分家;“大六封四閉”技勢之招術三“果老下騎”的點踹,就要求腿部的三節分家。其實“三節分家”在技勢招術中俯拾即是。當然,只有以“節節分家”為基礎,才可以做到“三節分家”。
為什么說“三節分家”重要以致起決定性作用?因為它符合自然,契合人類肢體運動規律。我們看看自然界中的貓科動物虎、獅、豹等,它們在追逐獵物奔跑時四肢的狀態就自然呈現“三節分家”,尤其在撲向獵物瞬間前肢運動整個就是“三節分家”。這是動物的本能,體現了最自然、最省力、最有效的捕捉狀態,是一種形體之美。人體也是如此。籃球運動員接球時須手、肘、肩分家方可接住球,投籃時手、肘、肩“三節分家”更為明顯,足球運動員在傳球、射門時腳、膝、胯也是“三節分家”,他們不可能挺直手臂接球或投籃,也不可能伸直腿腳去踢球或射門,因為不論是手臂還是腿腳,只有“三節分家”才最自然、最省力、最有效,最具有美感。太極拳者講究“天人合一”、融入自然,講究“四兩撥千斤”,因此,太極拳無論是行拳走架,還是推手、散手,最自然、最省力、最有效的理念和狀態,就是“三節分家”。唯有“三節分家”,才能做到“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和“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黏隨不丟頂”,才能體現太極拳應有之美,才能感受太極拳搏擊的精妙、奇妙。
如何做到“三節分家”?首先,要對“三節分家”理念有清晰認知,理解其含義,知曉其運化。其次,練拳走架時首先做到梢節領勁,沉肩墜肘,主宰于腰。其三,每一技勢的招術要在為師指導、喂招下反復練習,體悟內蘊。其四,在推手、散手實戰中不斷錘煉感知。
下面列舉若干技勢招術,領略“三節分家”在推手、散手的技用妙觀。
招術例一 折拿虎尾
這是“六封四閉”技勢招術之一。
合步推手或散手實戰中,對方抓我右掌,欲絞臂鎖拿;我右臂三節分家,梢節手掌領勁,折腕轉圜回收,對方必被牽動引進,致其掌背面予我,我左手迎上,與右手合握夾擊,左手大拇指點按其“中白穴”附近,合勁反拿致對方疼痛難忍前跌。此所謂“一陰一陽護前胸,何懼狂夫抓手攻”。圖1-1至圖1-13。
要訣:肩肘與手先分家,折疊合收擒成絕。
如圖所示,不論對方反拿手掌還是正拿、豎拿手掌都可以此招術應對解脫并反拿對方,關鍵是要做到梢節領勁、三節分家。
招術例二 輕抹頭陀
這是“十字手”技勢招術之二。
合步推手,劃圈打輪。我于上掤下按之際,右掌轉插對方左頸側,右臂三節分家,以掌根向左下按壓,對方必然頂抗,我右掌順勢由按變勾,勾纏住其頸部,以手領勁,向右下“抹”帶,同時左手托住其右臂,沉胯右轉,合勁將對方拋出。這叫“橫開清波蕩漾,全仗梢領旋轉”。圖2-1至圖2-13。
要訣:欲右先左走內弧,上引下擊腕轉關。
招術例三 野馬探頭
這是“高探馬”技勢招術之三。
散手實戰中,對方用右拳向我當面直襲;我以胸迎鋒吞化來勁,兩手逆纏合截其臂,左臂三節分家,掌黏抹下引(關鍵在“抹”,然無三節分家就無法“抹”),致其前傾而授首,右臂三節分家,右掌蓄勁逆纏猛拍打其面,彼應聲跌出。所謂“果能立勢超流俗,汗血寶駒也征服”。圖3-1至圖3-14】。
要訣:以胸吞化是絕技,雙逆左抹右出擊。
“高探馬”一勢技法精妙、含意深邃,彰顯了陳式太極拳梢節領勁、三節分家、隨曲就伸、虛實相間的技戰特點,此勢運用嫻熟,對提高太極拳技理技法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