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昊
摘 要:本文主要從煤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概述出發,基于對煤礦風險、應急管理、應急管理及救援原則的認識,分析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現狀,并從法制建設、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建設、應急預案與演練、應急管理科技支撐體系的建設四個方面探討了煤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建設的改進。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應急救援;建設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0.079
礦業作為本國高風險產業,它的安全生產對國民經濟發展尤為重要[1]。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對應急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生產經營單位亦是如此,應急技術方面,國家對其發展也越為重視。我國一系列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也要求相關人員要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方面依然任務嚴峻,須予以重視。
1 煤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概述
煤礦事故風險主要有:火災、瓦斯和電力、交通、水災等[2]。事故風險導致的災害一旦擴大,將嚴重威脅到相關人員及設備的安全,災害也會波及采煤工作面、礦區,甚或波及到礦井。應急管理在于煤礦事故突發時,對相關人員予以及時救援,并疏散現場,使災害后果減輕,控制事故危害的救援行動。應急管理任務基本在于組織搶救患者,疏散處于危險區的人員,同時采取保護措施;減輕事故后果,落實好恢復現場工作。應急管理目的在于使傷亡、財產損失、環境等影響降到最低。
煤礦應急救援原則:明確職責,認真監督;安全為首,防止為先;遵循科學,遵照規制;限定準入,科學審查。作為復雜巨大的系統性工程,應急救援需構建起全面管控系統。
2 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現狀
2.1 法制建設
煤礦應急救援未形成自身的標準代碼,發布時僅通過并入AQ、MT等行業來完成,這對自身長遠發展不利。當前,本國有《煤礦安全規程》等10多條規定及標準對煤礦應急救援工作予以了相關內容的概括,但多數屬部分規定,體系并未形成,系統性規定及標準實為缺乏。此外,研發救援配合設備和救援技能雖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相關設備缺乏標準,造成設備性能不均勻;另一方面,有些標準在需求不斷變化背景下已然難以滿足要求。
2.2 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建設
國家級應急救援隊伍的覆蓋面不全,在煤炭儲量較大、生產集中、事故多發、大面積等地區,存在救援能力的嚴重不足。有些應急救援隊受多因素制約,如資金、管理等,缺乏應急保障,加之材料、裝備落后,這對救援能力及效果均構成嚴重影響。另外,應急救援運行機制、隊伍建設均存有一定的缺陷,補償機制也不健全,都很大程度影響了團隊的正常發展和建設。
2.3 應急預案與演練
“十二五”期間,完善應急預案及演練體系對相關管理機制及體制、法制的建設均有推進作用,并促進了應急能力的提升[3]。但預案缺乏實用性、針對性。應急演練基于實戰的貼近不夠,且缺乏豐富的形式及手段,也缺少基礎研究。救援人員注重訓練個人技能,操作相關培訓以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培訓手段單一。
2.4 應急管理科技支撐體系建設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構建的煤礦應急水平救援數據庫管理系統(GIS),為專業急救救援隊以及應急救援專家、設備、管理信息、知識共享化平臺。在我國應急管理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背景下,雖然應急救援技能方面顯著提升,但應急救援相關研發能力在某種程度上相比發達國家仍技術水平不高,自主創新缺乏。
3 煤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建設的改進
在法律法規標準體系方面,隨著新《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規的修訂工作啟動,本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也將有所完善,法規針對性及標準科學性也會進而改善[4]。需以救援隊組建、緊急救援行動和事故處置、救治遇難者、事故區恢復等為主要目標,遵循法律法規,在當前應急救援技術經驗基礎上,結合實際應急救援工作,構建并對應急救援技術體系予以完善。
在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建設方面,需建立救援隊伍優化、結構布局合理、管理規范的目標,結合救援工作需要,建立政府、企業及社會共同建設應急救援隊伍的模式,使應急救援隊系統得以完善;構建社會化應急救援隊伍模式,促進煤礦安全生產的應急救援隊伍全面發展;提升整體應急救援能力,加強安全生產體系建設,開展關鍵技術裝備的研發。
在應急預案與演練方面,將新《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安全生產法》的貫徹當作契機,應急管理及能力提升作為目標,以構建體系、基礎設施的指導建設、健全責任制,推進科學應急預案的形成,促進演練與實戰的貼近,注重演練與培訓基于實際應急救援的效果。此外,向常態化應急演練轉變,以事故為導向,組織重點行業科學合理展開應急演練,探索全面開展基于國家層面的應急演練,強化演練過程管理,并科學展開相關于應急演練的研究工作。
在應急管理技術支撐體系構建方面,技術支撐體系建設處應急管理之核心地位,應注重現代科技的發展,并作為應急管理之保障。對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基礎建設及研究、關鍵科技研究、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展開強化。對理論基礎、關鍵科技、重大科技等研究方面,企業及高校等科研機構需予以重視并著手研究,借助救援傳統設備優勢,發展成套技術裝備以應用于應急救援工作,促進標準化、模塊化應急產品的特色發展。
4 結語
國家對應急產業發展應予以鼓勵及引導[5],緊抓四項環節:應急管理、應急準備、應急響應、應急救援,在應急項目規劃建設、調研評估、演練培訓、應急處置等應急救援相關方面,深入性、系統化研究系列技術,開發關鍵設備,從而有效提高中國的急救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韓小冰.基于煤礦生產調度應急管理的相關問題分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 2016(15):61-61.
[2]李強煩.煤礦企業現代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設探析[J].技術與市場,2016, 23(05):292-293.
[3]尹立梅. 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水平的幾點思考[J].技術與市場,2014(08):255-255.
[4]趙中衛. 如何加強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對策探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22):149-150.
[5]楊換山.煤礦重大事故應急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