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峰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創新與發展,水利工程建設作為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項目對其整個國民經濟的建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很大程度上也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但是與此同時隨著項目的逐漸增多其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這便引起了水利工作者的重視。下面文章就目前水利工程建設中所采用的施工技術進行簡要的分析與總結,以基礎灌漿技術為例,希望通過文章的介紹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進而改進水利工程建設在未來發展中的不足,從而推動經濟建設更好、更快的發展。
關鍵詞: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技術;應用
引言
在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與普通建筑相比,水利建筑對于地基的要求更為嚴格。不僅要求地基的穩定性符合施工要求,還應當具備相當性能的防滲水以及抗震性。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地基的穩固性,還能體現出很強的抗滲能力。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過程中,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在水利工程行業的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于技術性方面的要求逐漸提高。然而,從實際施工情況來看,灌漿施工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
1 基礎灌漿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1.1 巖溶地區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在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有些施工地區屬于巖溶地區。通常來講,巖溶地區的地質結構具有較強的復雜性。為了有效地提升地基的穩定性,常會應用到基礎灌漿技術。對于沒有填充物的巖溶地區,一般只需要進行灌漿處理。但是當巖溶地區有填充物時,就需要充分結合該地區的主要地質特點,因此對于基礎灌漿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壓灌漿的基礎灌漿法。在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由于巖溶地區具有非常復雜的地質特點,因此不能采取沖洗式的高壓灌漿法。在巖溶地區建設水利工程時,以密實度為主的高壓灌漿法具有一定的可應用性。這主要是因為,以密實度為目的地高壓灌漿法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確保水泥在土壤中以條形的方式進行滲透,逐漸使得水泥在灌注和滲透的過程中形成結構穩定的網狀,不僅有助于提高地基的穩定性與防滲水性,還能有效的提高抗劈裂能力,可以滿足巖溶地區的水利建設基礎需求。
(2)高壓旋噴灌漿的基礎灌漿方式。在巖溶地區進行水利工程施工時,也可以應用高壓旋噴灌漿的方法進行基礎灌漿。高壓旋噴灌漿有效的結合了高壓灌漿技術與機械鉆探技術。在基礎灌漿過程中,這種方法主要通過在機械鉆機的鉆頭頂部加入高壓噴嘴,利用高壓泵加壓的方法在深入地下的過程中將水泥噴出。在鉆探的過程中,機械鉆機的鉆頭可以改變原有的土層結構,通過攪拌的方式將水泥與土層混合。與此同時,隨著鉆頭的逐漸上提,在巖溶地區中形成非常穩固的柱體,從而達到提高地基穩定性的目的。
(3)深層巖溶區的處理方式。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如果處于深層巖溶區,通常情況下不宜采用高壓旋噴技術。因為深層巖溶區的深度一般會超過五十米,運用高壓旋噴技術進行基礎灌漿具有很大的難度。為了提高地基的穩固性,保障水利工程的整體質量,在處理深層巖溶區的過程中,通常運用普通的基礎灌漿方法對于巖溶區的周圍進行灌漿處理。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在深層巖溶區的周圍形成比較大的排擠壓力。在壓力的作用下,深層巖溶區周圍的水泥會與巖溶層內的其他物質進行混合與硬化,從而實現了提高地基穩定性的目的。
(4)淺層含巖溶的基礎處理方式。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如果施工所在地區的巖溶層位于離地表較淺的部位,為了提高地基的穩定性,應當將此類地區的沙土進行挖掘處理。進行基礎灌漿時,可以運用水泥對于挖出沙土的含巖溶部位進行回灌處理。
1.2 針對吸漿加大的水利工程灌注方法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對于巖縫灌漿的時間一般是在一至三個小時。在此期間,所需要的水泥數量并不是很大。針對吸漿加大的水利工程的灌注方法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采取限流措施。在水利工程的巖縫灌漿的過程中,為了將所需的水泥數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首先應當采取限流的措施。通過控制單位時間內對巖縫灌注砂漿的體積,不僅減少了對水泥的消耗量,還能夠有效降低砂漿在巖縫中的流動速度,從而確保巖縫中所灌注的砂漿實現快速地沉淀與凝結,達成穩固地基的目的。具體來講,將巖縫灌漿的速度控制在10-15L/min這一范圍較為適宜。
(2)采用多次灌漿法。對巖縫進行灌漿時,也可以采取多次灌漿法。多次灌漿法主要是指在灌漿的過程中有時間間隔。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的施工情況,確定比較合理的灌漿間隔時間。但是從總體上來看,灌漿時間要盡量少于八個小時。
(3)采用降壓處理法。降壓處理法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也可以有效降低對水泥砂漿的需求量。降壓處理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過降低灌漿的壓力,使得水泥砂漿流動的速度下降,確保其處于自流的狀態。在這一過程中,砂漿可以不斷的凝結。如果發現巖縫中的水泥砂漿接近于靜止狀態時,可以適當地加大壓力,再根據一般的工序進行灌漿。
2 嚴重漏水情況下灌漿施工技術的應用策略
在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漏水現象時有發生。產生漏水問題的原因包括多個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水利工程建設選址不當,處在可溶性的巖石地區。為了有效避免因漏水現象而導致的水利工程質量問題,應當采取適當的灌漿施工方法加以處理。
2.1 模袋灌漿處理方法
模袋灌漿法中使用的模袋具有很強的耐磨性,能夠更好地確保水利工程灌漿技術的合理使用。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較為常用的模袋材質多是尼龍、聚丙烯等。所以施工人員可以在模袋中裝有適量的水泥沙,利用模袋之間的擠壓作用將水分滲出。當模袋中只剩下水泥及沙土時,將更加利用水泥沙漿的快速凝固。與此同時,在模袋的限制作用之下,沙土也不會輕易的流失,所以能夠更好的起到阻塞的效果,而且阻塞效果更為明顯。
2.2 填充及配料的處理
在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填充作業及配料作業是比較常見的一項施工作業,對整個水利工程建設施工質量也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所以施工作業人員在進行填充和配料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施工作業要求并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進行施工操作。一般情況下,填充物多以礫石、礫石與沙土的混合物為主,其原因是礫石有著較好的防水效果,且攪拌后粘稠度比較高,質量標準完全能夠達到施工作業要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作業中要掌握好礫石的大小,依據不用的施工作業要求來選擇礫石的大小。此外,在進行配料過程時,要掌握好施工材料的質量及數量,然后進行反復試驗操作,待完全符合技術要求后,方可進行施工操作。
3 結束語
基礎灌漿技術作為水利工程地基處理的重要技術,其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對水利工程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同的基礎灌漿方法具有各自的特點,所適用的施工條件也有所差異。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基礎灌漿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作用,提高水利工程的整體質量,應當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選擇不同的基礎灌漿技術。或是將多種灌漿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參考文獻
[1]李景志.分布式水利灌溉自動控制系統的研究與設計[D].蘭州:蘭州理工大學,2008.
[2]林淑晶.關于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方案的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04).
[3]徐海霞.淺談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3(21).
[4]李澤紅,張強,王苗.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技術[J].中華建設,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