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冰
摘 要:由于現澆筑混凝土建筑易受到自身收縮或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規則沉降及裂縫等現象,因此需要利用后澆帶來有效填補高層建筑與群樓之間的縫隙及變形部位,降低影響。由此可見,后澆帶的作用較大,是現代建筑施工技術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本文對后澆帶的用途、設置及具體施工進行分析與探討,以期能夠為其他建筑施工單位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施工;后澆帶;用途與功能;施工技術
在現代建筑施工過程中,因施工材料、技術以及其他部分易收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裂縫、沉降等現象,不僅對建筑的整體質量與使用壽命受到威脅,同時也無法有效保證居民與使用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對我國建筑業發展產生一定阻礙。而后澆帶技術的出現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有效的施工手段與恰當的施工時間,可以有效改善以上現象,為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發展奠定基礎。
一、后澆帶用途
1.處置溫度變化引發的收縮裂縫
由于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水泥,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因環境溫度影響不高,混凝土材料變形程度不大,但在完工后由于受到季節、空氣濕度以及溫度等外界因素的影響,混凝土建筑則內部產生對溫度的應力與對外擴張的擠壓力。而一旦應力與擠壓力間的作用力較大,則容易使建筑墻體出現裂縫,影響建筑的使用壽命及整體質量。因此,應在施工前及時考慮到這種情況,預留后澆帶部分,如果混凝土墻體等部位一旦出現變形,待其穩定后可以通過澆筑后澆帶來調整建筑的整體結構,確保并提高其質量。
2.處置裙房結構問題
雖然高層建筑與裙房屬于一個整體,但由于高層建筑與裙房的沉降程度與時間有所差距,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得用后澆帶將二者分開,在高層建筑與裙房分別建成后,待沉降量完成50%以上時,可以在后澆帶進行澆筑,將高層建筑與裙房進行結合,最終使二者成為整體建筑。此外要注意的是,無論裙房結構是尚未定型亦或是已定型,都要在設計后澆帶前,測算沉降度,當然這些工作主要由設計人員來完成。
二、后澆帶的設置
1.合理的寬度
施工當中,結構的整體性極為重要。但是這并意味著把結構整體分割成互不相關的部分。一般而言,為確保結構整體性與安全施工要求,禁止割斷用在樓板與基礎的起受力作用的鋼筋。若后澆帶跨度過大,被迫切割受力的鋼筋的狀況下,進行后澆帶澆筑時需要焊接起受力的鋼筋,防止樓板兩端受力過大引發下垂變形現象產生。通常情況下,后澆帶合理寬度是在大于或等于800mm,小于1200mm。
2.合理的間距
由于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在進行施工圖紙設計時需要考慮到不確定因素,并根據圖紙內容設置預留位置來進行后澆帶施工設計。而一旦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特殊狀況,則需要根據情況更改后澆帶施工位置。例如,當施工過程中出現程序變化等,則需要對現場施工進行相關調整,并在調整后分析及確定后澆帶位置的變化。由于在施工中不確定因素較多,因此這種更改后澆帶位置的情況較為常見。一般來說,矩形建筑物后澆帶的間距保持在30m—40m,最大間距一般不能大于55m。
3.挑選后澆帶部位
利于后澆帶施工部位就是混凝土構件受力最小的部位。如:梁和板的反彎點旁邊。這個部位是混凝土構件受力最小的部位,因為過大的彎矩與剪力而引發的構件自身上的壓力不會影響到它。一般來說,不會在在剪力墻的中部設置后澆帶。
4.符合后澆帶要求的斷面樣式
后澆帶的斷面需要盡可能與混凝土的結構同步。澆筑后澆帶之后,若產生直縫,因受到集中力的影響,結構就會變形,所以,務必保證沒有直縫現象出現。
三、后澆帶施工技術
1.挑選時間
通常情況下,混凝土構件的收縮期最長維持2個月。但是,若是面對高層建筑與裙樓的結構及基礎時,必須待沉降結束后方可實施后澆帶施工。一般來說,高層建筑的主體部分與裙樓施工基本是同時進行的,但是兩者存在著施工完成時間點不同的區別。當裙樓完成結構之后,主樓結構一般還沒有完成。實際情況是,先出現裙樓的荷負載的沉降,后出現主樓荷載的沉降。比較兩者荷負載的沉降,主樓荷負載所引發的沉降大于裙樓荷負載所引發的沉降。因此,務必要在主樓的沉降全部終結后,方可開展后澆帶的施工作業。
2.挑選材料
首先,通過將建筑裂縫清理干凈以及將建筑內及周圍積水排干,為后澆帶施工奠定基礎,提高施工質量;其次,在挑選后澆帶施工材料時應首選無收縮混凝土,而為了能夠確保后澆帶的強度,需要采用強度較大的材料,保證其強度大于所連接的構件;最后,在實施后澆帶施工前,后澆帶混凝土需要增添早強減水劑,之后需要認真配置與攪拌混凝土。
3.后澆帶的預備工作
后澆帶的預備工作就是提前設計模板。預設模板當中,務必以施工圖紙作為藍本。澆筑混凝土前,需要預設鋼絲模板,需要確保鋼絲粗細一致,網格均衡協調。模板的強度、剛度與穩定得到保證,施工的質量才可得到保障。這樣以來,才可防止出現意外,也就是說,若裙樓和主樓之間跨度過大,地下室大梁無法承受壓力,以致扣件螺栓出現損壞。
4.混凝土的澆筑
首先,澆筑混凝土務必要根據施工方案,進行施工。接著,若進行水平后澆帶的澆筑施工,務必保證鋼絲網模板的側壓力一直維持在正常值。若進行垂直后澆帶的澆筑施工,務必保證混凝土得到充分攪拌,這點十分關鍵。但是使用振搗器時,盡大可能地減少或防止鋼絲網被振搗器破壞。再者,需要保持模板與振搗器之間的合適間距,否則極易讓混凝土水泥漿出現流失。
5.處置垂直施工縫
與其他幾種施工方法比較,垂直施工有著其特有的特點。完成垂直施工縫的混凝土澆筑之后,如果有凝狀產生,就必須使用壓力水進行沖洗,直到可以看到骨料才可停止沖洗。為了保證可以做到及時進行沖洗,避免因疏忽大意而貽誤沖洗最佳時機,在設計施工圖紙時,就需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預設好時間。另外,為保證不出現任何問題,需要安排專人對工作進行檢查。
6.后澆帶保護
要盡最大可能,防止雜質與水長時間停滯在后澆帶施工縫中。通常來講,為了較好地保護后澆帶,需要于后澆帶縫的兩側或兩端處,設置擋水磚或者在后澆帶的內壁上涂上防水砂漿。另外,在處理與清理完后澆帶施工作業面之后,還需要在其頂部的位置用鐵皮封蓋或木質的模板蓋上,一般來說,鐵皮封蓋比木質模板效果更好。與此同時,需要采用砂漿,制作擋水帶以保護后澆帶。并在后澆帶周圍,搭建起臨時性護欄,對其進行保護。如此以來,就可確保順利施工,證施工現場整齊不凌亂,避免垃圾堆積與污染鋼筋情況出現,以致影響到正常施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加建筑結構的穩定性能。在執行后澆帶澆筑技術時,需要保證嚴謹的流程,規范的工藝與先進的技術,從而讓建筑結構得到均勻的受力,以提升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后澆帶施工需要嚴格認真,不可產生滲漏,不可埋下質量安全隱患,在澆筑中,阻絕經常性問題產生,對經驗進行歸納總結,成為建筑施工做大做強的支持力量。
參考文獻:
[1] 陳偉杰.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探討[J].民營科技,2015(08).
[2] 姜正渤.簡析現代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施工技術及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