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蕾
摘 要:嵌入創客空間的圖書館,為其職能的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同時也為圖書館深化數字化信息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圖書館作為社會數字化信息服務的重要提供者,應當把握時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推動數字化信息資源使用的培訓、構建學科服務及其交流平臺、強化成果轉化信息化服務、注重用戶體驗的實現四個方面入手,進一步為創客空間提供更加優質的數字化信息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5-0132-03
關鍵詞:圖書館;創客空間;數字化信息服務;實現途徑
創新與發展是目前我國圖書館進一步提高自身服務能力的基本途徑,圍繞如何開展圖書館創新與發展而進行的學術討論和實踐工作層出不窮。一方面學者們對國外圖書館界所開展的創新工作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解讀;另一方面國內圖書館根據社會文化與經濟建設的時代要求開展了大量的探索工作。保持著與時俱進品質的廣大圖書館界人士,始終力爭將圖書館所擁有的優勢轉化為服務社會大眾的實質內容。在國家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條件下,“創客空間”這一社會創新創業的新型載體已悄然出現并逐步發展壯大,這就為圖書館服務職能的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同時也為圖書館深化自身服務內容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1]。圖書館作為社會各個階層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情報訴求服務的前沿陣地,不僅承擔著信息資源加工、匯總、傳播的職能,也應進一步加強其催化創新創業的公眾信息以及知識交流的職能。自創客思維及創客空間載體在我國出現以來,國內圖書館學者和管理人員對其基礎理論與實踐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討論,從取得的成果來看,已初步匯集了理論發展的導向和實踐運營的經驗[2]。當下,如何利用圖書館在數字化信息服務方面的基礎優勢,進一步把創客空間有效地嵌入圖書館數字化信息服務的內容中,并為創客空間量身定做專業化的服務體系,已成為圖書館界進一步助力創客空間能力發展的新動向,也值得圖書館員和創客館員開展深入研究。
1 圖書館服務于創客空間的模式及特點
1.1 圖書館服務于創客空間的方式
通常情況下,圖書館服務于創客空間的方式有兩種類型,一是利用自身所擁有的空間自主進行創客空間的建設和運營;二是與社會創新創業機構開展合作,共同運營創客空間[3]。從發展定位來看,鑒于不同層次的圖書館在館藏資源、信息化發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上的差異,各個圖書館在服務和運營創客空間的實質方向上也有很大的區別,高校圖書館在面向創客進行服務時,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在校大學生進行項目化創業,并以創業來解決就業問題[4];基層公共圖書館在面向創客進行服務時,其服務對象來自社會多層次人群,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挖掘社會大眾的創新創業潛力,并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就資源供給服務的方式來看,圖書館創客空間的運營模式可以初步歸納為協同開發、集中開發和自主開發三種,這三種模式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都體現出了優勢和弊端。因此,國內圖書館在服務于創客空間的發展時,不應盲目進行模仿,而是應該在充分考量自身情況的基礎上,對這三種模式進行綜合評估后再做出選擇。
1.2 國內外圖書館服務于創客空間的案例分析
在美國,佐治亞州公共圖書館在與本地創新創業服務機構聯合運營創客空間的過程中發現,影響創客前往圖書館接受服務的負面因素主要包括:創客住址與圖書館的距離、圖書館功能性服務的開放時間等,因此,進一步強化圖書館功能性服務的線上服務水平,并散點式地建立小規模創客空間已成為佐治亞州公共圖書館創客服務的新目標。美國三大公共圖書館之一的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在強化其總館信息化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創建了虛擬式的TechCentral創客空間,創客無須親自前往其總館或分館,就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接受智能化的配套信息服務[5]。內華達大學利用其在3D打印技術方面的學科優勢,為在校創業大學生提供了3D打印時間和操作服務,并通過不定期地舉辦專項研討班來提升在校創客的技術和經營能力。在國內,成都圖書館閱創空間立足于多方合作的運營方針,通過利用本地創新創業服務機構的組織優勢,定向為創客提供數字化信息專項服務。從以上國內外關于圖書館服務于創客空間的案例可以看出,協作開發式創客空間的特點在于:限于基礎條件和創業經營管理經驗的不足,圖書館必須與社會創新創業服務機構聯合,依托其原有的技術服務能力來提供技術層面的支持;集中開發式創客空間的特點在于:依托其強大的信息化服務能力,在實現各類資源集中配置的基礎上,通過線上服務的方式,進一步為創客提供足不出戶的服務;自主開發式創客空間的特點在于:利用其專項的技術優勢定向地為創客空間提供專業化技術能力和經營能力,經過能力提升和培訓后的創客可以直接依托自身的技術優勢開展創新創業活動,自主開發式的圖書館創客空間一般都依托高校運營。
2 圖書館與創客空間之間的關聯性分析
無論圖書館通過哪種模式服務于創客空間,其在組織服務的過程中都可以為創客空間提供學習交流、知識獲取、技術支持、經營指導等服務,因此圖書館參與構建創客空間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和現實性的意義[6]。
2.1 圖書館參與構建創客空間的優勢
2.1.1 具備豐富的數字化信息資源以及良好的服務環境。在我國無論是高校圖書館還是公共圖書館,一般都有著豐富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專業化的人才服務團隊以及安靜整潔的整體環境。圖書館基于其面向社會公眾的認可程度,可以輕松便捷地把有創新創業意向的社會人群聚集在一起,并為之提供最為先進的數字化信息資源、網絡辦公工具以及技術分析等服務內容。基于此,圖書館參與構建創客空間要比其他社會機構更具有基礎性的優勢。
2.1.2 能夠組織起強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團隊。通常情況下,圖書館所擁有的人力資源不僅包括自身的圖書情報專家,而且在其日常職能活動的范圍內會和其他學科的專家產生良好的合作關系。因此,圖書館潛在的人力資源可以實現深層次的挖掘,其他學科的專家也可以直接成為圖書館創客空間的創新創業導師。
2.1.3 有助于幫助創客獲得創業支持。圖書館不僅可以為創客提供基礎性的知識信息服務,同時其豐富多彩的項目籌集、推廣推介等活動有助于使社會公眾進一步了解創客的創業動向和內容,這也有助于創客空間獲取來自社會各方的資金、人力以及管理經驗。
2.2 圖書館參與構建創客空間的意義
2.2.1 有助于拓展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圖書館設立的根本宗旨在于滿足社會大眾的文化需求,因此其服務的內容也必須隨著服務對象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便捷地獲取各類創新創業的基礎性服務已成為社會大眾的重要訴求,這就使圖書館必須轉變服務方向和服務內容,以主動適應這一變化[7]。就服務轉變的實現途徑而言,加快參與創客空間的構建可以看作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一方面通過參與構建創客空間,可以進一步拓展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提高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另一方面創客空間的引入可以使圖書館轉變管理思維的方向,推動圖書館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2.2.2 有助于引領學習方式的轉變。圖書館在引入成規模的創客空間之后,創客動態交互式的學習方式將進一步打破圖書館原本長期存在的被動靜態的學習方式。動態交互式的學習方式將使圖書館的整體學習氣氛更加活躍,在這種學習方式的引領下,其他圖書館用戶也可以效仿創客空間以自身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主動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優勢進行思維創新式的學習,這將進一步激發圖書館用戶的學習熱情。
2.2.3 有助于提升館員的綜合管理水平。館員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基礎技能,還要有能力做好各類網絡技術工具及設施設備的運營維護。同時,從組織管理的角度來講,圖書館員不僅要經常與創客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動向,而且還要能夠根據他們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內容,例如:針對創客的創業指導需求,搭建創客與創業導師之間有效溝通和對話的橋梁。上述服務的內容在以往的圖書館職能中少有體現,因此,館員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綜合管理水平。
3 創客空間對圖書館數字化信息服務的要求
3.1 實現對各類數字化信息資源的深入挖掘和分析
由于創客所開展的活動具備較強的創新性,因此所獲取的信息資源只有經過加工、整理和有效分析之后,才能幫助其開展基于信息的決策和判斷。而創客往往缺乏這方面的實踐操作經驗。只有對各類數字化信息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才能真正發揮它們對創客空間的支持作用。
3.2 實現數字化信息資源的個性化定制服務
圖書館創客空間的創新創業內容所依托的基礎學科往往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其所需要的數字化信息資源的內容和方向也必定會體現出強烈的個性化[8]。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要想滿足創客對數字化信息資源的服務訴求,就必須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服務。
3.3 實現數字化信息資源的開放化和共享化
創客作為社會創新創業活動的先行者,其理念必須與他人經過不斷的溝通交流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其所依賴的數字化信息資源也需要不斷開放和共享才能持續獲得積累。因此,實現數字化信息資源的開放化和共享化,有助于讓創客在充分挖掘自身潛力的同時,形成更多跨界合作的創客成果。
4 圖書館創客空間的數字化信息服務建設實現途徑
4.1 推動數字化信息資源使用的培訓
圖書館數字化信息服務的實現,不應只注重于服務內容的基礎建設,更為關鍵的是要通過培訓,使創客能夠熟練地使用數字化信息服務的各項工具。圖書館員需要及時幫助創客對數字化信息服務的各項工具進行學習和實踐操作,并在一定程度上輔助其建立屬于自己創新創業活動方向的數字化信息資源數據庫。同時,圖書館員可以定期開展與創客的交流活動,進一步分析創客的培訓需求,借鑒外界的培訓經驗,以創客的個性化培訓需求為出發點,推送培訓服務[9]。
4.2 構建學科服務及其交流平臺
在當前圖書館的數字化信息服務中,加入學科服務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學科服務能否提高影響力和吸引力的關鍵在于,其服務內容是否符合創客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大多數圖書館在充分參考豆瓣網的學科服務模式基礎上,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了創客學科服務平臺,創客可以通過該平臺建立學術博客、課題組博客,并通過博客對外展示項目進展情況。同時,創客學科服務平臺還配有專門的學科導師數據庫,學科創客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科內容,邀請數據庫中的導師加入他們的創新創業活動中,幫助其及時解決項目進展中遇到的問題。平臺的管理者也可以對創客的學術博客、課題組博客進行歸類管理,借助大數據技術對其活動內容進行分析,以便進一步輔助創客深層次挖掘合作伙伴,并通過“可能認識的人”來為創客推薦潛在的合作伙伴。
4.3 加強成果轉化信息化服務
創客并非都會將自身的項目成果運用于自主經營,很多創客更傾向于將自己的項目成果轉化給他人并從中獲取利潤。因此,圖書館在提供數字化信息服務的過程中,加入成果轉化模塊也是其服務內容創新的重要方向之一[10]。就實現的途徑而言,圖書館一方面可以通過構筑在線成果展示平臺的方式,將創客的項目成果集中對外進行無確定目標的推介;另一方面可以有目的地組織各類成果轉化交流活動,邀請創客和相關企業參加這些活動,并通過活動的舉行促成雙方達成成果轉化意向。
4.4 注重用戶體驗的實現
現代服務業的主體越來越注重用戶體驗的實現。在用戶體驗模式下,通過多方采集服務對象的反饋意見,并對這些反饋意見進行分析整理,可以及時發現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推動服務質量的升級。因此,圖書館在提供數字化信息服務的過程中,可以設置用戶體驗模塊,廣泛征求創客對于圖書館數字化信息服務的意見或建議,并就這些反饋意見與創客服務團隊進行協商討論。與此同時,圖書館也可以鼓勵創客參與到數字化信息服務相關產品與工具的研發中,從而使創客推出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務產品與工具。
5 結語
嵌入創客空間的圖書館不僅營造了創新創業的又一高地,同時也為圖書館的數字化信息服務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圖書館的數字化信息服務融入創新創業的氛圍中,可以有效推動其服務水平的轉型升級。然而,目前我國嵌入創客空間的圖書館數字化信息服務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如何進一步完善各種類型的服務模式,使其促進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還需要廣大圖書館界人士在實踐的過程中加以探索和解決。
參考文獻:
[1]羅博,吳鋼.創客空間:圖書館新業態發展實踐與啟示[J].情報資料工作,2014(1):29-32.
[2]孔祥輝,孫成江.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3(21):56-60.
[3]尤越,賈蘋.圖書館創客空間發展實踐研究及建議[J].圖書館雜志,2015(5):74-77.
[4]陳藝.高校圖書館引入“創客空間”的思考[J].新世紀圖書館,2015(1):33-36.
[5]馮繼強.美國圖書館創客空間實踐對我國公共圖書館創新實踐的啟示[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11):11-16.
[6]李燕波.論圖書館創客空間的經營模式及發展策略[J].圖書館建設,2015(2):55-59.
[7]陶蕾.圖書館創客空間建設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14):24-28.
[8]胡異.圖書館創客空間建設現狀與展望[J].圖書館學刊,2015(8):17-20.
[9]曲蘊.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實踐探索:以上海圖書館“創·新空間”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2014(10):42-44.
[10]宋甫,吳躍偉,韓曉雪,等.我國圖書館創客空間理論研究與實踐發展綜述[J].圖書情報知識,2015(6):28-35.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