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林
摘 要:簡述了注泥泵的工作原理、結構和作用。對其故障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檢修的方法和改造方案。
關鍵詞:注泥泵 機油 變質 改造方案
一、前言:
集輸大隊凈水站承擔著每天23000方污水處理任務,2014年以來,我站采用了新的污水水質處理改性工藝,水質改性工藝會在沉降罐內產生大量污泥,若不能及時排出,影響正常生產。這些污泥通過注泥系統,有效的回注地下。我站注泥系統目前共有三臺開一備二5FB127(11-33)/(42-16)型注泥泵,每天24小時運行,注泥量約20m3/h,注泥壓力13-15MPa。去年,注泥泵的曲軸箱進水機油變質較多三臺泵12次,注泥泵機油變質后,潤滑效果變差,曲軸箱溫度會升高,嚴重時會甚至造成燒軸、燒瓦,影響泵的安全使用。
二、故障分析:
如何減少進入曲軸箱的水,注泥泵機油變質的主要原因是曲軸箱進水,注泥泵運轉時,透過機油看窗觀察,機油呈現白色;更換機油時,也能放出來的大量的清水,放出來的潤滑油多數都變成乳白色。如何減少進入曲軸箱的水,成為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三、 改進方法:
1、安裝分水閥合理控制冷卻水量的大小
注泥泵的沖洗水通過膠皮管進入柱塞,降低活塞的溫度并將缸套內的殘留泥沙帶出,避免出現柱塞過熱、磨損現象。沖洗水由膠皮管一側分別進入第一、二、三道柱塞,因第三道柱塞遠,沖洗水流量少,冷卻效果差,而第一道柱塞近,沖洗水流量大,柱塞往復運動時就有部分沖洗水飛濺,容易進入到機油箱,引起機油變質。注泥泵沖洗水是取自站內消防水管線,原先就一個總閘門控制,為了合理的控制沖洗水流量,4月29日,我們在三道柱塞進水口分別安裝了三個4分閘門,將三道沖洗水流量控制到一個合理的范圍,既滿足沖洗、冷卻要求,又不會因沖洗量大四處飛濺。
2、制作擋水壓盤
注泥泵擋水套是阻擋水通過柱塞流入曲軸箱,但是隨著柱塞的往復運動,運行一段時間后,擋水套會隨著柱塞一起移動,啟不到擋水的作用。10月28日,我們將曲軸箱上鉆兩個小孔,用一塊圓形鐵圈,將擋水套固定在曲軸箱上,柱塞往復運動時,擋水套的一端固定,避免了水通過原來的縫隙進入曲軸箱,延長了機油的使用壽命
3、在泵體前端漏水槽底部開鑿排水孔
注泥泵在正常運行時,泵體的前端漏水槽存積了大量的水,這些水從泵體前端側面的排水管流出,水位還是有一定的高度,當擋水套隨連桿往復運動時,其下部將漏水槽的水濺起,容易進入曲軸箱。這些積水若不能及時排盡,會隨時進入曲軸箱,會造成機油變質,影響泵的安全運行。3月12日,我們在泵頭前端漏水槽底部用電鉆開鑿了一個直徑35毫米的排水孔,存積的水隨著排水孔向下排出,不會造成水的存積。在運行一段時間后,排水孔可能堵塞,水依然無法排出。我們要求崗位職工將這個部位作為一個巡檢點,按時巡檢,如果排水孔堵塞,及時停泵清理,避免存水。
四、實施效果:
去年,注泥泵的曲軸箱進水機油變質較多,三臺泵共12臺次的泵曲軸箱進水變質;通過改進,到2016年9月注泥泵更換機油4臺次,預計今年較去年同期減少7臺次,做到了按規定更換和加注機油,年可節約機油1.02t,材料費一年節約1.2萬元,也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