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輝
摘 要:對水質進行檢測是保障飲水安全的一種主要的方法,其過程就是利用相關的儀器在有關技術人員的操作下對水中的污染物進行檢測,并判斷其成分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以及其含量的主要變化趨勢,依照相關的檢查結果對水質進行綜合評價,我國國內在檢測水質的過程中受技術、人力物力分配等方面的限制,檢測的技術得不到及時的改進,檢測效果大打折扣,嚴重阻礙我國水質檢測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飲用水水質檢測;注意事項;問題:改進
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生活中無時無刻都需要水,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水資源的質量要求也大大提高,人們對于高質量的水的需求間接告訴我們必須加快建設水質凈化工程的步伐,但是快速發展的工業嚴重影響了我國水質的總體水平[1],有些區域的水質甚至面臨不可整治的危險, 這些現象嚴重威脅著我們的生活質量水平,這要求我們必須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認識水質的檢測體系,不斷糾正水質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查漏補缺,不斷完善我國的水質檢測體系,讓人們安全用水。
一、我國飲用水體系存在的問題
第一,檢測中心分布不均在我國,以省會城市為主的大型城市的檢測中心的分布密度相對較大,飲用水接受檢測的機會較多,加上這些城市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較快,加上政府的監管力度大城市中相對較嚴,人們生活水平相對較高,對健康的追求欲望也相對較強,水質監測工作進展的很順利,而中型以下的城市在各方面都落后于大型城市[2],大大加大了開展水質監測工作的難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檢測中心數量在小型城市中分布不夠,飲用水接受檢測的難度加大,技術的相對落后大大降低了水質監測的質量,即使是檢測出了不合格的水質,也沒有足夠的技術水平支持對問題水源的查找過程,其治理水平也會大大降低治理效果。
第二,檢測采樣點設置失衡 飲用水的水質檢測包括生產、分配以及使用多個環節,只有在每個環節的實施過程中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才能讓公民收到安全的水源,特別是在設置檢測采樣點位的過程中,要遵循平均設置的方法,且地點的選擇應具有代表性,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采樣點位設置要均衡平均,要具有代表性,但同時也應該考慮其他環節對水質的影響,不能片面的追求檢測位點的合理安排,特別是在一些直接引用地下水的山村,水質監測的位點更是少的可憐,直接從地下汲取處的水的質量嚴重威脅了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這種檢測位點的缺失也使得污染源得不到及時的發現,治理進度幾乎為零。
第三,技術型人才匱乏,對于水質的檢測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檢測隊伍需要一大批高技術含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支撐[3],但這個領域在現實生活中因鄉村檢測點受惡劣環境等的因素,對精英的召集力量不夠強大,加上本領域的工資待遇相對較差,而大型城市對人才的召集力恰恰相反,這加劇了科技人才分布不均勻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流逝,鄉村各地區的水質檢測能力將不斷走下坡路,遠遠不能滿足我國對監測力度的要求,整體層面上來看,我國水質檢測面臨的第二大問題是對專業性人才的缺乏,尤其是能夠及時解決超出計劃的問題的高級人才。
二、提升我國飲用水水質檢測能力的建議
第一,水質分區優化。我國的國土較為遼闊,水域大多表現為不同的類型,這就要求相關技術人員在開展規劃水質監測工作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各個水域的具體情況, 針對水域的特點展開工作,這樣不僅能夠優化水質監測的配置,同時可以貫徹落實各種優化裝置,其中構建優化型管理體系的構建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政府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初步規劃檢測中心的分布及所需的檢測中心的數量,盡可能地將水源條件相似度大的區域規劃在同一范圍內,為后期實體檢測中心體系的構建打下基礎[4],盡可能地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避免后期出現不必要的麻煩。第二, 根據檢測結果對重點污染物的名稱進行總結并加以記錄,根據污染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優化方案,污染物的檢測應具有針對性,包括相關設備以及技術人才的配備。 第三,適當增加水質監測的項目,加大檢測頻率,明確進行區域檢測的目標,更具針對性的開展水質監測工作。
第二,水質檢測技術革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相關的水質檢測技術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大多數水質監測點依然在使用傳統的水質檢測方法,但與全新的水質監測體系存在很強的不匹配性,許多水質存在的問題都不能得到及時的權威的發現,使得檢測水質出現質量性的問題。這要求我們必須不斷改進檢測技術,提升技術含量,應該在進行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將各類水樣存在的特征性的問題的解決方法作為水質檢測執行的準則,并在提取水源的地方,水源的出口以及接受水源的各站點統一進行相關采集機制的建設,最重要的是,在保證檢測技術精確度,成本低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為我國傳統的水質檢測體系增添新的活力,盡可能的提高水質檢測的效率。
第三,水質檢測儀器的性能優化。檢測水質的相關儀器的先進程度與水質檢測的質量有直接的關系,提升水質檢測能力的關鍵在于水質檢測體制的建立以及檢測儀器的更新程度,這大大凸顯出了及時進行檢測儀器更新的重要性,儀器的更新過程包括對傳統檢測儀器的淘汰以及相對先進的精密儀器的使用, 新儀器的更換過程應在一定的基礎之上[5],即根據不同地區特殊的水域情況合理更換儀器,只有這樣才能讓儀器以及技術的先進程度與現實情況成正比[6],提高檢測水的質量。當遇到計劃之外的突發問題時,如儀器的技術含量過高使得飲用水的低級檢測過程變得過于繁瑣,這也意味著在進行水質監測的過程中并不是技術越高,儀器越先進越理想,儀器的選擇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必要時應進行調換。我們必須適時建立起相關的建設體系,增加儀器更換的自然性以及先進性,另一方面,建立完備的儀器相關數據的管理庫,并將儀器的型號、具體功能、所屬類別及其管理人員進行詳細記錄并列入備案,增大透明度,建設網絡平臺以便公開管理各項資源,加強各部門對于有限資源的多次利用,優化管理方案并成立專門的組織定期對相關設備進行維護,使用過程中應穿插對儀器的保養環節,增大使用周期,避免儀器的精準度的降低,提高水質檢測的質量。
三、結語
從總體上看,我國在飲用水的水質監測方面依然存在多方面的缺點,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國內在水體檢測體系的建設進度,同時威脅著公民的身體健康,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該不斷進行檢測技術的完善,促進我國在此方面的科技化進程,不僅能夠改善我國公民生活用水的質量,而且水資源的現狀也會得到進一步優化,更大程度地保障公民的飲水安全,極大程度地推進我國水質檢測工程建設的步伐,進一步改善我國在水資源方面面臨的主要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改進在水質檢測方面的技術,推動我國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增加利用率,讓公民的飲水安全得到進一步的保證。
參考文獻:
[1]郜玉楠,唐香玉,陳桂鳳,周東旭,傅金祥.我國飲用水水質檢測能力若干問題分析[J].給水排水,2015,67(04):23-27
[2]崔麗琳.我國飲用水水質檢測能力若干問題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03):78-79
[3]李新玲,陳丹,生活飲用水水質檢測的重要性,北方環境,2016,23(56):26-29
[4]焦金玲.飲用水水質檢測若干問題分析[J].化工管理,2015,134(12):5600-5809
[5]曾櫻. 淺談飲用水常規水質檢測過程注意事項[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6,9(31):56-58
[6]李瑛姝. 淺談飲用水中碘化物檢測方法的改進[J]. 化工設計通訊, 2016, 42(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