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鍵
摘 要:現(xiàn)階段,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油田開發(fā)技術也在不斷地更新,油田的采油方式也逐漸的多樣化。在進行采油時我們要根據(jù)油田自身的特點來采取最為適宜的采油方式。在開發(fā)低產油田時需要考慮到經濟效益采油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來選擇合適的采油技術。現(xiàn)階段隨著提撈采油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提撈采油技術在低產油田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關鍵詞:低產油田;提撈采油;工藝技術
引言:從1996年開始大慶油田就開始陸續(xù)在外圍的低產油田推廣應用提撈采油技術,經過了20多年的發(fā)展和應用,提撈采油技術在不斷地進步與完善。針對像大慶油田這些大型油田在開發(fā)后期低產低效井逐漸增多,為了更好地的解決低產低效井采油成本較高、經濟效益逐漸降低等問題選擇采油技術較為成熟的提撈采油技術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1.提撈采油技術的相關分析
1.1提撈采油技術的原理
提撈采油技術是一種以套管采油為主的采用機械設備將原油提升至地面的活動式的采油方式。提撈采油技術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利用鋼絲繩將撈油泵下入套管內,在加重桿的重力作用下,撈油泵將于加重桿一起同時下行,撈油泵在接觸到井內的液體后,撈油泵的膠筒和閥會被液體同時推向上限位,井內液體會經過中心管進入撈油泵的膠筒及套管及油孔的環(huán)形空間,接著再進入泵以上。緊接著,當上拉鋼絲繩時,閥關閉,撈油泵的膠筒的下行會封死,進油口會在液體壓力的作用下橫向脹開,膠筒與套管形成的撈油泵以上的環(huán)形空間會隨著鋼絲繩的上行被提出地面,形成一個撈油循環(huán)。
1.2撈油泵
撈油泵一般是由加重懸掛裝置、安全過載裝置、防扭打裝置、聯(lián)繩器、皮碗及中心管等部分組成的一個抽字。
2.提撈采油技術的適應性分析
2.1地面工程
雖然目前提撈采油技術在我國的油田開采中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但是由于提撈采油技術自身受設備、道路、天氣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較大,導致與抽油機相比提撈采油技術的時率較低,這種影響尤其在低洼地帶的雨季較為明顯。所以在利用提撈采油技術進行開發(fā)油田時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在降低投資成本的同時做好油田的注水開發(fā)工作,確保注采工作的平衡[1]。
2.2油藏工程
與抽油機采油相比,在低產油田、低豐度油田、零散井及已經進入中高含水期的低效井區(qū)應用提撈采油技術具有采油成本較低、經濟效益較明顯等優(yōu)勢。在開發(fā)油田中的新區(qū)時必須要提高區(qū)塊的預測精度及油藏精度,由于在區(qū)塊中存在著一定數(shù)量的低效井,所以在開采區(qū)塊時應該采用鉆一口井試采一口井的開采方法,從而平穩(wěn)有效地推動油田的滾動開發(fā)。才外,在抽油機井在投產前和射孔完井后采用提撈采油技術不僅可以降低油層的污染,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井的產量。
2.3鉆井工程和完井工程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鉆井工程與完井工程與常規(guī)的抽油機井的鉆井及完井的區(qū)別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提撈采油技術大多采用的時關聯(lián)交易價格,這使得提撈采油技術的鉆井工程和完井工程的成本得到有效地降低。
2.4采油工程及生產管理
在低產油田中應用提撈采油技術,要想有效地發(fā)揮提撈采油技術的效益最大化,就需要不斷地完善提撈采油技術的配套設施。這些配套設施包括打撈工具、提撈泵、簡易提撈井口、拉油罐車及越野性能較好的提撈采油工程車。在進行管理低產油田時提撈采油對必須建立月提撈采油生產運行曲線、提撈采油井生產情況報表、單井提撈采油周期、井史、提撈油井班報表及提撈采油生產日報等10項資料,這不僅有利于實現(xiàn)油井數(shù)據(jù)的微機管理,同時也有利于規(guī)范和正規(guī)提撈工人的提撈作業(yè)。
3.低產油田應用提撈采油技術時應注意的問題
3.1確定提撈采油的撈油周期
在低產油田應用提撈采油技術進行開采時首先要確定油井的撈油周期,先確定撈油井撈油時中間需要間隔的天數(shù),再記錄該井在撈油時的撈油深度及也液面深度,從而計算出該井每天液面的上升高度。緊接著在根據(jù)該井的液面恢復速度來確定該井撈油的具體間隔天數(shù),再由該井的供液能力來確定該井的撈油周期。
3.2控制油井的撈油液面高度
利用提撈采油技術進行采油時若提撈井的液面控制過高,那么它的生產氣壓將會減小,從而影響油井的產量。如果提撈井的液面控制過低,那么就容易造成原油輕組分迅速分離流出或井筒附近的油層嚴重脫氣,從而導致原油的粘度變大,在油層中的流動難度增大,導致油井只生產少量的氣體或水[2]。所以在采用提撈采油技術進行撈油時要控制好液面至油層頂界的高度。
3.3在提撈過程中的遇阻
在低產油田應用提撈采油技術時遇阻一般是由出砂、井下落物、結蠟、撈油井套管變形或者撈油泵膠筒脫離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如果在撈油時出現(xiàn)問題應準確及時的分析其發(fā)生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4.相關認識及建議
在采油提撈采油技術進行撈油時用鋼絲繩將撈油泵以一定的速度下入油井時若發(fā)現(xiàn)鋼絲繩突然松動載荷下降2至4KN時,那么此時的深度一般就是油井的液面深度,開始上拉鋼絲繩,若鋼絲繩的載荷增加量不明顯時那么可以繼續(xù)下放撈油泵,從而確保撈油泵的撈油有效率。同時,為了控制撈油泵的撈油量,撈油泵必須每次都要達到應撈深度[3]。此外,在開采低產油田時要結合相關的撈油記錄的數(shù)據(jù)進行詳細的分析,適當?shù)膶σ恍朴途娱L其撈油周期,從而確保低產油井的撈油效果。
結束語:總而言之,和其他采油技術相比,在低產油田中采用提撈采油技術不僅具體方便管理、節(jié)能環(huán)保等忒單,同時也能夠有效地降低操作成本,提高油田的經濟效益。隨著提撈采油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提撈采油技術在我國大慶油田的外圍油田取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同時也為我國低產油田的開發(fā)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對于獨立偏遠的區(qū)塊選用提撈采油技術是一個較為明智的選擇,隨著提撈采油技術的不斷改進,油田生產管理機制的不斷完善,提撈采油技術在我國的油田開采中將會有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參考文獻:
[1]付斌,梁安喜,蘇寧軍,何鋒. 關于油田配套采油工藝技術應用與效果的研究[J]. 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4,06:92.
[2]游紅娟,潘竟軍,黃曉東. 新疆油田淺層稠油水平井采油工藝配套技術應用[J]. 新疆石油科技,2007,03:24-27.
[3]肖林鵬,鞏小雄,陳紅. 混相驅采油工藝技術在葡北油田開發(fā)中的應用[J]. 吐哈油氣,2002,03:248-251+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