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國軍
摘 要:隨著我國的經濟不斷穩步發展,林業的發展也逐漸被重視起來,當前的背景下,我國的林業逐漸融合生態化、功能化的理念方向發展建設,林業的發展取決于常遠發展角度的總體規劃,這就要求規劃要依據林業的特點(生態學與生態經濟學)為指導,運用系統的工程方法來發展林業的模式,發展的總體規劃,是要把林業的生產體系建設成高度集約化生產的新型體系架構,同時兼顧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人與自然的協調關系,有效的把自然物質與能量,轉化為人們需要的林產品,努力維護我國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使我國的森林資源達到可持續發展利用,還要兼顧經濟發展與生態的雙重效益,這是我們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林業生態;持續發展;總體規劃;生態平衡;
0.引言
我國十八大以后,對于林業的發展尤為重視,我國林業的改革重點就是黑龍江省,所以做好黑龍江省的林業生態常遠發展的總體規劃,是我國林業發展的重頭戲,我們需要考慮科學發展觀作為經濟發展的指導,林業發展也同樣需要良好的發展策略。做好我國林業產業經濟發展工作,促進人民通過林業創業致富,強化林業產業綠色發展,注重林業產業資源優化分配,不斷進行科學的林業產業制度改革,真正把林業又快又好發展作為首要目標,林業產業的進步與發展也是社會乃至國家發展之必然。
1.林業生態工程長遠建設目標和方向的制定
1.1林業生態工程長遠建設目標的制定
長遠建設目標是指林業生態工程規劃設計地區林業生態工程發展的最終目標。從林業生態工程規劃的角度出發,就是制定森林覆蓋率戰略發展目標,確定林業生態工程空間格局與時序配置,以及應該獲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有了這個目標,就能確定長遠建設的規劃制定,是以林業生態工程規劃設計時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2造林規劃地區在的原則與科技創新的運用
此外,原《森林法實施細則》關于森林覆蓋率在山區要達到72%以上,丘陵區要達到44%以上,平原區要達到13%以上的要求,也應當作為重要依據。林業的發展離不開以科學發展觀為總體規劃的建設原則,要縱觀全局,轉變傳統的理念,采用先進的高科技技術,增強技術的創新,引進外來文化的精華。要全面的使用成熟的相關技術大力發展林業產業,達到預期的效果。
2.生態林業的一體化和多功能化建設
生態林業本身與外部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可以協調發揮每個結構部分的作用。建設生態林業不但可以治理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現象,而且可以明顯的產生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形成了兩性的前后內外、上下左右彼此促進的良性循環。生態林業不但是有著明顯經濟目的的人工工程,而且是生態環境的改善工程。
3.林業總體規劃的可行性實施方案的確立
3.1提升林農科學素養,堅持科技造林
相關林業生態建設工程負責部門,以及林業科技推廣部門應不斷加強對林農科技素質的培養,并通過報紙、電視,以及互聯網等多種大眾傳媒手段來加強林業生態建設相關知識的推廣,積極的為廣大林農提供更加實用的技術資料,不斷增強廣大林農對科技造林戰略理念的重視。
3.2科學合理的建立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
在新時期下,為了進一步提升造林存活率,不斷提升生態林業建設水平,應構建出更加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與操作規程,在正式開展造林工作之前,應構建更完善的林業管理規章制度,引導相關工作人員充分明確自身職責,以此來確保造林效果,同時還要設立監理部門來強化工程管理,提出更高的建設標準,不斷提升造林成活率。
4.加強林業勘察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的作用
4.1有利于森林資源的保護與保護個人權益
森林有著地球之肺的稱號,森林植物可以很好的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硫化性物質,釋放氧氣以及凈化空氣;森林植物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時,也是自然生態系統水循環不可缺少的一組成部分,森林植物能夠有效的防風固沙,防止土地養分流失。只有保證各方面關系的協調處理,才能實現整體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確保各方利益得到有效兼顧。而林業調查規劃項目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對不同信息和數據進行綜合整理,在基礎數據支撐下,提升整體管理結構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保證個人合法利益得到有效維護。
5.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建設現代化林業
5.1現代的社會不僅是經濟時代,更是科技時代,科技的發展代表著國家的世界地位。當今的各個領域都是運用高科技手段才蓬勃發展的。那么林業建設也不例外,它采用當今先進的信息技術,以及先進的生物技術,及時有效的運用到林業產業中去,大力發展生產力,以環境保護為優先原則,在不破壞環境的基礎上,實現林業建設的技術化,要積極的運用高科技技術,不斷對技術手段進行革新,滿足時代的進步。
5.2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提高現代化管理和服務水平。要積極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加快實現機關辦公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服務現代化,并以此為契機,重組優化林業組織結構、工作流程;要建立林業信息公開制度,整合共享信息資源;要充分利用現代辦公手段;要以政府門戶網站為政務信息發布、網上辦事服務的總平臺,通過內網改造和業務系統建設,逐步構建全天候、一站式的“電子政府”,從而極大地提升林業行政效能。
6.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在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從眾多發達國家的案例中吸取到教訓,發展經濟的同時要致力于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將原有的粗放式工業生產轉變成可持續發展的工業,以林為主、多種經營,綜合利用、遵循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發展生態林業的一條重要途徑,這也是我國社會整體規劃的考量之一,才能使林業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同步發展,所以,生態林業的建設務以長遠為重,人本為根,統籌考量,逐步漸進,使我國的生態林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馮立欣.基于黑龍江省林業生態林業建設與發展的幾點思考.[J].林業科技.2003.03.312.
[2]邱國軍.探究黑龍江省國有林場改革:可持續生態發展的道路.[J].林業科技.2009.06.537.
[3]范立志.試論黑龍江省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的建設.[J].林業科技.2009.0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