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俊杰 張虎林
摘 要:水電站大壩施工中,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是極為重要的,對于水電站大壩而言,碾壓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將對其質量、壽命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需要在實際的水電站大壩施工過程中,科學的使用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規范施工工藝,強化不同施工環節的管理,使得水電站大壩的質量以及安全性得到保障。文章就水電站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情況進行概述分析。
關鍵詞:水電站;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
碾壓混凝土施工其實就是在壩體上,利用振動碾鋪筑、碾壓干硬性的混凝土,使其成型的一種過程。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利用水泥、火山灰質等,或者是使用砂、水、粗骨料等拌制,形成沒有塌落度的混凝土,將其運輸到大壩現場,利用振動碾分層進行壓實。通過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建成的大壩,其體積比較小,強度大,大壩的壩身具有很好的防滲能力,操作也比較簡單,經濟性強,在水電站大壩建設中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
1 明確施工方案
水電站大壩在施工建設中會受到地域、溫度、降水、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碾壓混凝土的施工方案也是存在差異的,在施工之前需要科學全面的對施工現場進行考察研究,了解當地的氣候環境以及相關特點,保證水電站大壩施工更加科學,提高其性能需要。碾壓混凝土施工方案中需要明確大壩澆筑碾壓混凝土的具體位置,確定其面積以及澆筑的強度,結合實際情況明確施工的工藝流程。
2 科學選擇施工材料
大壩碾壓混凝土使用的材料與水泥混凝土是一致的,也就是水泥、細骨料以及粗骨料、摻合料等,這些材料需要與水依照一定的比例配置,碾壓混凝土與水泥混凝土的不同就是材料的配比是存在差異的。水電站大壩碾壓混凝土中的摻合料中主要包括粉煤灰、硅灰、細礦渣以及外加劑等。
施工材料選擇完畢后需要科學的設計配合比,使用絕對體積法進行,設計過程中需要保證強度、抗滲以及抗凍性滿足大壩建設需要,大壩碾壓混凝土的材料與混凝土的質量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需要嚴格要求相關材料以及指標。指標中主要涉及粒徑、級配、含水量、外加劑的種類、性質等[1]。確定用水量時需要明確施工需要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徑,科學實驗確定用水量。砂的選擇時要做到其表觀密度比較大,骨料沒有大量的分離,強度較好等,選擇出最好的砂。材料拌制前需要先進行試拌,明確具體的施工度,如果試拌的混凝土與實際需要不相符時就需要科學調整,測量滿足這一標準的混凝土力學性能。所有指標都滿足需要后,明確配合比,施工以及建設單位都確認后就可以進行提交。
3 水電站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
3.1 拌制混凝土混合料
拌制水電站大壩碾壓混凝土混合料時,需要測量不同材料的重量,保證其精確性,其誤差不能大于施工規范中的最大值。材料的質量要滿足國家標準,依據設計的配合比進行配制。大壩碾壓混凝土需要利用強制攪拌機攪拌,保證所有的材料都均勻攪拌,使配置的混凝土滿足質量需要。攪拌時,攪拌機的出料口與運料車之間的落差小于2米[2]。避免落差太大出現離析問題,影響混凝土的整體質量。碾壓混凝土需要很長時間拌制,不同轉速的攪拌器其攪拌的時間也是存在差異的。
3.2 運輸混凝土混合料
運輸大壩碾壓混凝土時,通常使用可自卸的汽車或皮帶傳輸裝置等,運輸過程中需要保證運輸的速度以及平穩性,保證材料能夠安全運輸到施工現場,運輸過程中盡量不適用溜槽、溜管的運輸方式。若是使用可自卸的汽車運輸材料,在運輸過程中應盡量減少急剎車或轉彎的情況,防止混合料出現離析問題。如果運輸過程比較長,或者溫度比較高,就需要蓋住混合料,避免水分大量流失。如果是連續式的攪拌器,運料車需要及時達到,并帶走物料[3],減少停頓的時間,保證物料的質量。對于連續式的攪拌器需要準確的計算攪拌時間,依據計算距離運輸車均勻排列運輸混合料。
3.3 攤鋪混凝土混合料
攤鋪混凝土混合料時,需要使用高強力熨燙板瀝青攤鋪機攤鋪混凝土混合料,使得攤鋪的混凝土更加平整密實。在水電站大壩碾壓混凝土過程中,攤鋪混合料是比較關鍵的環節,需要科學分析其影響因素,比如攤鋪的速度、找平系統、熨燙板參數等。攤鋪過程中需要保證找平系統的性能,選擇合適的找平基準,使得攤鋪機能夠有效運行。保證攤鋪機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使得混凝土碾壓的不僅平整,而且密實。碾壓過程中,攤鋪機的速度應當合適,如果速度太慢,會浪費時間,使得工程進度受到影響,機器的利用率不高。若速度太快,施工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因此必須要科學的確定攤鋪的速度。
3.4 碾壓混凝土混合料
攤鋪結束后就需要對混凝土混合料進行碾壓,使得混合料更加平整、密實。碾壓過程對于水電站大壩碾壓混凝土的質量會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碾壓過程中,碾壓速度的合理是碾壓質量的重要保障,也能夠提高整個工程的質量。
3.5 養護混凝土混合料
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注重其強度,養護環節能夠提高碾壓混凝土的強度,因此必須要提高重視程度。硬混凝土自身水分比較少,若補充不及時,就無法形成強度比較大的大壩碾壓混凝土,使得整個水電站大壩的碾壓混凝土質量受到影響。養護過程中,主要以下內容:首先在碾壓混凝土結束后,使用保濕材料覆蓋,一般是塑料薄膜,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具體的覆蓋材料。覆蓋之前,應適當的灑水,保證其表面的潮濕。依據混凝土抗離析的強度進行實驗,確定養護的時間。通常碾壓結束8小時后[4],利用切割機進行切割縮縫,切割過程中需要依據設計位置進行,明確時間,保證縫的深度,對縫進行有效養護,一直到縫槽完全干燥,清理干凈其中的雜物并進行灌縫。養護的溫度一般都比較低,防止水分損失,進而出現開裂的問題。養護的溫度一般要低于-3℃,這一溫度基本可以忽略水分的蒸發,再覆蓋保溫材料,保證混凝土處于濕潤情況,提高養護效果。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水電站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是極為重要的內容,要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需要明確具體的施工技術,對不同施工環節進行科學的維護,減少問題的發生,使得工程施工速度以及質量都得到保障,提高水電站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何湘安.水電站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15):128+134.
[2]李永清.水電站大壩碾壓混凝土的施工技術[J].珠江水運,2014(10):42-43.
[3]仲輝輝.關于水電站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剖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3):208.
[4]陳晉陽.淺談水電站大壩碾壓混凝土施工技術[J].建設科技,2012(2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