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
摘 要:林業生產是我國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實現林業生產在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要加強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并減少近年來森林病蟲害的遞增趨勢,森林病蟲害的遞增現象已經引起了我國政府林業部門的高度重視。文章主要針對我國防治森林病蟲害的現狀,以及森林病蟲害的特點展開分析,并提出對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維護措施
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森林病蟲災害變得越來越嚴重,病蟲災害的到來為森林的生態環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我國林業部門已經高度重視森林中的病蟲災害,并逐漸加大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力度,為了減少森林病蟲害為森林生態帶來的損失,我們應建立起對森林病蟲害的檢測體系。我們要做到在明確防治病蟲害責任的同時,選用具有綜合性的防治手段,保障林業生產帶來的經濟效益和森林中生態環境的生態效益。
1 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
1.1 森林病蟲害所帶來的危害
在林業建設的過程中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一直都是林業建業中的重點內容,伴隨著森林病蟲害近年來的肆意泛濫,還有人工造林的建造過程中不斷出現問題及難點,病蟲害為森林帶來了的極為嚴重的傷害。隨著全球溫室效應的日益加重,森林害蟲的存活幾率也隨之提高,一旦到了春夏等暖季,害蟲就會開展對森林產生危害的一系列活動。在我國林業的經濟發展中,從未實現過市場化運作,主要是因為我國林業的經濟發展長期以來一直受到體制的限制。在針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我國也一直處于停止不前的狀態,這樣的狀態造成了在進行防治病蟲害的相關工作時,執行手段存在著一定成的技術缺陷。由于我國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個明確的防治森林病蟲害的執行體系,導致當森林病蟲害發生后,無法準確的實施針對根治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和手段。
1.2 綜合防治的概念
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基本概念,通常以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理論為基礎,利用人為對森林生態系統進行維護的方式,保持森林中生物之間的和諧共處,并在彼此之間互相制約出一個自然的關系,這種關系可以保持病蟲害從根本上得到妥善的控制,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森林中病蟲害的發生與擴散。
1.3 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原則
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的生態學原則主要有:在遵循生態學原則的
基礎上,主要依靠森林中周圍生物與自然之間和諧共存的關系,進行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森林中生物的生長和消亡長期處于一個互相制約的和諧關系,這種關系為生態系統帶來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主要是通過對森林生態結構的展開來進行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通過制造不利病蟲生存的環境及制造適宜病蟲天敵生存的環境來進行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綜合防治手段是確保病蟲擴散,以及對病蟲害進行控制的最有效手段。綜合防治是以環境的生態環保安全為主要原則而展開的。相對于其它防治手段,綜合防治可以有效的實現防治工作中的優劣互補,從而在防治病蟲害的工作中取得最大程度上的優勢,在進行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工作中,可以令威脅到森林生態的危害出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1.4 化學防治的危害
化學藥物對病蟲具有很大的威脅,但同樣對森林周圍的生物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危害,在我們實施對城市園林中害蟲的防治工作時,化學防治還會造成人們在健康上的安全隱患問題,嚴重的還會導致中毒。因此,我們要提倡并運用綜合防治的手段治理森林中的病蟲害,以保障森林的防治工作進行的既環保又安全。
1.5 防治病蟲害的經濟型原則
利用經濟型原則采取對森林中害蟲的防治工作,所謂經濟型原則森林主要是為了降低害蟲對森林所造成的經濟上的損失,將經濟上的損失降低到經濟允許的水平上,經濟允許的水平是衡量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一個重要指標,病蟲害對森林產生的威脅要小于森林防治工作的指標,也就是對出現害蟲的森林及時采取防止措施,降低害蟲給森林帶來的經濟損失,森林中病蟲害的防治方法種類繁多,根據在森林中出現的害蟲種類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和手段,盡量降低害蟲的防治成本和森林的經濟效益。
2 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具體方法
2.1 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基礎防治工作
森林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可以運用營林造林技術采取對病蟲的防治措施。營林造林的過程中選用抗蟲的樹苗進行植樹,建造品類不同的混交林,并采取合適的科學手段對營林的額生態環境進行管理和維護,我國的營林造林技術相比其他大國還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為了實現森林中的生態平衡,我們要在建造森林的同時,增強森林中生物部落的合理性,提升立地和植被的條件,增加病蟲的天敵,為良好的營林管理打下深厚的基礎,最終做到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2.2 防止外來有害生物入侵
我國應加強并防止外來有害生物的入侵工作,我國森林曾經受到了外來有害物種的嚴重影響,造成了很大的林業經濟損失。尤其是近年來美國白蛾在我國北方的內蒙古、河北、遼寧等地危害嚴重,對我國的林業安全造成很大影響。由于外來物種沒有天敵,過度繁殖,會對森林生態造成嚴重的影響各部門、海關和森檢部門,要協同作戰,共同防止外來有害生物進人我國,做好疫情的檢驗檢疫,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項調查,及時上報送檢,以保證防治的及時有效。
2.3 提升植物抗逆性樹木的生長
提高植物抗逆性樹木的生長勢是影響病蟲害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生長勢較差的樹木或者森林容易發生病蟲害。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提高樹木的抗逆性,對生長趨勢較差的樹木和森林及時地澆水、施肥和松土,提高樹木的抗病能力。
2.4 加大生物防治力度生物防治之間的生態關系
加大生物防治力度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害蟲天敵與害蟲之間的生態關系,實現對害蟲的有效控制,具有作用明顯,效果持久的特點。一旦在森林中形成一個穩定的害蟲天敵的種群,就可以在很長的時間內達到對害蟲的有效控制和生態平衡。綜合防治森林病蟲害,需加強生物防治技術的運用。
3 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管理以及對專業人才的培養
3.1 加強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管理
提高認識,加強管理當前某些單位的領導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夠重視,導致防治制度不完善、資金匱乏和人才短缺。要搞好森林病蟲害防治,首先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建立森林病蟲害防治管理體系,明確各防治單位的責任,實行責任制管理。其次,建立和完善森林病蟲害防治體系,對于常見的突發性病蟲災害應有制度化的操作規范。
3.2 加強對病蟲害防治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加大資金投入,建設防治隊伍對各地區的森林資源實行誰經營、誰防治的制度,各級財政應加大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資金投人,保證防治工作有效開展。此外,要促進林業生產市場化運作,利用市場功能多渠道引人資金,與國家防治相輔相成。市場化運作還可以促進人才流動,為森林病蟲害防治引進和培養專業人才。
4 結束語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森林中對于害蟲的防治工作還處于一個較為嚴峻的停頓狀態,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很多等待解決的問題。在防治病蟲害的實際工作中,我們只有提高自身對病蟲害的全面認知,才能逐漸加強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工作力度。我國應該在未來的防治病蟲害工作中,運用現代化監測技術和病蟲防治技術根除森林中的病蟲害。總而言之為了提高森林的經濟效益及生態效益,要從根本上根除森林中的病蟲害,對森林中的生態環境加以重視和保護,才能收獲良好的由森林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常飛,王詩敏.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促進森林生態系統健康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6,36(20).
[2]鐔榮,張文瑜.淺談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6).
[3]陳霞.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和防治方法[J].農民致富之友,2016,7(7).